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與形意拳和八卦掌並稱中國三大內家拳。
太極拳開始的時候也叫綿拳,由楊露禪傳出。楊露禪成名後成為「楊無敵」。太極拳講究中定、放鬆、心靜、慢練及九曲珠,和外家拳明顯不一樣。
原道教太極功夫自衛為主,後發制人,借力打力。慢﹑圓﹑柔之中內含「氣」﹑「勁」。柔中帶剛。 太極功以鬆功主導一切,整勁貫串發化,旁觀者描述只及外觀及該人個人太極層級。
太極拳行拳時講究鬆沉圓活,用於實戰如何展現特點,主要後發制人,注重觀察瞭解對手(聽勁),通過引導而不是抵抗對手的發力,和改變佔位來使對手的進攻落空,同時讓對手暴露弱點,然後自身蓄力和發力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