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檢查
腸胃道實驗室檢查
腸胃道實驗室檢驗可涵蓋的範圍
腹腔病(或稱乳糜瀉)(Coeliac disease)、麩質過敏
發炎性腸炎(IBD)、腸躁症區別(IBS)
微生物性腸胃炎,例如: 傷寒/副傷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道壞菌、寄生蟲...等
黏膜性損傷、胃酸分泌
腸道過敏
腸道滲透功能異常 (俗稱腸漏症)
腸漏症篩檢
介紹
人體腸道有層薄薄的腸上皮細胞與多種細胞來構成一道物理屏障,除保護功能之外,腸上皮細胞還能選擇性控制電解質、營養物質等的吸收。
維護這道屏障,是由人體與腸道正常菌叢一起合作,腸道正常菌叢能夠釋放抗菌代謝物、防止有害病原定植、搶奪有害菌所需的營養物質...等等
當上述防禦體系被破壞,腸道滲透功能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異常,即所謂的 腸漏症 (Leaky Gut Syndrome) [1]
目前對於腸道滲透力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異常、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可被解讀為一種 "致病現象" 的描述,而非單指一種疾病
係指腸道細胞間的間隙變大,且細胞連接地方 (tight junction) 斷開,使原本沒法進入體內的大分子物質,也可通過腸道細胞間隙進入
進入體內的大分子物質將可能造成一連串的免疫反應,而產生多種病症
大多種病症中,都有發現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 的現象,包括發炎性腸病(IBD)、麩質相關病症群 (包括腹腔病(乳糜瀉)、麩質敏感、麩質共濟失調...等),甚至腸道激躁症(IBS) [4] ...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腸道健康似乎透過 "腸腦軸線(Gut microbiota brain Axis)" 影響大腦發育、神經症狀...等,而有社交互動和溝通不良、興趣受限和重複行為...等
檢驗腸漏症的方法
腸道滲透性測試 (乳果糖/甘露醇法-尿液):
利用結構比腸間隙還大的乳果糖和比腸間隙還小的甘露醇來測試
健康時,乳果糖因為沒辦法通過腸間隙,因此不會經過腎臟從尿液排出,而甘露醇可以,檢查結果會顯示乳果糖 < 甘露醇的狀況
腸漏時,乳果糖可輕易通過腸間隙,因此會經過腎臟從尿液排出,檢查結果會顯示乳果糖 >或= 甘露醇的狀況
檢驗限制:
腎功能好壞會影響檢驗結果
鈣衛蛋白 Calprotectin (糞便):
腸道在健康時,鮮少有白血球出沒,但當腸漏發生時,白血球就會移動到腸黏膜,移動到腸黏膜的白血球會釋放大量的鈣衛蛋白,作為防禦與修復的手段
2021年,義大利 "的里雅斯特大學附設醫院 (Trieste University Hospital) 利用鈣衛蛋白濃度變化,來支持 COVID-19也會造成腸漏症的假說
參考文獻: World J Gastroenterol . 2021 Jun 14;27(22):3130-3137.
檢驗限制:
鈣衛蛋白在發炎性腸炎、麩質相關病症...等情況也會上升,但這些病症都有文獻認為會引起腸漏
實驗室檢驗:
腸道滲透性測試 (乳果糖/甘露醇法):
尿液 [本項目需預約]
本項檢查需來所裡拿取檢驗器具,並回家操作,隔日送回實驗室檢驗。
需喝下含乳果糖、甘露醇的糖水
然後收集之後的每次尿液 (8小時以上)
混合均勻後取10cc送驗
採檢前若有服用藥物,像是阿司匹林、抗發炎藥物、含山梨醇(sorbitol)和/或甘露醣醇(mannitol)藥物等可能會干擾檢驗,若可以先暫停至少1天以上
採檢前禁止食入或飲用任何含果糖的物質。
檢驗費用:
未確定,預約後才跟廠商詢價 (估計3000-5000元)
鈣衛蛋白 Calprotectin (糞便):
檢驗目標:
篩檢腸漏症
麩質相關病症中評估腸細胞損傷狀況
可篩選出發炎性腸炎
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膠原性結腸炎(Collagenous colitis)、淋巴球性腸炎(Lymphocytic colitis)
糞便 (約大拇指大小)
採檢容器:
無菌罐 (可跟本所索取)
或可用乾淨夾鏈袋或塑膠袋,但至少要兩層以上避免滲漏
或可用乾淨有蓋免洗碗
採檢前沒有飲食限制
檢驗費用:
1500元
檢驗時間:
約7天內
參考文獻:
Leaky Gut As a Danger Signal for Autoimmune Diseases. Front Immunol. 2017; 8: 598. 前往閱讀
Intestinal permeability--a new targe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BMC Gastroenterol. 2014 Nov 18;14:189 前往閱讀
Increased Small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during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Respiration. 2018 Jan 25 前往閱讀
Intestin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Hypersensitivity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in. 2009 Nov; 146(1-2): 41–46. 前往閱讀
The use of 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leaky gut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Gut Pathog . 2021 Sep 13;13(1):54 前往閱讀
微生物性 腸胃炎 (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
常見致病原
幽門螺旋桿菌
傷寒:志賀氏菌(Shigella)、沙門氏菌(Salmonella)
其他細菌:弧菌 (Vibrio) 、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小腸結腸耶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假結合性耶氏桿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酵母菌(Yeast)、霍亂弧菌 (Vibrio cholerae)、腸炎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產氣單胞菌 (Aeromonas)、鄰單胞菌 (Plesiomonas)、困難梭狀芽孢桿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愛德華氏菌 (Edwardsiella)、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等
寄生蟲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
致病機轉
使胃黏膜功能異常,導致胃酸分泌不足
由於胃酸分泌不足,酸鹼度使得致病菌等可以滋生
細菌繁殖後,從胃部獲取葡萄糖,經糖解作用產生 乙醛(acetaldehyde) 和 酒精(Ethanol)
胃裡面的乙醛,因為沒有肝臟裡的酵素來解毒,所以會導致胃黏膜受損、胃痙攣、刺激導致嘔吐感等症狀
胃壁細胞分泌的保護用黏液可以讓胃壁維持在酸鹼值(pH) 6~7之間,不被胃酸pH1-2所侵蝕,然而幽門桿菌代謝產生的 酒精則會將這黏液溶解,導致胃壁被 胃酸侵蝕,產生潰瘍,甚至胃穿孔
幽門螺旋桿菌空泡毒素A (Vacuolating cytotoxin A, 縮寫Vac A)可以損傷胃部黏膜
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胞毒素相關性基因A (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縮寫Cag A)經人體Src激酶磷酸化修飾後會啟動癌病變
幽門螺旋桿菌細胞毒素相關性基因A (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縮寫 Cag A)致病機轉相關研究
可參閱 台灣大學 免疫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
相關病症
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沒有症狀的或輕度的胃炎,但沒有胃酸分泌障礙。
約15-20%的人會出現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增加、消化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增加
約有1%的人出現幽門前胃黏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胃腺癌等
其他有關的病症,包括原因不明的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相關病症。
近年來,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旋桿菌與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島素阻抗、第2型糖尿病、結腸腺瘤、癡呆症、銀屑病、慢性乳房炎、慢性蕁麻疹...等有關
參考文獻 [PMID: 25821422]、[PMID: 25167946]
幽門螺旋桿菌沒有治療者會有顯著高風險罹患大腸直腸癌。(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所 林詩涵 碩士論文)
實驗室相關檢驗
幽門螺旋桿菌抗原 糞便
檢驗特性:
本所採用可偵測 Cag A和 Vac A 的檢驗試藥
Vac A (空泡毒素A):損傷胃部黏膜
Cag A (細胞毒素A):造成發炎、啟動癌病變
有助於追蹤菌量 (細菌密度) 的變化,並與碳13 同位素-尿素反應有正相關性,有助於治療狀況追蹤
參考文獻: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stool antigen (HpSA) test with 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 by the updated Sydney grading system of gastritis.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2 Mar-Apr;49(44):576-9.
採檢時間:回家採集糞便
檢驗時間:當天 或 隔天
檢驗費用:400元
幽門螺旋桿菌抗體- 血液(定性法) 350元
檢驗特性: 檢測血中是否含有身體辨識幽門螺旋桿菌的生物標記
採檢時間:抽血約5-10分鐘內完成
檢驗時間: 當天 到 3天內
注意事項:感染過就會終生帶著此生物標記
碳13 同位素-尿素反應 幽門螺旋桿菌吹氣試驗 2000元
檢驗特性:利用幽門螺旋桿菌代謝尿素產生含碳13同位素的二氧化碳來偵測
採檢時間:吹氣兩管,約40分鐘內完成
先吹一管 (對照用)
喝下含碳13的藥水,30分鐘後再吹第2管
檢驗時間:約7-9天
幽門桿菌的根除治療
目前醫療的標準做法,抗生素合併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
抗生素治療的隱憂
幽門螺旋桿菌與其他腸胃道細菌產生抗藥性
藥物性的副作用,可能有腹瀉、噁心、味覺障礙等
減少了幽門螺旋桿菌,但增加了霍亂弧菌等
適量幽門螺旋桿菌的優點
防止兒童被更強的細菌感染導致,腹瀉性腸胃道炎
有減少哮喘、乳糜瀉、腸躁症(IBS)、胃食道逆流(GORD)、食道腺癌等病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PMID: 25667600]
透過飲食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過量生長
乳鐵蛋白 (Lactoferrin)
可以從牛奶中攝取
在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牛奶中乳鐵蛋白可能有助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 [參考文獻]
異硫氰酸酯 (Isothiocyanates)
酸椰菜汁(Sauerkraut Juice)、蕓薹屬蔬菜 (例如:包心菜、花椰菜、西蘭花(綠花椰菜)、芥蘭菜、大白菜、小白菜等)
異硫氰酸酯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透過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影響細胞色素代謝等方式抗癌
若每天攝食70公克的綠花椰菜(西蘭花)嫩苗,持續2個月,經幽門螺旋桿菌吹氣試驗與糞便抗原檢查確認,也助於改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參考文獻]
酚類衍生物 (Phenolic derivatives)
藍莓:可以降低幽門螺旋桿菌對黏液、紅血球、胃上皮細胞的黏附
覆盆子、草莓、黑莓、越桔等有抑制細菌增長的效果
蜂蜜 (Honeys)
蜂蜜的高滲透性、低pH值、過氧化氫含量能夠抗菌
部分品種蜜蜂所產的蜂蜜能抑制尿素酶(urease)的活性
油和脂肪酸 (Oils and fatty acids)
ω-3和ω-6 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外實驗中明顯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亞麻油酸可以明顯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魚油、葡萄籽油、橄欖油有抑制細菌增長的功效
攝食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改善萎縮性胃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益生菌 (Probiotics)
腸道細菌感染
最常見的症狀:腹瀉、腹痛、腹脹等
志賀氏菌(Shigella)常與飲食有關,可能會出現血便的症狀
沙門氏菌(Salmonella)則會造成腹瀉
弧菌 (Vibrio) 常與海鮮類食物腹瀉有關
其他細菌包括有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小腸結腸耶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假結合性耶氏桿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酵母菌(Yeast)、霍亂弧菌 (Vibrio cholerae)、腸炎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產氣單胞菌 (Aeromonas)、鄰單胞菌 (Plesiomonas)、困難梭狀芽孢桿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愛德華氏菌 (Edwardsiella)、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等
實驗室檢驗
糞便細菌培養
糞便-細菌培養: 500元
將糞便排在乾淨且清潔的塑膠袋中,再裝入無菌瓶,約豌豆大(2g) 糞便 (請先向本所索取採檢容器)
保存2-8℃冷藏儘速送檢
直腸-嗜氧細菌培養:500元
須以肥皂,水和70%酒精依序將肛門周圍洗淨
用細菌培養棉棒插入肛門括約肌約1吋,輕輕旋轉,取出細菌培養棉棒,放置於傳送培養基。
保存2-8℃冷藏儘速送檢
直腸-厭氧細菌培養:500元
高度懷疑 Clostridium difficile 感染時,建議同時進行厭氧培養
須以肥皂,水和70%酒精依序將肛門周圍洗淨
用細菌培養棉棒插入肛門括約肌約1吋,輕輕旋轉,取出細菌培養棉棒,放置於傳送培養基。
保存於室溫,儘速送檢
寄生蟲感染
腸道寄生蟲病的症狀依病原種類有所差異
蛔蟲、鉤蟲、鞭蟲等 線蟲
感染一般線蟲(如蛔蟲、鉤蟲、鞭蟲等)可能出現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如體內有大量感染,更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貧血、膽管阻塞及發炎等併發症,蟯蟲感染可能發生食欲不振、失眠、煩躁不安及肛門奇癢等症狀。
阿米巴原蟲
90%的痢疾阿米巴原蟲感染者沒有症狀,但可能仍因間歇性地排放蟲體而感染別人
另外10%的感染者原蟲可能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引發腸道症狀,輕微者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或便秘,重者伴隨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此外,也可能發生次發性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最為普遍,更甚者為肺膿瘍或腦膿瘍等。
絛蟲: 絛 (讀做"掏")
絛蟲感染常見症狀包括不明原因腹痛、食欲降低、噁心、營養失調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豬肉絛蟲蟲卵可於小腸孵化,進而移行入身體或內臟的組織,因而造成囊尾幼蟲症,囊蟲最常見的位置在皮下組織及肌肉,產生的症狀可能不顯著,但若囊蟲感染到腦部、眼睛或脊髓則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吸蟲
中華肝吸蟲輕度感染者症狀不明顯,多數病例表現為慢性過程
感染後逐漸出現食慾不振、無力、上腹部不適、腹瀉、腹脹、消化不良、右上腹痛和肝臟腫大等。
蟲體數量多時可引起膽道阻塞、膽管炎或黃疸。亦有長期感染發生膽結石、甚至肝硬化或癌症等案例。
實驗室檢驗
腸道寄生蟲感染
直接抹片篩檢:
敏感度不佳,多為明顯寄生蟲感染時,或要檢查是否有活動中的寄生蟲用
濃縮法MIF染色法篩檢
敏感度大幅提升,為目前醫學中心、中大型醫院最主要的寄生蟲檢查法
蟯蟲貼片
只能檢查蟯蟲
腸胃黏膜異常
可以透過偵測 類黏液素蛋白 (mucin-like protein) 來監測胃黏膜是否有病變
通常血液中僅有微量的 類黏液素蛋白 (mucin-like protein) ,但是當黏膜組織有不正常增生、受損、病變時,血中濃度就會跟著上升。
類黏液素蛋白中最常被用來偵測病理變化的是 腫瘤相關性醣蛋白 (Tumor associated glycoprotein- 72),或是稱之為 腫瘤標記 CA72-4
腫瘤標記 CA72-4,叫做 腫瘤標記,但是在胃潰瘍、黏液性卵巢腫(良性腫瘤)、膽道阻塞等狀況也會上升,因此很適合作為一個預防保健的監測項目
胃酸分泌平衡
胃泌素 Gastrin
檢驗介紹:
胃泌素 (Gastrin) 是 胃G細胞和胰島細胞為了促使胃酸分泌 所產生的
當胃室膨脹、咀嚼、嗅味覺...等刺激發生時,就會大量產生
當胃酸分泌足夠時,胃酸帶來的酸度,就會抑制胃泌素產生
因此胃泌素與胃酸分泌有相關,當胃酸分泌增加,酸鹼值低於2.5時,胃泌素會下降
反之,若胃竇(前庭部)和十二指腸開始分泌胃泌素,就會使胃酸分泌減少,酸鹼值上升
若該區細胞損傷,胃泌素無法分泌,將導致失衡胃酸增加,而造成多種疾病,例如胃酸進入食道、胃潰瘍、食道發炎等問題,若再不控制則有癌化風險
檢驗費用:
500元
檢驗時間:
約7天內
檢驗限制:
質子幫浦阻斷劑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胃酸,胃泌素也會跟著上升,此時不適合進行檢驗,建議停藥7天後再檢測
腸道過敏
可到 過敏原檢查 頁面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