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外側疼痛(特別是在小指一側)
手腕活動時的刺痛感或卡住感
前臂旋轉(例如,旋轉門把手)或手腕彎曲時疼痛加劇
手腕的無力感
腫脹或壓痛感
這些運動強調手腕的負重和高強度的旋轉動作,特別是攀岩者經常需要用手腕支撐體重,增加了TFCC的負擔和損傷風險。
揮桿和擊球過程中,手腕需承受重複的旋轉與扭轉,特別是網球的反拍動作,容易使TFCC受到損傷。
舉重時手腕需要穩定支撐高負重,若姿勢不正確或缺乏手腕支撐,會增加TFCC受傷風險。
長時間使用手腕的工種,如木工、裝修工和廚師等,由於手腕經常處於抓握和扭轉姿勢,容易造成TFCC的慢性勞損。
瑜伽的某些體式,如下犬式或手倒立,要求手腕在過伸狀態下承受體重壓力,長期可能造成TFCC勞損。
隨著年齡增長,手腕的韌帶和軟骨逐漸退化,TFCC的穩定性和耐壓力會下降,更容易受到損傷,特別是在日常活動中。
如果手腕已有舊傷,或有尺骨比橈骨長的結構(稱為尺骨正變異),會導致TFCC區域負擔加重,增加了再次受傷的風險。
冰敷:每天冰敷15-20分鐘,每天2-3次,減輕腫脹與炎症。
佩戴護腕:提供穩定性,避免手腕過度活動。護腕可以限制旋轉和過度彎曲。
等長訓練不需改變關節角度,但可以加強穩定性,適合恢復初期的安全訓練。
手掌輕推訓練:將受傷的手掌抵住另一隻手的掌心,施加輕微壓力,保持5秒後放鬆,重複10次。
手指抵牆:站在牆前,將手掌輕輕推牆,保持手腕穩定不動,保持5秒後放鬆,重複10次。
當疼痛減輕且手腕稍微有力時,可以逐步增加手腕的穩定性訓練。
毛巾捏握訓練:用毛巾捲成筒狀,輕輕握住並擰動,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擰5-10次。
橡皮筋鍛鍊:在拇指和其他手指間放橡皮筋,進行開合動作,有助於鍛煉手腕和前臂的穩定性和支撐力。
這些動作可以恢復手腕的靈活性和活動範圍,增加關節的柔韌度。
手腕屈伸訓練:將前臂平放在桌面,手腕懸空。手掌朝上時慢慢將手腕往下壓,然後再抬起至手掌朝下,反覆5-10次。
手腕旋轉:輕握拳頭,慢慢順時針、逆時針旋轉手腕,每個方向5-10次,動作要慢而穩定。
避免突然負重或高強度運動:手腕恢復初期要避免進行劇烈活動,逐步適應後才開始負重訓練。
保持正確姿勢:攀岩、舉重等運動前要注意熱身和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