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練福智
1984年六月二十六日
早期工具機內銷市場,多半由製造廠直接拓展民國六十三、四年後工具機外銷機會轉股,廠商多半將注意力轉向國外,因此以後十年間,各地專業代理商乘勢紛紛崛起,建立完整內銷網路。
目前國內工具機主要消費地,大致可分為以下七個地區:①台北縣市、②桃園、③新竹、④台中彰化、⑤嘉義、⑥台南、⑦高雄屏東,其中除新竹、嘉義外,國內主要工具機廠都在上述地區設立直銷或代銷系統,代理商也都配合這些區域,設立銷售服務據點。
(一)業務出身:①出自製造廠業務部門:台北干輔吳吉輝(大興)、台中勇機張國勇(台中精機)、台中冒暉戴大程(永進)、台中杰澤賴煥洲(永進)、台中暐貿賴傅宏(大興)、台南義興莊春木(大興)、正義賴永明(台中精機)。②出自代理商:桃園寶麒蔡春福(喬貿)、高雄大全陳幸福(世寶)、台南裕昌翁丁煌(世寶)。以上這些人多半赤手空拳打天下,佔代理商之大部。
(二)姻親關係:喬貿羅定國曾是楊鐵楊日明之妹婿,台南允添謝東波是五金連鎖店添記老闆之女婿,台北逸龍蘇洽堂則是大立總經理莊坤益之妹婿。
(三)慧眼識英雄:豐原精達黃文和、高雄世寶李爐堂、高雄祥大林義雄等人,皆得力過去在台北經營祥大車床的陳讚同之指點,相繼在各地創立代理業,如今黃文和、李爐堂經營之規模,各躍升為全省五大工具機代理業者之一,陳讚同本人則出自大興,然而祥大後來卻經營困難而結束營業。
(四)製造廠直接投資:台中昌暉係由龍昌及楊鐵工廠投資經營,台北鑫鐵與精達、高峰、高明、達興等製造廠合資經營,另喬貿未取得大興代理前,大興已經投資了北區代理商勵台。
代理商的利潤來源是賺取製造廠5%至7%佣金,其與製造廠享有之權利及應盡任務,依所簽合同而不同,一種是總代理合同,代理商享有較高佣金,並且銷售區城內不會出現第二家同產品競爭對手;相對方面,代理商卻必需消化每月固定進貨額,同時不許代理第二家相同產品。至於一般銷售合同,佣金就沒有總代理優厚,同地區內也可能出現二至三家競爭對手,通常代理商對一般經銷產品之銷售較不專注,也另提供多種其他廠牌品供買主選擇。代理商除扮演機械產品地區零售外,同時也為製造廠爭取招標生意,擔負穿針引線之任務。本來招標生意只限制製造廠才有競標資格,但代理商久居地方,招標之訊息比製造廠還靈光,製造廠也就樂於與代理商合作招標生意。
代理商製造廠之利害關係亦步亦趨,信譽較佳的代理商,可說是製造廠之開路先鋒;反之,則成為製造廠之包袱。過去楊鐵為代理商數千萬本票,一度幾乎拖垮公司,現在該公司新找之代理商,則約定繳客票及到期退佣,使製造廠有多一層保障,其他工廠則大部採取大部相同措施,並分散代理商,以使風險降低。
由於內銷市場製造廠已比以往更重視,高價位產品之進軍內銷市場,更需要建立完整售後服務網配合,因此,製造廠與代理商之合作關係也就愈來愈密切。
製造廠對代理商關注之實際行動有,比如撥派服務車,配合代理商巡迴服務,補貼代理商參加區域促銷活動,偕同代理商舉辦大型聯誼活動,在全省各地舉辦技術性研討活動,台中精機及楊鐵甚至發行月刊,以DM郵寄買主,幫助代理商鞏固客戶。
我國工業型態逐漸轉至較高層次階段,精密及自動化工作母機之需求已大幅增多,尤其國產NC車床、綜合加工機,經過廠商大力拓銷,在國內市場逐漸被肯定,一般買主也不再以擁有進口工具機為榮。為配合買主使用信心,最近國內有些工廠已做C.I(企業識別)規劃期能將品牌打入買主印象裡,因為相同機器,在精度及壽命有所差別外,性能外觀變化不大,貨比三家不吃虧,幾萬塊之價錢差額,很可能就改變買主心意,唯有響亮的品牌,才能保有高價位之產品。其次,有的廠牌機器在北部銷售不惡,在南部則吃不開,有些則反之,這可能與買主的使用習慣有關。
國產工具機銷售大本營本來就在國內,以後隨外銷增加而逐年降低,這二、三年外銷亮起紅燈,加以發現內銷市場潛力很大,許多百分之百外銷廠,也轉向內銷發展,一般業者認為,內外銷之調和發展才是拓展目標,其最佳比率是:30%(內銷)、70%(外銷)。
①製造廠→各地分公司直接銷售→使用者。
②製造廠→部份地區分公司直接銷售→使用者。
③製造廠→代理商→使用者。
工具機是生產財,一般而言,一部同型機器,內銷利潤是比外銷高,但年度總結獲利情形,製造廠通常不滿意,其原因是:①內銷訂單數量不大,不利生產線安排。②買主支付期票,甚至要求一至二年分期償付,得擔負倒帳風險。③買主喜歡殺價,正常利潤所剩無幾。
據統計,台灣的工具機市場需求量,相當一個澳大利亞這麼多,過去為國內業者忽略的地方,如今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國內業者在現有銷售網路應做有秩序的銷售外,有朝一日,更應以尖端國產品擊潰國外工具機進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