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計畫細節與申請期程請以當年度公文為主,相關疑問需洽詢計畫主辦單位。
(資料更新至2025.05.08)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是協助學校課程發展更有特色的一個整體支持計畫,經費可以拿來加強數位設備、升級教學環境,也能用來做老師的數位教學培訓或發展創新課程,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方式,整體學校更有發展動能。上限300萬、資本門最高150萬。
數位前導學校計畫著重在課程創新與教學轉型,雖然無法補助硬體設備,但學校可運用經費推動數位教學設計、教師研習、課程模組開發或數位教材製作,強化數位教學的內涵與應用,讓學校在數位發展上更有方向與策略。上限經常門150萬。
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透過資本門與經常門經費,協助學校發展數位教學。資本門可用於購置載具(生生用平板)教學用軟體,經常門除了軟體購置,亦可投入於教師增能、數位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全面強化學校的數位學習環境與教學應用。
教育部高中職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主要支持學校推動運用AI及行動科技促進自主學習。經費可用於購置學習平台授權、教學軟體、教具與載具等設備,也能補助課程設計、數位內容開發及教師增能活動,讓數位學習真正融入日常教學,打造多元自主的學習環境。
40 班以下:總經費最高為 新臺幣 120 萬元(含經常門 20 萬元;資本門 100 萬元)為原則。
41-55 班:總經費 140 萬元(含經常門 30 萬元;資本門 110 萬元)為原則。
56-70 班:總經費 160 萬元(含經常門 40 萬元;資本門 120 萬元)為原則。
71-85 班:總經費 180 萬元(含經常門 50 萬元;資本門 130 萬元)為原則。
86 班以上:總經費 200 萬元(含經常門 60 萬元;資本門 140 萬元)為原則。
輔助學校開設雙語實驗班,聘僱外籍教師、代理教師與助理,改善設備,進行課程錄影,提供學習佐證,並組織雙語教學社群。新辦學校上限125萬元。續辦學校每班10萬元,每校最多補助3班。
國教署補助高中與國外校際合作推動線上教學計畫(114學年度整併至學校校園雙語生活化學習計畫子計畫三),鼓勵學校透過遠距方式進行跨國交流與雙語合作。首次申請可編列資本門經費(最高補助第一年60萬元 ),用於購置鏡頭、麥克風等遠距設備,經常門20萬元則可支應課程設計、口譯服務、平台使用與教師增能,提升學校的數位與國際教學能力。
國教署補助高級中等學校實施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這份計畫旨在推動高中跨校遠距教學,鼓勵資源共享,建立合作模式,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並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選修課程選擇。 本計畫由開課學校負責申請,計畫補助額度為開課學校每校至多新臺幣 (以下同)30萬元,其中經常門20萬元,資本門10萬元;合作學校每校至 多15萬元,其中經常門10萬元,資本門5萬元。
教育部114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依教學應用類型提供補助:VR教學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含資本門5萬)、教育元宇宙最多12萬元(資本門5萬)、並設置XR數位共學中心,支持縣市端直播與學校參與共學課程,強化數位教學創新與共享資源發展。
本計畫支援學校推動BYOD與THSD,提供智慧型互動屏幕、直播設備、學習載具與充電車等資本門補助,並以經常門支應教師研習、教材製作、電信費與維護費用。透過數位硬體搭配平台應用,提升教學互動性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可行性與實踐力。
開設半導體課程,涵蓋電學、半導體原理、製程、電路設計等,並辦理講座、參訪及成果分享。上限60萬,資本門25萬。
均質化計畫鼓勵高中職校與國中、大專合作,推動課程共備、教學支援與設備共享。經費包含經常門與資本門,可用於購置教學設備、建置學習平台、更新數位環境,亦可支應師資培力與課程設計,提升社區學校數位學習資源與教學品質。 上限100萬、資本門最高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