尪仔標
尪仔標是一種供兒童玩樂的紙牌,其形狀、大小都不一,臺灣則以直徑約四至五公分並帶有花邊的圓形居多,尪仔標的遊戲型態相當豐富,而且因為對抗性和蒐集性強,特別受到男童的喜愛。在電子遊戲盛行前是許多臺灣孩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區孩子之間競爭的一種方式,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尪仔標的流行度逐漸下降,但是在一些傳統節慶和民俗活動中,仍然可以看到這種遊戲的身影。
近年來,由於臺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重新詮釋,尪仔標逐漸重新受到關注,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也開始利用這個傳統元素創作新的產品和設計,臺灣尪仔標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已經成為臺灣獨特的文化資產之一。
尪仔標的玩法
尪仔標的玩法眾多,「拍尪仔標」是運用手掌力量把自己的牌用力往對方的牌附近打下去,利用紙牌打在地上時產生的一股風力,把對方擺在地上的尪仔標吹翻成反面,或是把自己的牌插入對方的牌底,便算贏了。
「搧尪仔標」則是每個人拿出相同數目的尪仔標,再將尪仔標正面朝下,擺放成厚厚的一疊,並且猜拳決定玩的順序。輪到的人,就用一張尪仔標往堆成一疊的尪仔標打去,凡是被彈起且正面朝上的牌,或散落的單張,就歸打者所有¹。
¹資料來自康軒教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