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畫與組織
1.課程計畫切實可行。
97.98.99.100學年度課程計畫。
2.發展各領域課程計畫。
97.98.99.100學年度各領域課程計畫。
3.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健全並運作良好。
4.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特色。
4-1.課程規劃以環境教育為主,並以97學年獲環境教育特色學校認證。
4-2.98~100學年度推動閱讀計劃-「霄裡兒童幸福悅讀計畫」,連續三年縣府審查獲優等,101年度並獲教育部經費補助。
5.依據教育部頒訂國中小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落實常態編班。
5-1.制定霄裡國小編班辦法及各年度實施細則。
5-2.各年度編班前以編班通知單告知各家長,請家長踴躍出席。
5-3.鄉土語言選課單調查學生意願,進行編班與排課。
二、教學設備資源
1.充實圖書、資訊與教學設備。
1-1.圖書設備受縣府及社會各界補助持續增加中,目前共約11227冊。
1-2.規劃學校閱讀環境及「幸福悅讀角」。
1-3.持續更新資訊設備,網路骨幹與服務伺服器。
1-4.每班均設置單槍投影機,電腦,電視,DVD播放機,布幕,加強資訊融入教學。
1-5.持需評估各項軟硬體系統與教學設備,有效分配運用教育資源於教學之中採用GOOGLE,協作平台與XOOPS網站模組建置學校網路服務。
2.發展各領域教材、教學輔助教具。
2-1.定期召開領域會議、研討相關議題,交換各年段教學心得。
2-2.自編資訊課程教材,落實本校資訊教育。
2-3.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教材,落實本校環境教育。
2-4.發展閱讀教育課程教材,推動本校閱讀教育。
2-5.發展資訊能力檢測評量系統。
2-6.校內重要活動及表演活動錄製光碟,便於宣導及教學使用。
3.有效運用專科教室並管理完善。
3-1.各領域教學設置科教室,各專科教室均有管理辦法並有老師負責。
3-2.專科教室均設置單槍投影機、電腦、電視、布幕等資訊設備,便於學生上課以及教師研習使用。
三、教師專業發展
1.辦理教師成長研習有效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1.依據教師需求及學校本位課程辦理一系列研習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2.鼓勵並運用教師組織協助教師專業發展。
1.成立環境教育發展社群,充實教師專業知能,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提升教學品質。
3.教師積極參與校內外進修,並能分享心得。
1.排定週三下午行事曆,鼓勵教師參與校內外之進修研習、座談研討。
4.鼓勵教師專業對話,落實課程教學及學習檔案系統之知識管理功能。
4-1.申請大學知識城相關經費,引進中原大學教授進行專業對話。
4-3.以學校網站為基礎,建立數位資源教學網站,發展教學資訊化。
5.發展自發性的學習成長團體,並能提昇教學品質。
設置教師研究室及書籍專區,鼓勵教師進行專業對話。
6.積極參與各種教育實驗或專案研究;發展研究或創作成果,擴展專業影響。
6-1.桃園縣97學年特色認證學校。
6-2.97學年度參加生活課程在地化之教學活動設計三件作品獲甲等。
6-3.98學年參加全國創意教學甲等。
6-4.100學年度全國電力議題教案設計創意競賽佳作。
6-5.100學年度走讀桃園教案設計創意競賽佳作。
7.辦理教師教學相關評鑑並提供改進策略。
7-1.依據本校總體課程發展計畫進行教學評鑑。
7-2.辦理示範教學觀摩、教室佈置觀摩、作業抽查等評鑑活動,並藉由討論、觀摩提供具體的改進策略。
四、學生學習成長
1.辦理學生學習活動與成果發表。
1-1.辦理學生電腦競賽、語文競賽、才藝成果發表會……等,利用多元化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2.推廣深耕閱讀活動、實施創意手工書製作競賽,獎勵表現優良學生,並辦理優秀作品成果展。
1-3.每學期初辦理寒、暑假作業觀摩展,鼓勵學生創作。
1-4.辦理學生藝化走廊靜態作品展各項成果發表會。
1-5.班級網頁中建置學生優良作品區,提供學生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
1-6.每學期出刊1期「霄裡通訊」,內容以學生作品為主,提供其語文、美勞、書法作品等發表之園地。
2.辦理校外教學活動。
2-1.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參觀在地文史景觀,實施環境教育教學。
2-2.訂定戶外教學計畫,融合課程計畫,實施各年級戶外教學活動,各處室全力支援並依法辦理。
2-3.安排英語村遊學活動,讓學生體驗英語環境的新體驗。
3.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活動。
3-1.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活動,如聯合杯作文比賽、八德市國語文競賽、桃園縣科展,均有佳績。
3-2.指導與鼓勵學生參加各項資訊競賽。
4.辦理學生補救教學(弱勢扶助、計畫)。
4-1.每學期均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績效良好榮獲全國攜手計畫評鑑優等。
4-2.開辦「課後托育活動」,辦理績效良好榮獲縣府訪視優等。
4-4.引進「愛鄰舍」公益團體,免費幫助弱勢家庭學生進行課業輔導。
5.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5-1.學校定期舉辦語文、藝文活動比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5-2.制定閱讀分享辦法,讓學生透過動靜態方式展現閱讀成果。
5-3.辦理全校讀報教育每班訂閱國語日報及國語日報周刊。
5-4.辦理客語日及本土教育譯藝文活動,增加學生學習廣度。
五、其他
1.爭取文教基金會經費辦理各類活動。
1.文教基金會每年編列預算,頒發獎助學金、各項競賽成績優異獎勵金、推廣閱讀教育活動及親師成長活動。
2.與中原大學合作協助相關業務。
2-1.攜手計劃課輔老師請中原大學特教系康淑雅教授幫忙,請特教系大四學生輔導學生。
2-2.與中原大學陳其澎研究團隊合作,設計一系列環境教育課程,並擔任本校研習講師。
2-3.與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群對話,以本校為課程場域,由學生主導,設計活動,改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