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吳苡甄
怎樣的模樣才是受人喜愛的?受歡迎的特質又是如何被定義的呢?
在群體社交活動中,個體形象塑造的建構是自小家庭教養下的潛移默化,「男生就該堅強,不可以那麼愛哭」、「女生房間不可以那麼亂,要做家事要不然以後嫁不出去」這些攸關性別的刻板教養不乏出現在每個人的生長經歷。
而在校園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中,被關注與被愛被信任的渴求,人人都想成為「不被討厭」的人,為了達成受人喜愛的目標,會模仿「受歡迎」同性的特質;像是女生會追蹤網美模仿穿搭與化妝技巧,男生可能會模仿寡言捉摸不透的特性,在這樣的受歡迎形象追求底下,人人渴望成為「一樣」的「完美」,忘卻自身不該被抹滅的獨特性,甚至成為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
圖片的男性特質受歡迎金字塔便是一個血淋淋的寫照,前幾年有關alpha 男的討論已是普遍,但近期興起sigma 男的新分類,不禁讓編者好奇,特質營造的劃分與模仿如何影響個人的特質,乃至於眾人如何定義這些特質、為何如此定義?
2022年末,sigma face 的hashtag 在抖音平台上大放異彩,皺眉與歪嘴笑的模樣引發全球眾多網民的轉發與模仿。何謂sigma face?為何它能引起廣大迴響?這個表情傳達了什麼?它與sigma male、female 的關聯又是什麼?
人人可能都聽過alpha male、beta male ,二者說明身為一個男性在社交中的形象,前者是我們俗稱的「夯哥」,有著陽光外向的性格,能夠領導整個活動走向,後者的性格則較為內向害羞,他們傾向服從規定(由alpha 男建立的規定),並模仿那些受人歡迎的特質;這些「受歡迎」的分類,某程度上是厭女與激進右翼人士諷刺尖酸的網路用語,過度的劃分與分類讓諸多男性有了根深蒂固「身為一個男性該有怎樣的模樣」、「要受大家歡迎要有怎樣的模樣」的刻板印象。
那麼,sigma 又是什麼呢?以下先釐清sigma face 的定義,接著再進行相關的延伸說明。
Sigma face 的起源
2000年的電影《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是一套美國黑色幽默電影,電影內容改編自的同名小說,以1980年代的紐約為背景,描述一名年輕有為的華爾街雅痞,私底下其實是是連環殺手的故事,諷刺了1980 年代以貝特曼為代表的雅痞文化和消費主義。
追根究底而言,這樣的表情實是一種「無聲的不置可否」。筆者之所以如此定義,是因為在做出這樣的表情後,電影中的男主角便維持著神秘的作風背地裡施行一連串的殺人計畫——是的,「神秘」與「紀律」的進行自己的計劃,不動聲色的在觀眾眼中很是暢快人心。
但是,sigma的神秘特性並非只存在於電影,它近期在網路掀起一陣風潮。
男主角克里斯汀·貝爾在劇中的表情動作,輾轉被抖音1600萬粉絲的網紅Argenby借鑑引用,並將之取名為「Sigma」的魔性表情包,發布後爆紅瘋傳,引發網友爭鋒模仿。
表情包的出現時機是各個創作者巧妙的編排,幽默風趣的內容諸如看似一對情侶要接吻,但男方一個急轉彎只是彎腰拿東西,隨即魔性的表情讓人牙癢癢但又甚是有趣;這樣看來,人們定義sigma似乎只是那些「不被預期、出乎意料」的行為,打破期待的那剎那讓人氣的牙癢但也為之瘋狂,而擁有這特性的人通常具備神秘、自律的風采。
如何成為一名Sigma male/female
如何具備sigma 特質?以下便有網紅用幽默風趣的拍攝呈現:
1.神祕的作風:不動聲色的不輕易展露自己的情緒,面對突如其來的阻礙也能淡然處理。此外,神秘作風其實是建立在「隨時做好準備」的基礎上,危機來臨時可以優雅的隨機應變。
2.自律的行為:規律的作息運動、不能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不能過度放縱自己,必須嚴格的管控,才能在危機來臨時時刻做好準備應對。
3.獨立的性格:承接點一的神祕性,sigma 特性必須像一匹孤狼,離群索居的優雅而神秘的執行自己的計劃,要達成神秘必須養成自立自強不依靠他者的強大心理——無須等待他人拯救,自己就是解藥。
然而有趣的是,這些「特性」的定義套用在生理男與生理女身上時便有了不太一樣的呈現。
在這名訂閱數高的韓國網紅影片中,她將Sigma female與女強人劃上等號,拿包包、幫男生披外套等行為都與「man 」的特質不謀而合;之所以舉出這個例子並非是要抨擊這樣的詮釋,而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提問,去探究之所以如此詮釋的原因——sigma female就是強勢霸氣的女強人嗎?為何女性本該就是在情感中較為被動、該被保護的一方?女性怎樣的模樣才是被眾人期待的模樣?又為何應該迎合眾人期待呢?
延續這樣的定義,大家可以在心裡想想,若要你去說明sigma female ,你會怎麼形容?
Sigma 的社會形象—神秘迷人的背後
洛基式的早餐、嚴謹的生活態度、獨立自主、神秘不張揚、隨時從容、不能情緒化,這些碎碎片段的關鍵詞可以說是sigma male 的代表詞彙,但那些神秘迷人的背後,似乎是嚴謹自律下的自我壓抑。我們都知道做好準備有多困難,甚至每天早起運動、不能張揚情緒因為必須保持神秘、做十組健身指令成為每日必做項目、不准放肆的大啖不健康食品,這無非是一種違悖自我的情感壓抑——一種「我想成為那樣的人」的自我壓迫。
如果要在社會中受歡迎,必須符合當代社會的期望,也就是社會期望的特質,對男生的期望就是「不可以軟弱」、「不可以娘娘腔」、「必須堅強不可摧」、「必須神秘的像批孤傲的狼」;對女生的期望諸如「不能吃太多、變胖沒人要」、「穿裙子才漂亮」、「腳不可以開開沒氣質」、「要愛乾淨會煮飯、愛打掃家裡」。
似乎我們都被社會的期望給綁架,為了達成那些期望,我們努力的活成自己不喜歡的模樣。是的,我們似乎自願的活成了自己都不喜歡的樣子了。
當社會主流期望與自我聲音不符,便引發自我懷疑的憂慮,害怕本真的自我不夠好沒辦法被接納,必須模仿大眾的喜愛的模樣才是受歡迎的。但是,不妨停下來想想,我們真的需要受歡迎嗎?
應該成為那樣?被迫成為那樣?自願成為那樣?
為什麼要受歡迎?受歡迎跟孤傲的狼不是相互矛盾嗎?——這樣的矛盾顯現一種內耗的焦慮,也是迫於無奈恪守紀律讓自己受歡迎的寫照。大吐苦水,抱怨著是這個世界阻礙我做自己時,卻忘了是我們自己甘願所致。
但並不代表是自己活該,而是我們必須學著去正視內在的恐懼,觸碰那些被引埋的想望,學著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管什麼特質,不管是不是符合社會期待,因為我們都已經長大了,可以為自己負責、可以與過往的自己和解。
最後,請你再想想,什麼是自己的模樣?與想成為的模樣有什麼差別?希望我們都可以在各自安好的地方,不被受歡迎金字塔侷限,活出舒適自在的自己。
受歡迎是人一生中必經的矛盾,歸屬感沒辦法被忽視,但吊詭的是受歡迎的特質之一竟然是鼓勵大家保持神秘、像是不受歡迎般的保持一定程度的孤僻。這樣的現象讓我思考世界真的有那麼糟嗎?真的是這個世界讓我們變成這樣,還是是我們甘願被世界形塑成這副模樣?
其實在寫這些的同時,也是我對自己的反思。
曾經的我也被世代審美給束縛,嚴重時,刪掉社群不去看那些「美」的模樣、厭食、過度節食或突然的爆食,稍微變胖了零點一公斤都像犯了什麼大罪,腰間肉坐著時能捏出游泳圈的形狀更讓我崩潰。
我知道自己病了,從身材的焦慮慢慢延伸到容貌的焦慮,不夠完美不夠對稱,沒有化妝不敢出門、稍微換個髮型不敢看鏡子,因為變醜了,儘管根本沒什麼太大的改變。
是這個世界繁雜的讓我焦慮,還是我放任這個世界對我予取於求的剝奪自我,我討厭焦慮的自己、討厭被世界不堪一擊的自己。
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我會感到焦慮,在他人眼中我並沒有「醜」到需要焦慮;但在我眼中,我就是沒辦法忍受那突然長出的痘痘、一邊外翹的毛躁的頭髮外捲。
我認真的去找尋焦慮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不自信,而不自信又源自於自己小時候不被肯定的生長痕跡,看了心靈雞湯看了書,我了解,面對自小的過往,我必須勇敢的活在長大了的當下。
寫這篇文章其實是想給那些跟我一樣,需要別人肯定才決定自己有意義的人們。
儘管現在沒那麼焦慮的我仍然會因為多那一公斤而報復性節食,儘管我沒有真的「好」起來,但希望讓跟我一樣的人們知道,別害怕,這個世界你不孤單,我跟你一樣承受了一些人無法理解的焦慮,我沒辦法幫你分擔那些焦慮,但我們可以一起讓自己從重度焦慮走向輕度,或許最好的情況是我們能各自勇敢的成為長大的自己、與受傷的過往和解。
2022/01/19 什麼是西格瑪男?是紀律和精神健康的身體力行者,還是空有優越感沒有朋友的傢伙?|cacao 可口雜誌 https://cacaomag.co/sigma-male/
2023/02/28 Ever Heard of the Sigma Woman? Here Are 25 Traits https://thetrulycharming.com/sigma-female/
2023/03/06 The Sigma Male Explained: Understanding the Lone Wolf https://theadultman.com/love-and-lust/sigma-m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