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的歷史發展

2019/04/17 │曾宥儒(國立政治大學蒙特梭利全球影響力計畫研究專員)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瑪麗亞.蒙特梭利對青少年教育的願景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生前未有機會成立蒙特梭利中學,也未發展出中學的師資培訓課程。但他對於中等教育的看法卻早在 1920 年就已向世人提出,他觀察與研究青少年的發展所需,提出他認為中等學校應做的改革。更在 1948 年出版的《從兒童邁向青春期》(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詳述第三發展期(the third plane)(註1)青少年的教育需求為何。

蒙特梭利提出非常獨特的觀點,也是他對中學教育的願景–「大地之子」(原文為荷蘭語 Erdkinder ,意思為地球、土地的孩子)。他認為理想的青少年(12-15歲)學習環境是在鄉村建立一所住宿型學校,青少年離開家庭到鄉村社群裡獨立生活,參與生產、消費與交換的運作模式,同時也在科技與文明演變的過程中學習,他們將逐漸了解成人社會的樣貌,以及作為社會一份子的成人所需具備的價值與技能(Tim Seldin、Paul Epstein 2003)。


蒙特梭利中學教育的出現與擴展

世界上第一所以蒙特梭利教育為原則的中等學校(secondary school)出現在 1930 年代的阿姆斯特丹。當時一群家長為了讓已經接受蒙特梭利初等教育的孩子有繼續升學的機會,以私人倡議的方式成立蒙特梭利阿姆斯特丹學院(The Montessori Lyceum Amsterdam,MLA)。隨後在歐洲,陸續有如同 MLA 一樣的中等學校或是中學課程出現,但數量依舊非常稀少。

視角轉向美國,第一間受到蒙特梭利理念所啟發的中學約出現在 1940-1950 年代。1970 晚期,一群教育工作者有興趣發展美國的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模式,進而成立大地之子聯盟( Erdkinder Consortium)。他們認同蒙特梭利博士對住宿型農場學校的願景,然而在發展的過渡階段,以該願景為基礎的改良式學校也值得嘗試,於是折衷型的都市學校(urban-compromise)便開始出現(Tim Seldin、Paul Epstein 2003)。

大地之子的辦學理念在美國擴散,但真正成立一間居住型的農場學校在組織與運作的成本所費不貲,對多數人來說仍是困難與不可行的。直到2001 年,北美蒙特梭利教師協會(North American Montessori Teacher’s Association,NAMTA)的負責人大衛卡恩 (David Kahn) 與賀胥蒙特梭利學校(Hershey Montessori School)合作,在俄亥俄州杭茲堡(Huntsburg)成立一所提供給 12-15 歲青少年的蒙特梭利農場學校(Montessori Farm School)。賀胥蒙特梭利農場學校可說是第一所真正體現蒙特梭利博士青少年教育理念的學校。

發展至今,賀胥蒙特梭利學校現在也有了 15-18 歲的課程。美國及世界各地也有越來越多蒙特梭利中學出現,無論是以農場或都市型態;教室共學或是學校型態,都可見世界各國對蒙特梭利中等教育的辦學需求。

 


臺灣蒙特梭利中學的發展

在臺灣,蒙特梭利中學教育的種子也在萌芽中,目前約有五所學校以實驗教育團體的方式開辦蒙特梭利中學課程,更開始有教師參與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的培訓(AMI/NAMTA Montessori Orientation to Adolescent Studies),這些都顯示蒙特梭利教育在臺灣正在逐步向上發展中,這也是源自於越來越多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在中學階段持續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然而,如同從歐洲開始到美國的發展,開辦一所蒙特梭利中學將面對非常多的挑戰,諸如找尋合適的校地、有專業的師資人力以及政府的支持等,此外如何針對一地的民情與制度調整教育模式也是辦學時需加以考量的。


儘管有諸多挑戰在前方,但看著臺灣目前已有的蒙特梭利青少年社群,相信這些已撒下的教育種子未來終將有開枝散葉的一天。一如蒙特梭利博士心中所想望的青少年社群規模儘管小,卻是飽含能量。


註1: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以四個發展期(Planes of Development)來描繪兒童的發展,分別是 0-6、 6-12、12-18 及 18-24 歲。青少年階段即為第三發展期。


參考資源

推薦閱讀

課程綱要不僅是一份發給學生的文書資料,它可以說是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指南

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孩子是否能有良好的學業表現?以實證方法盼能解答這個蒙特梭利家長普遍的疑問

雖然每間學校規劃與呈現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核心的概念是相通的,本文僅簡單呈現此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