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導論-2

電腦硬體發展演進

一、個人電腦及其周邊設備

個人電腦(英語:Personal Computer,縮寫:PC;普遍稱為電腦)是在大小、效能以及價位等多個方面適合於個人使用,並由終端使用者直接操控的計算機的統稱

個人電腦周邊設備

1.輸入設備

2.設備

3.輸入設備設備

💥輸入設備(讀取訊號,進入電腦)

輸入設備的主要任務是將待處理的外界資料或程式,傳送到記憶體內部;其作用相當於人的感官。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光碟機掃描器等等。 

鍵盤 (keyboard)

鍵盤是電腦最基本的輸入工具,其規格由傳統的101/102鍵,到用於視窗軟體的110鍵,甚至於強調人體工學,及附有軌跡球或數位板等各種形式的鍵盤 

滑鼠 (computer mouse)

滑鼠是一種電腦輸入裝置,它可以對螢幕上的游標進行定位,並透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游標所經過位置的螢幕元素進行操作。滑鼠的鼻祖於1968年出現。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加利福尼亞製作了第一個滑鼠。(左、右鍵的名稱) 

影像掃描器(photo scanner) 

影像掃描機,常簡稱掃描機,是一個能夠把相片印刷文件或手寫文件等影像,或裝飾品等小物件掃描、分析並化成數位影像的器材。 

條碼掃描器 (Barcode scanner)

是一種電子輸入裝置,能用來掃描條碼,並且讀取條碼內所包含的訊息。如果將條碼掃描器連接電腦,條碼掃描器掃描條碼後會將讀取的條碼內容傳輸至電腦上。 (一維與二維)(如何建立chrome二維條碼)  (台灣一維471開頭,各國)   QR code解析網站

數碼繪圖板 (digital drawing tablet)

又叫作數位手寫電繪板,通常是美術創作者所使用,早期是一種使用電磁技術的電腦週邊的輸入裝置,它的使用方式是以專用的電磁筆在數位板表面的工作區上書寫。電磁筆可發出特定頻率的電磁信號,數位內部具有微控制器及二維的天線陣列,微控制器依序掃描天線 

輸出設備   (將處理完的訊號變成果)

輸出設備是負責將計算機處理後的結果,傳送到媒體上,例如顯示器、列表機、繪圖機等等 

影像顯示器(monitor) 

顯示器(英語:display device或monitor)是一種輸出裝置,用於顯示影像及色彩。常見的顯示器是電腦及電視的螢幕。電子視覺顯示器的常見應用是電視機或計算機監視器。 最早的顯示是1922年的陰極射線管(CRT)。 Apple I首次為電腦帶來顯示器的概念,而不僅僅是一台充滿訊號燈的大盒子。 

列表機(printer) 

印表機電腦輸出設備的一種,可以將電腦內儲存的資料按照文字或影像的方式永久的輸出到紙張、透明膠片或其他平面媒介上。 

輸入/輸出設備

同時具有輸入及輸出兩種功能的設備 例如

讀卡機 (Card-reader)

讀卡機是指用於在電腦中,將多媒體卡作為移動儲存裝置進行讀寫的介面裝置幹。商用版本的讀卡機可以讀取保安智慧卡 

智能設備  (本身就會自己處理輸入訊號,產生輸出結果)

為電子計算機用來產生機械功能的輸出媒體,它能依據吾人設定的程式工作,例如焊接、噴漆、無人搬運車、裝配機器等等。但是若為多功能機器人,則它也可以是輸入設備,用來識別或讀取某些資料 

資訊設備應用圖(來源:翰林七上p148)

二.問題解決模式

我們可以把四步驟流程應用到思考過程中:

1. 拆解 (decomposition)

將複雜的問題或系統分解成更⼩、更易於管理的問題。

2. 辨識規律 (pattern recognition)

將每個⼩問題分別檢視,思考之前是否有解過類似的問題

3.抽象化 (abstraction)

抓出重要的細節,將它轉化爲解決⽅案中的步驟

4.演算法 (algorithm)

設計逐步執行的指令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終極密碼戰

1.想一想如何猜?

2.從中間數開始猜?

3.猜測1~1000中間的數,偶數個數時中間有兩個數任取一個,如果太小往大數那一半猜數字,反之太大往另一半小的猜測。

4.設計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