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第一次做了圖像紀錄,只知道樹幹好像坐著一隻小鳥在孵蛋,我拍完帶相機下樓求證,同事有人製作過清大校園生態刊物,翻開書比對,立即知道是一隻斑頸鳩,根據頸後斑點很好辨識。我再進一步上網查資料,知道小斑頸鳩在兩星期內可能孵出,於是我每天都會推窗觀察,希望在第一時間捕捉到小鳩鳩破蛋而出的景況。
老婆Kathy更是熱心,在窗台為牠們準備豐盛buffet餐,有燕麥、蔬果、饅頭...,但鳩爸媽可是樣樣不領情。我們觀察到雄雌鳩的辨識方法,雄鳥眼神銳利,雌鳥則溫和多了。
鳩爸鳩媽日夜辛苦輪流孵蛋,有一天專注孵蛋的鳩鳥起了警覺心,東張西望神色緊張,莫非透露什麼祕密?直到兩天後,才在影片裡觀察出牠們的祕密:小斑頸鳩孵出來了!時間是3月23日,推估小斑鳩早在前二天破蛋而出,鳩爸媽顯然沒釋出獨家轉播權,辜負我與練麻的一番心意。
今天氣候轉變溼冷,咱家母女非常擔心鳩爸媽撐不住。斑頸鳩在哺育幼鳥時,必要時以羽毛膨脹來保暖,風大雨大都不會離巢,因為視角關係,不易觀察鳥巢裡的小鳩鳩的狀況。通常小斑頸會在14天左右成長離巢,未來幾天會繼續觀察。
翻頁電子書:小鳩寶的祕密
珠頸斑鳩(學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鳩鴿科Columbidae,人們常把它和鴿子混淆,又名斑頸鳩、珠頸鴿、斑甲,分布在南亞、東南亞以及中國南方的一種常見斑鳩。
珠頸斑鳩尾較長,體長在28至32公分,體重125至180公克,比鴿子略小。背部、翅膀和尾部為灰褐色,尾羽外側為黑色,尾端為白色,頭部為深藍色,頸後為黑色,帶有白色斑點,下腹部為暗紅色,喙為暗褐色,腳紅色。叫聲低沉,類似“咕-咕-咕”。
不群居,而是單獨或成對出現。是溫馴的鳥類,求偶的雄性身體會極度傾斜,類似鞠躬點頭,非常有趣。並在繞圈飛行時舒展自己的雙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
斑頸鳩為一夫一妻制,一年繁殖一次,繁殖期為2-7月,我們這對斑頸鳩是前段班。通常由雄鳥尋找合適的地方,再帶雌鳥去選,選一個雙方都認為可以的地方,築巢是一起築的;但也可能“鵲巢鳩佔”,佔用之前其他珠頸斑鳩或其他鳥類的巢。
珠頸斑鳩一次生兩顆白色的蛋,前後大約差一兩天。約兩星期後,小斑鳩就會同一天破蛋而出。孵蛋、養育小斑鳩皆由雄鳥和雌鳥輪流照料,餵食它們鴿乳。再過約兩星期,小斑鳩就必須離巢獨立成長。
窗外落羽松長了新嫩芽,無意中發現枝幹來了一對稀客,是斑頸鳩築了巢。鳩爸鳩媽日夜辛苦輪流孵蛋,熱情練麻在窗台為牠們準備豐盛buffet餐,燕麥、蔬果、饅頭...,樣樣不領情。有一天專注孵蛋的鳩鳥起了警覺心,東張西望神色緊張,莫非透露什麼祕密?… 後記:圖像紀錄始於2011年3月10日,3月23日發現小鳩鳩現形,推估小斑鳩早在前二天 (21日)破蛋而出,鳩爸媽顯然沒釋出獨家轉播權的打算,辜負我們的一番心意。
Annie Lien Hahaha! This is super cute. Well done, Fu Bow!
Aming Wang 真是精彩!也是獨家啊!因為你錄影剪輯的它與眾不同~
Kathy Wu 恍然大悟,原來每天一廂情願對話的鳩寶有二隻,體態圓潤面貌慈祥的一定是鳩媽,看什麼看滿臉不以為然就是鳩爸囉!聽說再二個星期小鳩鳩羽毛長豐後鳩爸鳩媽就要離巢了,真是不捨以後就看不到鳩寶囉!就讓練麻幫妳作月子賞臉吃吃妳的buffet餐吧!小鳩鳩們才會頭好壯壯呢!
廖卉妘 住在城市中、難得有這樣的景象!
Kathy Wu 天氣又濕又冷,可憐的鳩寶怎麼辦哪!老天爺啊行行好快讓天氣轉暖吧!
周蓮嬌 好酷喔
大地回春,落羽松的嫩芽陸續長出,小鳩鳩一暝大ㄧ吋,漸漸長大中。鳩媽嘛的母愛真偉大,幼鳥孵化初期不離巢,幾天後每隔一段時間會飛離鳥巢,離開時間逐次增長,是為了訓練小鳩鳩獨立生活。斑頸鳩很警覺,幾次在餵食中拍攝,鳩爸媽好像示意小鳩鳥躲到牠們懷裡,表現婀護之情。鳩鳥哺育動作非常激情,乍看好似限制級演出。
觀察中發現,鳩鳥有堅強與重原則的習性,到了餵食時間,即使風大雨大,樹幹搖晃很厲害也進行餵食;反之,碰到小鳩鳩嘴饞,鳩媽嘛不理就是不理,過程非常有趣。
Kathy Wu 三天前清晨7點第一次發現鳩麻媽初次離巢,到10時初都未見返巢心理真是焦慮,真怕這對爸媽棄兒不顧,11點再上樓關切終於看到鳩媽回來餵食,下午又再次較長時間離開,反複觀察原來這是鳩爸媽在訓練小鳩寶們獨立的過程,但是令人安心的是鳩麻媽每晚都回巢保護鳩寶應該是怕她們失溫吧!啊!大自然真是偉大!連沒有育嬰指南教學的小鳥都知道如何有原則不寵膩的育兒真是太奇妙太神奇了,也或許是這樣小鳩寶們才能平安的在嚴酷的環境下生存,我愛妳們小鳩寶!!
周蓮嬌 母愛的光輝
Ting-Yu Ariel Liu 練麻整個人好感性,果然完全符合“母愛篇”主旨呀
Aming Wang 看了小鳩寶才發現自己真是不及格的奶媽,因為之前収留的小鳩鳩與現今的鳩寶相較,個頭真的差太多了...下次真的不要做那個"雞婆"的人~
Kathy Wu 鳩爸鳩媽回來的時間越來越少,大概只回來餵小鳩寶三餐後就不見蹤影,可憐的鳩寶倆整天併排坐在小巢內望著前方癡癡的盼著爸媽快回家,真是令人心疼不已!爲了怕飢腸轆轆的小鳩寶看到食物就忘了自己還沒長大不會飛,冒失的奮不顧身奔向窗台的食物而發生意外,因此練麻也不敢再提供buffet餐了,只希望鳩爸鳩媽除了正餐外也可增加下午茶跟宵夜餐,讓小鳩鳩擁有更多的親情。後記, 好消息是小鳩寶們的羽毛越長越豐也越來越漂亮了!!
我們在2011年3月10日發現鳩鳥巢,經過鳩爸媽孵蛋、哺育,兩隻小鳩鳩終於在4月10日離巢。所有影片與靜態圖像,使用Lumix ZS7旅行相機紀錄。期間我前後剪輯三段紀錄片,最後這一段是以小鳩鳩的角度,發表牠們的離巢感言,當然這也是練麻與我的觀察心得。
Aming Wang 觀察入微細心的練拔,充滿愛心的練麻;幸福的鳩媽,幸運的鳩寶!
Kathy Wu 啊!生命真是太神奇了!小鳩寶從孵化出生到成長離巢,只不過大約短短的17天,這是怎樣的生命週期啊?為什麼需要如此匆匆呢?小鳩寶我們還有機會再見嗎?感謝練拔幫我留住了你們成長的身影,謝謝囉!練爸爸!
李承志 真是精采紀錄!觀察入微,看著生命成長過程的確是喜悅大事!
Fuchih Lien 李兄應該很喜歡小寵物,經常看到您家小狗狗相片,非常可愛,應該是家居生活的小寶貝。
李承志 初中時隔壁鄰居的北京狗生小狗,我們領養到14歲往生,牠陪我讀書到結婚大兒子出生.83年朋友移民2歲的馬爾濟斯陪3個小孩成長,現在的西施fi fi 是朋友送的(她已有一隻老西施,買了3個月大的fi ,老西施吃醋,只有送出).本來覺得沒有狗牽絆,我們來去自如.那陣子大兒子常需國外出差,小女兒新竹偌大的家一個人住,所以fi就到新竹陪伴.上了大二功課一忙,狗兒子就回到天母,現在跟前跟後,台北新竹兩地跑,上車右後椅成了牠專屬.
Fuchih Lien fi fi 幸運、幸福。
Kathy Wu 李拔拔的攝影是專業級的,是不是也可以分享fifi的生活剪影呢?期待可
Kathy Wu Fb新手操作不熟練誤觸按鈕, 期待可愛fifi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小小朋友呢!
Annie Lien Awesome video!! They surely thank you both and will come back for visit sometime...:)
李承志 To:Kathy fb我的相片中有fi的相簿.歡迎與牠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