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了,就別停下吧!
(1867年)
動起來了,就別停下吧!
(1867年)
彙整者/林國天
摘要
本章節旨在說明一位叫特魯斯的非裔美國人提倡了廢奴主義與婦女權利的故事,特魯斯出生於奴隸家庭,為了救回因非法被賣的奴隸兒子,展開了與白人的戰爭,成為一位黑白訴訟中獲勝的黑人。
此後,她宣稱受到了聖靈召喚便開始了一系列的演講,也受到眾人的歡迎,透過清晰的邏輯與條理的口才,帶起美國種族與性別平等的序幕。
摘句
取自章節中特魯斯的演講內容
我想如果我必須像男人一樣用身體擔重擔,就該跟男人有同樣的權利。P.275
如果黑男人得到權利,而黑女人沒有,黑男人就會成為變成黑女人的主人,那就跟從前一樣糟糕了。P.275
我希望女人在坐滿了片子律師的法庭上有自己的聲音。如果你說那地方不適合女人,那麼也不適合男人。P.275
但是現在,你們要幫我們,到我們得到權利的那一天。讓人安慰的是,有一天這場仗打完了,我們就再也不必求你們了。P.276
觀察
從特魯斯演講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種族劃分出優劣:黑 = 劣、白 = 優,又從黑人裡可以看出性別的優劣:男 = 優、女 = 劣。因此在19世紀前的美國,黑人女性是受到多麼不公平的對待,即便是在同一種族或膚色中,男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她們的主人,而女性不過是奴隸裡的奴隸,毫無反擊的權利。
慶幸的是,特魯斯透過解救自己的小孩而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宣戰,也使她一戰成名,並賦予黑人得到了應得的公平與公正。有別於以往我所認識的黑人運動,特魯斯的革命過程中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原以為的黑人運動就只是爭取黑人的權利這麼簡單,從未考量到性別的議題,在特魯斯的演講中感受出爭取的過程是先讓黑男人得到權利後,再藉由黑男人爭取到黑女人的權利,這一路屬實艱辛,憑什麼生而為人卻需要受到這麼多的劃分,乃從種族、膚色、性別等,然而最後爭取到的權利只會被那些吃瓜的人當作是不滿足、還想要求更多,事實上這都是這些曾被不公對待的人需要得到的彌補。
這也讓我聯想到教育所提到的齊頭式平等,其實也是很不公平的待遇,我們給予了弱勢學生擁有相同權利跟那些資源豐富的學生共同學習,但往往忽略掉學習的歷程,也忽略掉實力懸殊的部分,最終弱勢方還是沒辦法從中受益。連結到黑人得到了自己應有的權利,但須要重視的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也同樣受到公平對待嗎?還是只是表面上擁有了權利,實質上還是處於被歧視的情況。以種族隔離為例,雖終止了種族隔離,但在社區中的一些服務中(醫療、教育等)他們仍會受到白人的歧視,迫使遭受到二次的傷害。
我覺得應該要落實補償性正義才能夠深入的了解到長期受到歧視的黑人種族需求,而不是白人擁有什麼或是它人擁有什麼,就給黑人也來一份,在長期受到歧視的文化過程中,也許黑人所需要的不一定是白人擁有的那份,唯有落實補償性正義,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與需求後才能夠扶助他們,協助他們在日後能夠真正地與那些資源豐富的白人相互競爭與生存。就猶如教育中提到的鷹架理論,協助他們達到比自己能達到的目標還高,在時間的推移後他們便能夠真正地融入社會當中。
延伸與補充
The electrifying speeches of Sojourner Truth - Daina Ramey Berry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12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