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用品課稅、提供與反思
撰文者/蔡慧敏
女性生理用品的價格在臺灣雖不見得可謂「高昂」,對於女性而言亦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支出,造成部分弱勢的「月經貧窮」與不平等問題,有損女性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希望打破這樣的不平等與束縛,我們必須了解究竟何謂「月經貧窮」?世界對此問題如何處理,我們已經做到的又有哪些?政大校園內是否有類似的處理方案?
動機
生理用品的「價格」大概是我生活中最稱得上曾「習焉不察」的問題之一,朋友們對此也多有所感。現在的我們偶爾成群結隊的去屈臣氏補貨,隨時都在尋找標有「買一送一」或「加一元多一件」的商品,有時為了價格不惜放棄慣用的品項。乍聽之下購買什麼都是如此,但生理用品如衛生棉、衛生棉條等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正是因為**幾乎只有女性必須購買,且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必要開銷。**我們之所以能夠察覺,正是因為升大學後離家外宿;自從自行購買後,才發現了生理用品還真是不太便宜的消耗品。搜尋後才曉得,有些國家在以往對衛生棉、棉條等課徵的稅率竟遠高於一些被歸於「日常必需品」稅率的奢侈品(如魚子醬),不平等的現象由此可見。對此,近現代的眾人在覺察此問題後,進行了一連串的行動與探討,各國對此也有程度不同的改善方案與措施,校園中也將能看到觀念改變的成果。
生理用品課稅與價格問題之所以重要,可以連結到「月經貧窮」這一概念:「月經貧窮」指的是**經濟弱勢的女性無法取得足夠且適合的生理用品,身心健康乃至於升學就業等生活各方面均受影響,持續陷入弱勢。**而女性因獨有的月經在前述問題上受到不同於男性的影響,甚至加重弱勢情形,則被稱作「月經不平等」。儘管衛生棉與棉條是女性的必需品,價格對經濟弱勢者仍難以負擔。根據《台灣生理女性月經經驗問卷》調查,近半數的女性會因想節省用品而減少更換次數,近四成的女性購買生理用品以便宜為主要考量,對於健康與舒適度將造成相當程度之影響。由此,可以顯示對女性而言生理用品的支出確實是一額外負擔。近年各國對此問題均有關注,解決之道目前聚焦於減免生理用品課稅,或以經費補助來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等。
以稅制上的不平等為切入點來發聲的有名案例,便是德國一間公司與廣告商合作推出「衛生棉條書」一事。德國原先生理用品的稅率為19%,是「奢侈品的稅率」,然而部分真正奢侈品如油畫的稅率卻是7%的「日常必需品」稅率,明顯顯示出對女性的不瞭解(當時立法者多為男性)與對女性產生的負擔。專賣女性用品的「女性公司」即與廣告商合作,利用了一個方式「避稅」:即在書本中介紹月經知識之餘放入十五支衛生棉條販售,「書籍」只須課7%的稅。此舉對國內輿論與政治產生影響,2020年1月起法令生效,生理用品的稅率調整為日常必需品的7%,顯現觀念與制度上的進步。
以補助方式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則以蘇格蘭為代表,其自2017年起就已部分試行此政策,2022年8月〈月經用品免費供應法〉生效,更進一步在全境都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獨步全球。此後紐西蘭、日本均發展出近似的措施。
臺灣則在2020年10月底**「一讀」**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希望減免對女性生理用品課徵的加值型營業稅,然而目前網路上仍未見後續消息。(然而2021年的專題報導指出,修正草案難以執行的原因包含失去稅收來源、增加行政成本與公平性問題,「財政部基於稅制特性及稅制優惠的公平性,恐不易支持生理用品免稅的推行。」因而立法院審議時需多加權衡。
不過各地縣市政府也已著手改善月經貧窮的情形,如2021年8、9月,台南市提出「登月計畫」希望提供弱勢與偏鄉女學生免費生理用品,台北市也試辦免費提供國中生衛生棉的計畫。2022年11月,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承諾112學年度起各級學校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可預估月經貧窮的情形能漸漸獲得改善。在民間,**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With Red」**也致力於改善月經貧窮的情形,有長期提供月經貧窮的青少女個人化的生理用品等行動。在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月經貧窮」除已成為議題映入大眾眼簾以外,更有了積極且漸進的改善作為。
上學期因任務需要成為中正圖書館的地縛靈,每日在陳芳明書房近集思小間的書桌努力著。偶然有一次聽見討論間內疑似開會的聲響,似乎正是與在校園內設置衛生棉有關,似乎是希望能預先存放一些衛生棉以備不時之需。幾週後,圖書館女廁內就有了與廠商合作提供衛生棉的小箱子出現。然而在此之前(雖與消除月經貧窮關聯較小),圖書館即在不知不覺間於廁所洗手台邊設計了一個可開闔的小盒子,上面貼有說明。上頭表示這是提供同學們自主放置生理用品的空間,同樣是以備不時之需的功能,希望大家能將手邊多的衛生棉放進,讓緊急需要的同學能安穩度過難關。對於這些措施,我的心裡多少有被觸動,認為這或許正是我們作為人文科系為主的校園所謂「人文精神」的展現,既使得有任何需要的人都能大方的取得資源,也保有我們從心而自發產生的默默關懷,重視彼此的需要與自發樂意的給予,或許正是這個社會正在正向發展的一點痕跡。
在目前的許多議題中,「月經」已經比較能突破以往大家口中的枷鎖,自在的在我們的話語裡飛翔。不過偶爾我仍然會看到人們難以啟齒的一面,部分的人對於直接談論月經是有些避諱的,這個現象在男生身上似乎較為明顯。例如某一天我去補習班打工時,我們一群人被鎖在門外,補習班的大老師(男)問起旁邊的男學生其中一個女同學怎麼沒來,那個男同學用尋常的口吻答道:「噢,她月經來啊」,結果大老師有點欲言又止,跟那個同學說可以文雅(?)一點講「生理期」。雖然我小時候也覺得講生理期比較文雅,但不管什麼名稱它的本質都是血,只要不覺得髒就沒什麼好避開的。我想談的是,正因為對月經長期的避而不談,因此造成的許多困擾便無從解決;「月經貧窮」的相關問題,也因此很難得到注意。
舉個人的例子,儘管家中經濟狀況普通而能夠支持,我仍然會覺得衛生棉好像的確該省著點用,每每到了週期的後幾天總是會有點不想這麼快換衛生棉(不良示範);或者是因為折價的幅度較為高而放棄原先慣用的品牌而選擇較為優惠的商品。因此在搜尋相關新聞時,便能夠在他們的敘述中得到相當的認同與被理解的感受;然而面對在修法上的困難與窒礙難行之處,以不同視角來看也確實能夠理解。而最大的感觸,是一個想法或觀念的提出或許真的不見得有「最好的時機」,而是需要有人率先發聲與一群人的持續關注、支持與累積而成。相信只要能夠開始,就能遇上最好的時分。
生理用品竟比松露奢侈?她們幫衛生棉條「逃稅」,引來19萬人合力翻轉法律! (bnext.com.tw)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消弭月經貧窮問題研析 (ly.gov.tw)
徵收月經稅合理嗎?十張圖帶你認識「月經不平等」|性別力 Gender Power (womany.net)
月經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讓月經不再貧窮:蘇格蘭〈月經用品免費供應法〉正式上路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生理期非原罪!立院一讀取消女性生理用品營業稅 – CSRone 永續智庫
【N專題】生理用品擬免稅 多項爭議不利法案推動 - 新聞人電子報 (newspeople.com.tw)
改善月經不平等,台北市推免費提供國中生衛生棉試辦計畫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正視月經貧窮/女性生理用品 下學年起學校免費提供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認識月經議題|小紅帽 With Red (littleredhoo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