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堡太極拳形成於河南溫縣趙堡鎮,是由太極拳創始人張三丰,祖師王宗岳傳蔣發。蔣發又傳邢喜懷,有《太極拳道》專述,邢喜懷傳張楚臣,傳陳敬伯,傳張宗禹,傳張彥,張彥傳陳清萍等曆代傳人經數百年的辨理、習技傳下來的趙堡太極拳。
趙堡太極拳形成於河南溫縣趙堡鎮,俗稱“街架”。大道淵源,始於老子,經五代傳於張三丰(見中國人民大學曆史系教授徐兆仁先生主編的《東方修道文庫太極道訣》,杜元化《太極正宗》),是由“云游道人”傳祖師王宗岳,王宗岳傳蔣發。從此太極拳道就在河南溫縣趙堡鎮扎根開花,一支蔣發傳河南溫縣趙堡鎮陳溝村形成陳式太極拳,一支蔣發傳河南溫縣趙堡鎮南頭關帝廟處居住的邢喜懷為“太極拳道”俗稱“承架”又稱“三合一架”。
趙堡太極拳動作圓活。式式皆為畫圓,走圓,是本拳種的核心與特徵,整個拳架是從先轉大圈后小圈,猶如春蠶抽絲連綿不斷,里有順圈逆圈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圓,以肘化圓,以胸腹化圓,以膀化圓和以胯化圓。丹田轉動,此乃一圓化太極。趙堡太極拳式式走立圓(立體圓),先以手領身,後以丹田帶動全身,要求身圈、手圈、腿圈三圈相合,周身上下一動皆動,身手足上下相隨,處處步隨身轉,體現出拳論上「一動無有不動」的特色。形體的「背絲扣」特點與其他太極拳以平圓為主有明顯的不同。正如古人所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趙堡太極拳架輕靈柔活,動作舒展大方,演練時,步活圈圓,環環相扣,無明顯發力動作,套路貫穿,有柔有剛,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圓為圈、由簡到繁,提高技巧,難度,在演練過程中,練至數趟,一經啟動,旁人觀之、見走圓畫圈,卻找不到頭與尾,猶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在技法上:有完整的四十八法,即上、中、下三槃秘法。上槃功夫掤捋擠按釆挒肘靠攥扣鎖撅跌挫扯擲;中槃功夫起落進退騰閃園轉含拔通挺環管吞吐;下槃功夫纏跪挑撩劈壁掛蹬勾掰截點繃趾滾蜷。其上乘功夫要求凌空勁的無形彈放。真正做到以靜制動,使犯者應手即撲。
太極拳是以道家的產物,講究吐納、 咽津、導引圖、龍守、虎引、龜咽、蛇曲等仿生與功法,溶健身、技擊與意念活動為一體而發展至今,故道教思想是武當太極拳的核心。道教曆來重視養生延壽、修道成仙、追求“長生不老”。其修煉宗旨是“法天貴真、靜觀天道”,并將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追求“與天地同壽”。“重人貴生”是道教的精義,極為重視今生,認為生長、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體。養生朮成了道教的精粹,立足之本。
而趙堡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朮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趙堡太極拳一百零八式拳譜
第一式預備勢
第二式領落
第三式 翻掌
第四式攬插衣
第五式如封似閉
第六式單鞭
第七式 領落
第八式 白鶴亮翅
第九式 摟膝斜行
第十式開合
第十一式琵琶
第十二式摟膝腰步
第十三式上步十字手
第十四式摟膝斜行
第十五式開合
第十六式收回琵琶勢
第十七式摟膝腰步
第十八式 上步十字手
第十九式摟膝高領落
第二十式束手解帶
第二十一式伏虎
第二十二式擒拿
第二十三式指因捶
第二十四式迎手捶
第二十五式肘底看捶
第二十六式倒攆猴
第二十七式白鶴亮翅
第二十八式摟膝斜行
第二十九式開合
第三十式 海底針
第三十一式閃通背
第三十二式如封似閉
第三十三式單鞭
第三十四式雲手
第三十五式腰步
第三十六式高探馬
第三十七式轉身
第三十八式右拍腳
第三十九式再轉身
第四十式 左拍腳
第四十一式雙風貫耳
第四十二式旋腳蹬根
第四十三式三步捶
第四十四式 青龍探海
第四十五式黃龍轉身
第四十六式霸王敬酒
第四十七式二起拍腳
第四十八式跳換腳
第四十九式分門樁
第五十式抱膝
第五十一式喜鵲登枝
第五十二式 鷂子翻身
第五十三式裹膝
第五十四 再裹膝
第五十五式研手捶
第五十六式迎面肘
第五十七式抱頭推山
第五十八式如封似閉
第五十九式單鞭
第六十式前招
第六十一式後招
第六十二式勒馬式
第六十三式野馬分鬃
第六十四式右高探馬
第六十五式白蛇吐信
第六十六式玉女穿梭
第六十七式轉身攬插衣
第六十八式如封似閉
第六十九式單鞭
第七十式雲手
第七十一式跌岔
第七十二式掃腿
第七十三式轉身
第七十四式右金雞獨立
第七十五式左金雞獨立
第七十六式雙震腳
第七十七式倒攆猴
第七十八式白鶴亮翅
第七十九式摟膝斜行
第八十式開合
第八十一式海底針
第八十二式閃能背
第八十三式如風似閉
第八十四式單鞭
第八十五式雲手
第八十六式腰步
第八十七式 高探馬
第八十八式十字手
第八十九式單擺蓮
第九十式指襠捶
第九十一式領落
第九十二式翻掌
第九十三式攬插衣
第九十四式右七星下勢
第九十五式擒拿
第九十六式回頭看畫
第九十七式進步指襠捶
第九十八式 黃龍絞水
第九十九式如封似閉
第一百式單鞭
第一百零一式左七星下勢
第一百零二式擒拿
第一百零三式進步砸七星
第一百零四式退步跨虎
第一百零五式轉身
第一百零六式雙擺蓮
第一百零七式搬弓射虎
第一百零八式 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