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奢摩 他 ...... 劉皓潔 8/13/2023
師父在 tape 97A 手抄#13 P26LL1 ~ P27L4 是這麼説的:
所以你現在,你們讀本論的時候,我也了解的,大部分同修對它覺得很辛苦。不要怕, 不要怕,只要你這一念善念還在。所以你常常用兩方面去想:一方面嘛已經懂的地方,你要了解它好在哪裡,策發自己的好樂之心,保持自己繼續下去;難的地方嘛,你不管怎麼樣嘛,多多少少,囫圇吞棗也把它吞下去。你只要這個次第照著它慢慢、慢慢來的話,到那個時候,它自然而然慢慢、慢慢、慢慢地,好結果現出來了。
聽聞止觀六種資糧的內容後,反省自身的條件有太多的不足,也就定了自己的下手處:保持歡喜心, 聽不懂的沒關係,堅持繼續聽下去 。能聽懂一點 就是最大的收穫,畢竟本來就是初修學的,沒學過嘛!
剛開始時就連奢摩他自性與毗婆舍那自性都有聽沒有懂 ? 為什麼用作意? 它的心相是什麼? 又什麼是輕安喜樂? 還有所行影像又是指什麼呢? 等等…
記得在共學時同學為揣摩有些的文字的意思,竟然用武俠小說中的一些情節來形容。可能對有些形而上的情境我們較能透過武俠小說中來想像吧!
就如師父說的;我們就慢慢的學,慢慢的學到現在好像是懂得了一些。原來輕安喜樂是三摩地與奢摩他的界線,且而它是超越欲界所有的快樂(難怪想像不出,欲界的最快樂可能都沒體驗過哩!)而有作意的內涵可就包含更多了!
在讀廣論時一直混淆不清什麼是三摩地,什麼又是殊勝三摩地? 妙三摩地? 那奢摩他又是什麼呢? 等持? 寂止? 這些都是定嗎? 不是定嗎 ? 是同義嗎?還是不同? 彼此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而現在再看到這些名相時,頭上的滿天問號好像也不會再滿心糾結了!
一路從學九住心到三摩地再到輕安再到奢摩他,好像慢慢的也稍微能分辨出他們的差別與各代表的階段了。
真的,能聽懂這些名相不知有多開心呢,這是不是也是法喜充滿,淺嘗到聽聞的勝利!
尤其再次讀修習軌理破邪執中對於”修理見解極狹者”那一段,所要破除的有關何時需止住修?何時需要觀擇修時,就明辨文意中所指為何了!
《廣論》P556 道之總義中所說,「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需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
師父説廣論的學習不是直線的,它是圓的像一串念珠一顆珠子接著一顆珠子關係緊密, 也是頭尾相連的。
再說對於能認識第一靜慮近分定與第一靜慮根本定,還有粗靜行相等等,對我來說是多麼歡喜的 0.01 的進步啊!
學習奢摩他、加上五部大論的前行課程、地道建立,現在學習宗義寶鬘,誠如老師説的 “其實聞思的教典越廣、越深的時候,眼界會越開闊“ ,對我來説這眼界打開的可不只是一扇窗,而是一整片的落地窗。
現在有時連念般若經的時候,竟然有些字也浮現些意思了,相對之前就只是專注要把字念對!
雖然不懂的地方實在還是不勝枚舉,但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能聽懂的也足以讓我歡歡喜喜地,沒有包袱的繼續聞思下去。
如法法師在止觀問答中也鼓勵道:因此在聞思止觀的過程中,也努力完備前面的道次,然後依照大師所指示的,努力具備止觀資糧,依循止觀的次第進行修持。如此就是能讓我們在止住修時,對善所緣明了、堅固、有力。在觀慧思擇法義時,也能夠更清晰的觀察。
我是一個相當不精進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懶散的弟子,尤其對堅持是我要非常努力養成的等流,例如減肥我是喊了幾年的運動而最近又有點想放棄了;背書也有好些有背沒熟的經文等待我去完成;但是我保持了一個堅持就是生生增上,生生世世跟著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圓滿的教法!
今日的所有都要感恩師父老師與大寶僧團為我所做的一切!
以上分享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