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苦得乐
之 道
...... 戴愛庭 9/29/2023
今天想分享我護持今年9月初舉辦的第九屆北加企業營的一點心得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護持北加企業營。楊小萍師姐早在去年就邀約我參與護持企業營,擔任關懷員。可惜去年因緣不具足,所以無法參與。今年,陳兵師姐到我們班上來宣導企業營,播放宣傳影片,也鼓勵大家來做義工,當關懷員,我被陳兵師姐的熱情和企業營的殊勝打動了,興起了參與的想法, 我想接引更多人來學廣論,來了解這條徹底離苦得樂之道。於是我報名了當關懷員。過了一陣子之後收到關懷組組長許志賓師兄的私訊,邀請我加入企業營義工line群組,開始一系列的會議和共學。從7月開始到9月初,每個禮拜都有義工會議或者共學。也因此看到整個企業營是如何成辦的。早在多個月以前,企業營的各組幹部就開始啟動進行規劃和安排,動員無數義工。
小萍師姐帶領的線上義工共學課程讓我印象深刻,小萍師姐以廣論的理路帶領大家思考護持的意義,以及如何與人和合。她提醒大家要練習把「我」去掉,從對方的角度來看,接受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在意見不同時要觀功念恩。志賓師兄在關懷組會議很用心安排,特地邀請了有豐富關懷經驗的師姐來跟我們分享她關懷他人的經驗,師兄並用如證和尚的開示策勵大家。和尚說:「當義工,是為了破除我愛執」,要學習觀察「上師是怎麼關懷我們的,把上師的關愛分享給更多有情,讓他的生命能得到更多美好。」
企業營當天的課程非常精彩,如證和尚的課以及李曉穎師姐的分享讓我印象尤其深刻。和尚一句簡單的提問,「人生最快樂的是什麼?」「什麼事讓你最痛苦?」引發了我的思考,也讓我更了解自己,原來自己最在乎的是人際關係的和諧。最幸福的和最痛苦的時刻都和人際關係有關。這也讓我了解到要經營自己的幸福人生,該從哪裡去努力。這個發現,也和當天的講師,知名作家侯文詠先生的分享相呼應。在他當全職作家之前,是麻醉科醫生,侯文詠先生很慈悲,在他的行醫生涯中他花了很多時間陪伴臨終病人,與他們傾談,從與幾百個臨終病人的談話中發現,他們最在乎的只有兩件事,一是與親密的人的關係, 例如與伴侶、子女的關係,二是來這世界上有什麼意義。
李曉穎師姐分享了她如何對上司以及先生觀功念恩、轉念,因此改變了彼此的關係,她的分享,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本來是友好的同事,在變成她的上司之後,卻變得對她緊迫盯人,不信任,她能夠按耐自己,對對方觀功念恩,耐心地等了半年時間再與對方溝通,最後得到良好的結果。面對婚姻中的逆境,一般人都認為是不合理的境界,卻能夠轉念,理解對方的過去,把對方的優點放大,以嶄新的眼光看待對方,這些故事都證成了善知識的功德。師父教導我們的「觀功念恩」,一句話足夠讓我們受用一輩子,讓我們擁有幸福的人生。每每想到就非常地感動,光是一句觀功念恩的概念,就改變了多少人的生命。
從學員在營隊結束時熱烈的回饋和分享中能感到,當天的課程和問答啟發了大家,讓大家都得以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次,我是英文組的關懷員。一整天的企業營課程由口譯義工翻成英文,給不諳中文的學員聽。本來我對於這個用中文舉行的營隊設下英文組這件事覺得不可思議,覺得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很多場的演講沒有稿子,沒辦法事先準備,難度非常高。和隨喜組長Theresa師姐和口譯員Jessica, Janet,和尚瑛師姐。他們接下了這個非常不容易的任務。他們的勇悍很值得我學習。因為有他們的勇悍,因此不懂中文的學員也有機會參與此盛會。當我從耳機裡聽到口譯員流暢、平穩的翻譯,我非常佩服,那份從容也是我要學習的。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組的組員包括了幾位北加師姊的兒子、女兒,很隨喜師姊們愛兒女,想要接引兒女進團體的那份心,也很隨喜來參加的學員們,他們不畏語言的障礙,仍抱著歡喜心參與一整天的活動、熱烈參與討論。希望有一天他們都能加入北加福智這個大家庭。
當天學員的上台心得分享,許多人都提到,被大會所提供的豐盛餐點所感動,這讓我相當震撼。護持團隊準備了豐盛的早餐、精緻的飯盒,豐富的下午茶等。大會的用心都被學員所感受到了。我想到了經上說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果然度眾生,種種善巧方便非常重要。這次企業營有70多位學員參加,但背後護持團隊是學員人數的兩倍以上, 成辦一個活動真是不容易!這背後是師長無比的恩德和眾人的心業力的呈現。感恩團體,感恩師長三寶,隨喜各組義工們的用心和辛勞付出,也願我們能夠藉此播下善的種子,有一天會開花結果,把師父的弟子一個一個地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