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航空公司推出優惠“巴黎五日機加酒”,我緊急建議原定日本年度旅遊行程改到巴黎,大夥回來後覺得很滿意。
2009 生產財巴黎遊行程
090925(五) 1 出發 (宿機上)
台北--巴黎 BR087 23:55 -- 07:25
21:55前抵達機場櫃台報到 桃園機場,第2航站長榮航空團體8A櫃檯後方(送機人員領取機票及護照:921-236126)
090926(六) 2 (宿巴黎Best Western Hotel)
07:25 抵達巴黎機場
聖母院/ 西堤島/ 羅浮宮/ 協和廣場/ 香榭里舍大道/ 凱旋門
090927(日) 3 (宿巴黎)
凡爾賽宮/ 夏佑宮/ 艾菲爾鐵塔/ 塞納河遊船
090928(一) 4 (宿巴黎)
龐畢度中心/ 歌劇院/ 拉法葉百貨/ 拉德芳斯(新凱旋門) / 蒙馬特小丘/ 聖心堂
090929(二) 5 (宿巴黎)
莫內花園/ 萬神廟/ 盧森堡公園
090930(三) 6 (宿巴黎)
巴黎自由行(採購)Viaduc des Arts/ 聖歐諾黑路/ 晚間酒店聚餐
091001(四) 7 回程 (宿機上)
巴黎--台北 BR088 11:20 -- 06:35
9:20櫃台報到:戴高樂CDG第1航站Hall-2長榮劃位櫃台 (護照及訂位記錄自行辦理登機手續),巴黎戴高樂CDG第1航站退稅櫃檯:位於Hall 2劃位櫃檯背面。
091002(五) 8 到達台灣
06:35 抵達台北
翻頁電子書:巴黎遊 2009
巴黎著名景點
The Gleaners / 9Des glaneuses / 拾穗
這幅畫也是奧賽博物館必看名畫跟鎮館之寶,也是2017年在故宮展出的奧賽美術館30周年大展的展出畫作之一。相對於荷蘭在黃金時代就習以為常的描繪芸芸眾生的生活,歐洲其他國家這一點就晚了很久,米勒的《拾穗》雖然是一鳴驚人的名畫,卻也為當時上層階級所不屑。
這幅構圖很經典,由前景三位聚精會神的勞動者到中間的其他農人,延伸到背景遠方的農村風景,具體而微展現了巴比松畫派的精隨。
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年代:1857年
巴比松村Barbizon
巴比松村Barbizon小旅行,這美麗的小城鎮,曾是巴比松畫派米勒的<拾穗>的故鄉,也是眾多巴比松藝術家的搖籃,
大巴黎依人口密度與省的劃分,從1圈依序到5圈,越外圈離小巴黎越遠,一般巴黎人比較集中在1圈裡,捷運在同一圈都是同樣的價錢,但是如果要去道別圈,就會依照圈數另外買票(RER或火車)。但Navigo月票以上週末可以無限制出圈,無疑是項很棒的優惠!
火車坐到Fontainebleau Avon (楓丹白露),可以到Gare de Lyon搭火車R線至Fontainebleau Avon。如果要去Fontainebleau Avon (楓丹白露)城堡,也是在這裡搭乘公車(A線),車班不少,比巴比松方便很多。
去巴比松村Barbizon的巴士,建議搭計程車。估計Ligne 22 A可以到巴比松村Barbizon,假日沒有發往巴比松村Barbizon的車。我們坐上Ligne 22 A巴士,45分鐘後我們到達了巴比松“附近”。巴比松Barbizon公車站名是Grande Rue。如果想要搭巴士,假日僅此一班。跟著指標走,大概2分鐘吧我想!
巴比松派 (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至1840法國興起的田園畫派,這些住要畫家居住在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再裡頭的巴比松村(Barbizon),所以後來這畫派被稱之為「巴比松派」。巴比松派是法國浪漫主義轉向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起點,也為後來印象派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田園畫派的發源地,就是這個美麗的村莊,又因為巴比松派的輝煌過往,這美裡的小村莊不再沈默。巴比松是一座恰似童話的村莊。巴比松村Barbizon有非常多好逛的小店。隨處可見藝廊,我格外喜歡這間當代裝置藝術藝廊。
可惜裡面不能拍照。
米勒著名的<拾穗>、<晚禱>等重要創作,寫實地描繪農村生活,是法國偉大的田園畫家之一。參觀米勒Millet故居門票4€,米勒Millet畫室是不能拍照的,但管理員說可以拍一張作紀念。
巴比松村Barbizon由老街與森林組成,老街林立著特色商店與未必有營業的餐廳,雖說巴比松村Barbizon雖算是巴黎近郊,但交通真的不怎麼方便,開車會方便許多!巴比松村Barbizon是個非常浪漫美麗的小村莊,希望他永遠保留純樸的模樣,永遠讓人怦然心動的美麗村莊!
羅浮宮博物館 Musee du Louvre
1、7號線:Palais-Royal Musee du Louvre站
週四~週日9:00~18:00
週一及週三9:00~21:45
週二及部份例假日休館
世界最大最具象徵地位的博物館之一,同時是古代與現代建築史的最佳融合。這裡有42萬件典藏。羅浮宮三寶: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位於得農館2樓;「雙翼勝利女神」就在從蒙娜麗莎朝向緒利館方向的不遠處;下樓往緒利館一樓,即可抵達「維納斯雕像」。羅浮宮落在塞納河的右岸,1190年時僅為防禦性質的城堡,14世紀查理五世改建為宮殿,16世紀弗朗索瓦一世重建,以後四百年間不斷整修擴建,蒹有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期風格。1793年羅浮宮設立了世界個博物館,1989年,由貝聿銘所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及地下擴建程竣工,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宮殿中創造出世界最大的現代化藝術博物館。世界最大美術館之一,十二世紀原為巴黎的要塞,經過數位國王擴大整建,十九世紀拿破崙三世時完成現在的宮殿。1793年改為美術館,展示歷代國王的收集品及拿破崙一世的戰利品,收藏品現已超過二十萬件以上。
歌劇院(Opera)
Mo:Opera(3、7、8)
三十五歲的夏爾卡爾尼,當年由一七一個競選人當中脫穎而出,負責設計,歷經十四年歲月, 直至1875年才完成。內部有1991個客席座,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劇場,也是巴黎的代表性建築, 現再為表演芭蕾的專門場地。歌劇院內部開放參觀,開放時間:10:00-17:00。歌劇院附近有名牌專賣店及大型的百貨公司(如老佛爺Lafa-yette、春天Printemps),也有麥當勞、Pizza Hut等速食店。
拉法葉百貨 La Fayette
7、9號線 Chaussee d’Antin La Fayette站
又被暱稱為老福爺的拉法葉百貨,是最受觀光客歡迎的百貨公司。拉法葉百貨總店,至今有100多年歷史,最著名的是一樓大廳內的挑高彩色玻璃圓拱屋頂,已被列為巴黎古蹟之一。拉法葉(老佛爺)百貨。地鐵站出口是漂亮的巴黎歌劇院,週遭有不少精品名店以及有名的咖啡屋,而歌劇院後方就是拉法葉百貨。拉法葉百貨分為三棟,中間為主棟,與右棟間有天梯相連。中棟大廳有非常漂亮的雕花天頂,而一樓陳列的是各式各樣的香水,整間都瀰漫在各色香氛之中,它的頂樓眺望巴黎市。
巴黎地鐵標誌 METRO
繼倫敦1863年、芝加哥1892年和紐約1895年有了地鐵之後,巴黎於1900年也開啟了第一條地鐵線,發展至今,共有十四條市區普通線和五條郊區快線,形東西南北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絡。巴黎地鐵稱為Metro,行駛時間從05:30-24:15。 巴黎地鐵採分區計價,但除極少數地區如新凱旋門外,很少會超過第一區,若一次購買十張的回數票(un carnet)便宜許多。單程票和回數票都可在地鐵售票口或利用自動售票機購得。此外巴黎交通局還有發售周票,效期從周一到周日,可於周一攜帶一張照片至各地鐵售票口辦理橘卡(Caret Orange),憑橘卡購買周票。但要注意, 橘卡及周票其實僅限當地居民及學生辦理、購買,所以如果買不到周票,便還是購買回數票。 地鐵票亦可通用於市區巴士和郊外快線RER(但限所購買範圍內,一般是市區第二區範圍以內)。 地鐵站的標示相當清楚,要轉車可遵循寫著「Correspon-dance」的橘色標誌前進,如要出站則 依循寫有「Sortie」的藍色指示即可。郊外快線(RER) 巴黎市區內有 A、B、C、D四條郊外快線行經,並與地鐵站相連接。由於RER停的站很少,因此速度相當快。 持地鐵票可搭乘區內的RER,但不得超過市區,因此如前往機場、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宮等地 就要另行購票。地鐵雖快但卻無法欣賞巴黎的市街之美,因此不少巴黎人寧願多花些時間搭巴士。24號巴士可環繞市區一周,另外,30、48、82、95號巴士的路線亦經過巴黎的旅遊重點。 巴士的票價和地鐵一樣,可上車後向司機購票(或先行購買),上車後將票插入司機後方的 打票機打上日期。一般巴士只行駛到晚上八點半,部份晚間巴士(auto bus du soir)行駛到 午夜十二點半;另有夜間巴士(noctambus)整晚行駛,但票價較高。
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
曾與羅浮宮聯為一體的杜樂麗宮如己成為一虛幻的影像,沒有留下絲毫遺跡,卻留下莫大的歷史遺憾。悲劇己經久遠了,毀滅人類文化藝術瑰寶的時代一去不返,如今法國早己進入文明時代,人們創造發展著美好生活。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主塔和南北東的小塔成為新式建築與古代宮殿之間的連接紐帶,引導人們的視覺怠受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溝通了古代與現代的觀念,這一構想大膽巧妙,意境無限。
畢卡索美術館 Musée Picasso
1號線:Saint-Paul或Chemin Vert(8)站
夏季9:30~18:00
冬季9:30~17:30
每週二休館,開放時間:09:30-18:00。
依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創作時期「青色時期」、「立體主義」、「黑色時期」,而區分成20個展覽室,包括了他的畫作、雕塑、素描、陶器,他所寫的詩。畢卡索美術館(Musee Picasso)展示西班牙天才畫家畢卡索的大作約3500件,由早期青澀時代,到晚年的作品皆齊集於一堂。 此外,還有畢卡索所集的馬蒂斯、布拉克、夏戈爾等人的繪畫。
龐畢度中心 Centre George Pompidou
11號線:Rambuteau站
11:00~21:00
週二及5月1日休館。
有別於一般傳統美術館,龐畢度將重點放在推動當代藝術,以及提供公共閱讀空間,不定期的各項展出,範圍廣泛,經常給與參觀者不同的驚喜。1977年開館,為法國現代藝術中心,以鐵管及玻璃構成的建築外觀,亦成為吸引觀光客注目的焦點。內部設有國立近代美術館、資訊圖書館、工業創造中心,是一綜合文化中心。中心前的廣場是藝人聚集之處,每逢周末便有大批的觀光客來此。
奧塞美術館 Musee d'Orsay
12號線:Solferino站
RER C線:Musee d'Orsay站
平日:10:00~18:00
週日:9:00~18:00
週四:10:00~21:45
6~9月:9:00~18:00
門票 8歐元
週一休館
奧塞美術館的樓層中1樓的繪畫作品多為1870年代之前,印象派及後印象派位於上樓層,自然主義、象徵主義位於中間樓層。而大廳與中間樓層的雕塑作品,包含了羅丹、杜米埃、卡波、竇加等人的鉅作。奧賽博物館座落在塞納河的左岸。原來是奧賽火車站,七十年代被改建為國家博物館,陳列從拿破崙三世到立體主義興起之初長達近半世紀的藝術作品。它是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盧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的完美的中間過渡。博物館現有藝術收藏4000多件,其中包括繪畫、雕塑、家具陳設等,展出面積超過45000平方米。底層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作品,其中有梵高、高更、安格爾、德拉科盧瓦、莫奈等的名作。中層陳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方藝術、象征主義、學院派繪畫以及新藝術時期的裝飾藝術作品。
羅丹美術館 Musee Rodin
13號線:Varenne站
10~3月9:30~16:45
04~9月9:30~17:45
週一休館
雖然羅丹大多數有名的雕像都陳列在花園中,但室內300件作品也值得細細品味,除了《吻》和《夏娃》外,還有卡蜜兒著名的作品《浪》。羅丹美術館(Musee Auguste Rodin)收集羅丹雕刻及素描的美術館,其代表作品為「沉思者」及「加萊的市民」、「大影子」、 「雨果像」、「岩石上的夏娃」、「青銅時代」、「接吻」、「神之手」等,也有素描。 二樓有羅丹之蒐集品,如莫內、梵谷和雷諾瓦等人的作品。
雨果紀念館 Maison de Victor Hugo
週二~週日
10:00~17:40,週一休館
1、5、8號線:Bastille站
雨果紀念館位於孚日廣場的西南角落。雨果膾炙人口的小說有《孤雛淚》、《巴黎聖母院》(後改編為電影「鐘樓怪人」)等。紀念館展示有雨果的素描、文學作品,以及雨果幼年及年輕時和家人的照片,並有雨果居住在此時的客廳原貌重現。
橘園美術館 Musee de L'Orangerie
Mo:Concorde(1、8、12)
以收藏莫內最後的大作「睡蓮」而著名的美術館,此外,還有雷諾瓦、馬蒂斯、塞尚等人的作品。
巴黎歌劇院 L’Opera de Paris
8號線:Opera站
巴黎歌劇院是世界最大的歌劇院,加尼葉為拿破崙三世所設計,建造於1862年至1875年之間,整座建築融合了從古典到巴洛克式的風格,精美的壁飾、雕刻比比皆是,造就出獨物特的外觀。
艾菲爾鐵塔 Tour Eiffel
1月~6月中&9~12月:
電梯9:30~23:00
6月中~8月:
電梯9:00~午夜
6號線:Bir-Hakeim站
9號線:Trocadero站艾菲爾鐵塔高320公尺,是為了萬國博覽會而興建,自1887年到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地位,目前仍是巴黎最有名的地標,頂層能容納八百人。為紀念1889年萬國博覽會,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的金屬建築傑作,完成時為世界第一高的 建築,後來由於加上電視天線而成為現在 312公尺高度。完工當時雖遭各方指責,唯恐破壞 巴黎的古典氣息,如今每年卻有三百五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登臨拜訪,已成為世界名勝之一。塔分三層,若想眺望巴黎夜景也可前往蒙帕拿斯商業大樓(Tour Montparnasse)。
夏佑宮 Palais de Chaillot
地鐵站:Trocadero
夏佑宮坐落於巴黎鐵塔前的山丘。拿破崙皇帝曾一度計畫在這座丘陵地建造一座最大、最特別的宮殿,卻因帝國瓦解而不克實現。1937年為了巴覽會建造了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設計師將夏佑宮分成兩個弧形建築,居高臨下,宛如擁抱著對岸巴黎鐵塔。內部設有海事博物館、人?博物館、法國古蹟博物館、法國電影資料館及朗格瓦洛電影博物館。來到夏佑宮,一個轉角後金黃鮮豔的愛菲爾鐵塔,高高直聳於眼前。夏佑宮的地勢比較高,我們順著階梯,一路拍下去。然後在夏佑宮前噴水池旁的草地上,我們累得躺下來了,雖然週遭有一大堆垃圾,以及如入無人之境的情侶們。最早建於十六世紀,1937年才改成現在左右伸展有如雙翼的樣式,西翼是海洋博物館及人類 博物館,東翼則有法國遺跡博物館,中央的陽台南側是美麗的特洛卡迪公園(Jardins du Trocadero)。每到夜晚,噴水池與燈火輝映,襯得艾菲爾鐵塔絕美,是觀賞或拍攝鐵塔的最佳地點。
香榭里舍大道 Av. Des Champs-Elysees
地鐵站:Champs-Elysees Clemenceau
香榭大道果然是世界血拼族必定潮拜的聖地,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頂級名牌這邊都有。
凱旋門 Place Charles de Gaulle Etoile
04~09月:9:30~23:00
10~03月:10:00~22:30
1、2、6號線:Charles de GaulleEtoile站巴黎重大慶典遊行的起點凱旋門。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廣場是巴黎12條大道的交叉衢口。凱旋門頂樓可眺望整個巴黎市區,一面可以經香榭大道望至羅浮宮方向,另一面遠眺拉德方斯凱旋門。拿破崙下令建造凱旋門於1806年,在1815年拿破崙帝國瓦解後曾一度停工,最後終於完成於1836年路易腓力的時代。高度50公尺,莊重雄偉,是現今世上最高大的凱旋門,裡面設有博物館,下方安置燃著火炬的無名將士墓。12條大道六交匯於此,也稱為星形廣場,最著名的大道是佈滿餐廳、咖啡座及商店的香榭麗舍大道。是以羅馬的康士塔奴斯門為範本所建,牆壁四面的裝飾浮雕記載了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數次輝煌戰役的故事,門下為第一次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至今仍點著永明燈。可登頂觀賞由 凱旋門為中心成放射狀的十二條大道。開放時間:09:30-23:00。
新凱旋門 La Grande Arche de la Defense
Mo:Grande Arche de La Defense(1、RER A)
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二百週年而建,位於巴黎新區所建的凱旋門形式的新拱門,拱門內部是三十五層的大樓,一九八九年的新興工業國元首會議即在最高樓舉行。
開放時間:每天10:00-19:00。
拉德芳斯(新凱旋門) La Defense
地鐵站:La Defense
拉德芳斯周圍區域是巴黎的新規劃區,新穎的辦公大樓群,有著奇特的造型、完善的規劃,與古色古香的巴黎市區孑然不同。這一區亦有相當多的公共藝術作品,譬如著名的米羅雕塑就拉德芳斯前。而拉德芳斯與羅浮宮、凱旋門同在一條線上,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法國,而繼續下去則是往西方延伸的長徑,代表無止境的未來。
小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
小凱旋門頂端的雕塑最初是拿破崙從威尼斯移來的<聖馬可的馬群>雕塑,滑鐵盧戰役後即歸還給義大利。
大拱門La Grande Arche
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1989年丹麥建築師封.史普萊克爾森完成大拱門。這座大拱門與香榭麗舍大道連成一線與凱旋門遙遙相望,不?鋼、玻璃、大理石構成二十世紀建築的科技奇觀。直線鋼材交錯,無數同心方形穿過抽象雲層,直通頂層。
協和廣場 Concorde
1、8、12號線:Concorde站
十八世紀中葉為路易十五世廣場,法國大革命時改為「大革命廣場」,路易十六時,皇后 瑪麗安東尼和許多人都在此被處死,十八世紀末才改稱為「協和廣場」。中央的尖塔為埃及贈送戴高樂十世的禮物。協和廣場於大革命時期曾為刑場,路易十六和王后,以及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和當東均在此被斬首。1836年規劃重建,在廣場中央聳立起一座埃及方尖碑、兩座噴泉和八尊象徵法國主要城市的雕塑。玫瑰色花崗岩的埃及方尖碑己有3200年歷史,重230噸,刻滿象形文字,是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贈送給路易.菲利普的禮物,這個尖碑遠渡重洋,於1853年開始豎立在協和廣場。
萬神廟 Pl ace du Pantheon
4~09月:9:30~18:30
10~3月:10:00~18:30
10號線:Cardinal-Lemoine站或Luxembourg(RER B)
羅馬建築風格的萬神廟,正面仿羅馬萬神廟而建,為安置國家重要人物骨灰的先賢祠。法國的雄辯家米哈伯(H. Mirabeau)是首位安葬於此的名人,伏爾泰、盧騷、雨果、左拉等名人也都安息於萬神廟。歷經三十年歲月,於1789年完成的萬神殿乃綜合奇利夏及哥德式樣的大型建築物,1791年議會 決定以此處作為埋藏法國自由烈士的地方。開放時間:09:30-18:30。
盧森堡公園 Jardin du Luxembourg
夏季7:00~日落前1小
時,冬季8:00~日落前1小時
4號線:Saint-Sulpice站
10號線:Mabillon站
RER B線:Luxemburg站
圍繞著盧森堡宮的盧森堡公園,佔地25公頃,是法皇路易四世的皇后瑪麗德梅西斯所建造的皇宮,靈感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彼堤宮(Palais Pitti)。花園內的宮殿為十七世紀初,王妃瑪麗麥第奇在亨利四世死後,以她義大利的故鄉皮第宮為模式而建,現代則作為法國議會的上議院。宮殿旁有盧森堡宮美術館(Musee du Luxembourg), 免費開放參觀。公園開放時間:07:30-21:30。免費。
聖心堂 Basllique du Sacre Coeur
教堂6:00~23:00
圓頂9:00~17:30(夏季至19:00)
12號線:Abbesses站或Anvers(2號線)
蒙馬特的地標,白色圓頂高塔矗立在蒙馬特山丘上,與巴黎其他教堂設計大為不同。前方階梯的廣場,總是有許多街頭藝人或歌或舞、或彈或唱。沿蒙馬特山丘而建的羅馬拜占庭式的白色大教堂,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敗北,次年又遭受巴黎公社的衝擊及人民的要求改建,1873年動工,約經過四十年的歲月及許多建築家的手, 至1919年才完工。教堂開放時間:每天07:00-23:00,免費。
蒙馬特小丘 畫家村
12號線:Abbesses站
聖心教堂旁山坡廣場上有許多畫家,為遊客畫肖像。其中有美術系學生,也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國的畫家,將他們引以為傲的作品一一展現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上,包括素描、漫畫、油畫及風景寫生。視覺上彷彿接受了一場藝術的洗禮。堪稱是最富藝術氣息的地方。
巴黎之心 西堤島 Île de la Cité
4號線:Cite站
西堤島是塞納河中的一個沙洲,和巴黎的歷史息息相關,
,由西堤島開始,發展成為現今全球引領風騷的大都會。西堤島可說是巴黎的心臟,至今仍光芒依舊。西堤島的古老巷弄,是尋幽懷古、喜歡古建築的人必訪之地。
新橋 Pont Neuf
名為新橋,卻是巴黎市區最古老的橋,雄居塞納河之上,貫穿西堤島,歷經四個世紀的滄桑,由於設計上的創新,增進了城市與河流的交融,一落成便頗受巴黎人喜愛。
亞歷山大三世橋 Pont Alexandre III
巴黎最華麗的橋樑,與大小皇宮同為十九世紀工程的壯舉。1896年為萬國博覽會而建造的,於1900年完工。因法俄建立同盟關係,以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其命名。
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4號線:Cite站或St.Michel Notre-Dame (RER B、C)
舉世聞名的大教堂,為哥德式建築的經典,位於巴黎的發祥地-西提島上,於1163年開工, 歷經兩百年才完工,院內曾有多次歷史的陳蹟,由於十三世紀加上壯麗的玫瑰窗,因而在美術史上有相當價值。作家雨果的作品「鐘樓怪人」,即以此為故事發生的地點。
開放時間:周一至五08:00-18:45、周六、日08:00-19:45。高塔開放時間: 每天10:00-18:00。均免費。聖母院始建於一六三年,以精美建築及深邃的人文背景,與周遭環境共同形塑了巴黎的一個好地方。到巴黎,不能不造訪西堤島;到西堤島,不能不看聖母院。一看到巴黎聖母院的莊嚴外觀,就像聽到一首雄偉的石頭交響曲。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為這座巴黎最美的哥德式教堂增添了永久不息光輝。文學、電影、音樂劇以各自的藝術形式將中世紀一個充滿人性之美的故事深深印在人們心中。來到這裡,立刻會產生以曾相識的親切感:美麗的埃及姑娘愛斯美拉達和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曾經在這裡避難,為人性的純潔和尊嚴最終付出生命。
Viaduc des Arts
1、14號線:Gare de Lyon站
是一條集合工藝創作商店的街道,位於里昂車站附近的Avenue Daumesnil上,一排紅磚商店應有盡有,創作範圍包羅萬象,海報、家具、燈飾、拼布、文具等什麼都找得到,原本這是一條廢棄不用的鐵道,經過改造後成為設計師的工作室和商店。
聖歐諾黑路 Rue Saint-Honore
1、7號線Palais-Royal Musee du Louvre站
聖歐諾黑路以上百家精品名店展現巴黎時尚氣魄,不論Hermes、YSL、Escada、Prada、Gucci等等世界知名的品牌,都在這條街上開設店面。想見識法國高級珠寶品牌,就要到有巴黎珠寶相之稱的凡頓廣場(Place Vendome)。從聖歐諾黑路延伸至聖諾黑區路(Rue de Faubourg Saint-Honore),其實都非常好逛。
瑪德蓮廣場 Madeleine
8、12號線Madeleine站
欣賞完位於瑪德蓮廣場的瑪德蓮教堂,不妨沿著交會於廣場的瑪德蓮大道(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和Rue Royale逛逛,這兩條街有許多服飾、皮件店,包你買得不亦樂乎。這裡亦是高級食品街。古希臘神殿式建築,為彰顯拿破崙的豐功偉蹟而建,完成於1824年,有高二十公尺的科林斯圓柱,正面入口的上半部牆上還刻有「最後的審判」的雕刻。隔著協和廣場與塞納河左岸的波旁宮形成了一個相互輝映的美麗景致。開放時間:07:30-19:15。教堂內經常舉行管風琴或教堂音樂演奏會,可在FNAC或Virgin購票。
花神咖啡館 Cafe de Flore
4號線:St-Germain-des-Pres站
ADD:172, boulvard St-Germain
緊鄰雙叟的花神咖啡館,也是文人畫家經常聚集之地。然而真正使花神聲名大噪的應該是畢卡索,花神因為畢卡索的青睞而聲名大漲,從此成為遊客必訪的咖啡館。
雙叟咖啡館 Les Deux-Magots
4號線:St-Germain-des-Pres站
ADD:170, boulvard St-Germain
雙叟咖啡館附近是出版社及畫廊最密集的地方,作家最愛聚會的地方,招牌的中國兩瓷偶高約半公尺,高旋在進門的樑柱上,一抬頭就可看見,百餘年來這兩個中國瓷偶看盡了法國文壇的浪起浪去。
圓頂咖啡館 La Coupole
4號線Vavin站
ADD:102, boulvard du Montparnasse
位於蒙帕那斯大道上的圓頂咖啡館,歷史悠久,此區文風鼎盛時期,沙特、海明威……等人,都曾是這裡的座上常客。它的設計特色在於室內樑柱上的裝飾藝術,以及餐廳內牆全飾以蒙帕那斯畫家的畫作,氣氛優雅。
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館 Le Procope
地鐵站:Odeon(4或10號線)
Le Procope地址:13,rue de l'Ancienne Comedie,6eme。電話:(1)43.26.99.20
巴黎的咖啡館聲名大噪,所有到巴黎的遊客都要去塞納河左岸找「左岸咖啡館」,一圓對咖啡浪漫情調的嚮往憧憬。但你知道,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館在那裡嗎?Le Procope建於1686年,是巴黎市的第一家咖啡館,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咖啡館 (後者是否真實,就有待考證了!),伏爾泰在巴黎寫作時最愛到Le Procope來,一天要喝上40杯咖啡呢!Le Procope躲在拉丁區聖傑曼大道後面的小巷裡,外觀並不出奇;店內的裝潢並不特別華麗,但棗紅的色調以及處處可見藝術品,讓店裡充滿了貴族氣氛。上洗手間對不懂法文的觀光客 是個有趣的考驗,因為門上的「男」「女」標示寫的是古法文,連猜都無從猜起呢!嚴格說來,Le Procope的餐點稱不上特殊,戈米蘭美食指南(Gault Millau)給它的評分不高,不過如果你的預算有限,這裡還是可以吃到平價的法式料理。中午的今日特餐(Menu)99法朗,你可以在前菜、主菜及甜點中任選兩樣;晚上則是119法朗,預算多些可以吃200法朗的套餐。
凡爾賽宮(Chatrau de Versailles)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8:30。門票45F、青年及敬老票、15:30以後35F。花園免費。
交通:RER C5線往Versailles Rive Gauche方向→在凡爾賽宮站(Chateau de Versailles)下車 。行車時間30-40分鐘,出車站走到入口約五分鐘。
十七世紀所建,為路易十三的狩獵別館,位在凡爾賽村,四周有森林及沼地圍繞。路易十三死後,繼承王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予以擴建,遂成為現今世界最著名的宮殿之一。內部有當年路易十六與瑪麗安東尼舉行結婚儀式的「王室禮拜堂」;鑲嵌五七八面鏡子,而 面向庭園一面即有十七扇落地大窗的「鏡廳」;和路易十四王妃瑪麗特蕾絲,路易十五王妃瑪麗蕾克桑斯卡,及路易十六王妃瑪麗安東尼三代王妃均使用過的「王妃間」等,在在都誇示著王朝絕大的權勢。宮殿後面的庭院風光非常美麗,可租單車騎一騎。人工湖上可租船來划,也很愜意。
位於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爾賽宮,保留著路易十四時代的建築、繪畫、雕塑作品,以及巴洛克式的家具和裝飾。其燦藝術凝聚著法蘭西文明的精華。1624年,路易十三在這個當時還是個小村莊的地方建起一座狩獵行宮。此後,路易十四將行擴建裝飾得輝煌無比。路易十四、十五和十六都居住在此。「太陽王」路易十四騎馬雕像豎立在前庭。凡爾塞花園,典雅精緻,造型和設施均充滿了浪漫情調,是由勒諾特爾(Le Notre)所設計的,其設計理念遵循著幾何學,花園、林木、群雕、噴泉烘托出生動多彩的世界,顯現著法國十七世紀成熟的園林藝術成就。
楓丹白露宮 Fontainebleau
交通:從里昂車站搭往Montereau方向的國鐵,在楓丹白露宮站下車,車程40-60分鐘。 下車後穿過地下道前往車站旁的巴士站搭巴士,車程約15分鐘。
開放時間:主要大廳:周二休館,其他時間:09:30-17:00。森林區:日出至日落。
「楓丹白露」法文意為「美泉」,因宮內有一美麗的八角型小泉而得名。十六世紀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狩獵別莊,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經過路易王朝幾位國王不斷擴建,規模相當於一個城鎮,有相當長的時間都作為法國國王的居城。城內有從文藝復興時期至拿破崙 帝政時代的裝飾品和家具用品,頗具風味。1804年為了舉行加冕典禮,拿破崙曾在此召見了羅馬教皇庇護七世,這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在此一千年前,赫赫有名的查理曼也是親赴羅馬接受教皇加冕,如今教皇卻屈尊下就來到法國為 他加冕,拿破崙權傾一切之勢可見一斑。拿破崙與約瑟芬感情彌篤,英雄美人共駐此宮,各以「應」「鴿」自喻,享盡榮華富貴。但他 終不免為歷史所作弄,遠征俄國失利,萊比錫失敗,最後不得不於1814年四月六日簽約退位。 如今楓丹白露仍保留當年簽約時所在的「退位廳」和最後一次檢閱私人衛隊的「訣別廣場- 白馬廣場」。此外,宮內的「法蘭西斯一世迴廊」和「舞池」尤其值得一看。
法國吉維尼的莫內花園 (Fondation Claude Monet à Giverny)
地址:84 rue Claude Monet, 27620 GIVERNY, FRANCE
搭火車 - Paris 到 Vernon (從巴黎的 St Lazare 車站出發),在 Vernon 車站下車,在車站外搭240線到5公里外的 Giverny。
開放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
週一休息
9.30 AM 到 6.00 PM (最晚進場 5.30 PM)
門票 (Lynn 覺得很便宜):成人及年長者:5.5 歐
事先預約且 20 人以上的成人團體,每個人享有一票 4 歐的優惠,團體參觀需先預約,預約 email:maguero@fondation-monet.com
巴黎的豬腳專賣店 Au Pied de Cocbon
Au Pied de Cocbon地址:6,rue Coquilliere 75001,Paris。
電話:(1)42.36.11.75。地鐵站:Chatelet(1、4、7、11號線或RER A、B、D)
巴黎的亞勒區(Les Halles),素有「巴黎的胃」稱謂,因為這裡過去就是巴黎最大的中央市場 所在。現在這裡同樣可以填滿你的胃,因為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餐廳→Au Pied de Cocbon 隨時等著你。不論你何時去Au Pied de Cocbon吃飯,店裡總是高朋滿座;這家店雖以賣豬 腳聞名,但海鮮同樣出名。每年它大概要賣出8萬5千客豬腳、和以「噸」計算單位的海產,生意之好可見一斑!Au Pied de Cocbon的豬腳有兩種作法,一是燉煮、一是燒烤。燒烤(Pied Grille)的口味近似德式豬腳,烤到入口即化,吃多了雖有點油膩,最好搭配一點紅酒。不愛豬腳的人可以點烤 魚,侍者會當場以熟練的手法為你剔去魚骨,既好看又美味!甜點則以焦糖布丁(Creme Brulee) 最棒,值得一嘗!
歐洲迪斯奈樂園 Euro Disney Resort
歐洲的迪斯奈樂園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二日開幕,迪斯奈旅館大廳的50個窗口均可 購票。如怕排隊浪費時間,也可在巴黎市區的旅客服務中心、RER車站先購票。
開放時間:每天09:00-23:00。 交通:地鐵:搭RER A4線,到「Marne-la-Vallee / Chessy」下車,車程約45分鐘。
巴黎退稅須知
非歐共盟成員,在歐洲也不會停留超過3個月,所以於同一家店內購物超過175歐元即可享有退稅服務。如果你有退稅單請於飛機起飛前3小時至機場先辦理退稅再安排登機手續,巴黎戴高樂CDG第1航站退稅櫃檯:位於Hall 2劃位櫃檯背面。 服務時間 : 05:30~21:00。
Best Western Le Saint Maurice 飯店
Paris 12 rue Du Maréchal Leclerc - 94410 Saint Maurice,TEL: 33 01 43 75 94 94,酒店位Saint Maurice住宅區,緊鄰12區,3星級精緻型旅館,7分鐘步行至8號地鐵站3分鐘可達巴士底,可快速連接巴黎多數景點 交通:地鐵站Charenton Ecoles (8號線) P.S. 機場前往飯店交通指南:於機場搭 RER B 至 "Gare du Nord", 轉乘5號線 至 Bastille, 再換搭8號線於 "Charenton Ecoles" 下車。
Car : A4 exit n°3 Maisons Alfort / Saint-Maurice
TGV : Gare de Lyon (6 km) Gare de Bercy ( 6 km) Gare d'Austerliz ( 7 km) by bus 24
Airport : Orly (15 km), Roissy (28 km) by RER B
Metro : Line 8 Charenton Ecoles or Ecole Véterinaire
Nearest city : Paris (1 km), Disneyland Paris (25 km), Le Bourget (19 km), Villepinte (20 km), Versailles (30 km)
巴黎(Paris)別名花都
巴黎市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同時也是法國的第75省,屬於法蘭西島大區。
歷史
巴黎城的核心是塞納河上的城島(翻譯西岱島或 西提島。公元 前52年,巴黎地區被羅馬人征服。在此之前,巴黎地區只是一個名為巴黎西(Parisii)的 凱爾特/ 高盧部落的聚居地。公元 358年, 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宮殿,這一年被視為巴黎建城的元年。羅馬人起初將該城命名為Lutetia,在公元400年前後改名巴黎。但是羅馬時期高盧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 里昂,巴黎只是一個小規模的定居點,而且集中在左岸。
公元 508年, 法蘭克人佔領了巴黎,國王 克洛維一世將其定為 墨洛溫王朝的首都,用木板在這裡建起了教堂和宮殿。但是此時的法蘭克人國家不過是部落的聚合體,克洛維一世死後,其王國被兒子們瓜分,巴黎很快又淪為地方性城市。此後的 加洛林王朝時期, 法蘭克帝國的首都在 亞琛等地,巴黎地區由「強者」羅貝爾統治。公元 九世紀, 維京人入侵法國,並於 845年進攻巴黎,迫使巴黎人在城島周圍建起了城牆。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 胖子查理軟弱無能,在抵抗維京人進攻中享有盛譽的巴黎伯爵厄德(Odo)(羅貝爾之子)在 888年由大領主們推選為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他的重孫 於格·卡佩於 987年加冕為法蘭西國王,開創了 卡佩王朝,同時巴黎也首次成為法蘭西的首都。
從 11世紀開始,巴黎向塞納河右岸發展。 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區建立了市場和道路。腓力二世(奧古斯都)建設了環繞巴黎的首座城牆,還拓寬了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噴泉,同時修建了 羅浮宮。 1345年巴黎曾遭到 黑死病襲擊,並曾在 百年戰爭中被 英國和 勃艮第軍隊佔領。
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牆。 1436年查理七世收復了巴黎。16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邊建造了眾多的城堡。半個世紀後, 凱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了 杜伊勒里宮和花園,並將它與羅浮宮連接起來。 波旁王朝時期,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直到 路易十四興建 凡爾賽宮,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那裡。此時的巴黎環境骯髒,道路曲折,街道狹窄,房屋稠密,且多為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 中世紀城市,擁有近50萬人口和25000座房屋。
1789年,法國爆發了 大革命。作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換: 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 協和廣場, 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理性堂」,傑出的 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的 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大革命結束後, 拿破侖對巴黎進行了新的擴建工作,興建了 巴黎凱旋門和羅浮宮的南北兩翼,整修了塞納河兩岸,疏浚河道,並修建了大批 古典主義的宮殿、大廈、公寓。
此後的巴黎歷經 反法同盟佔領、 1830年 七月革命、 1848年 革命。到 拿破侖三世時期,城市已經破敗不堪。
1859年,拿破侖三世任命塞納大省省長、巴黎警察局長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 Eugne Haussmann)負責巴黎的大規模城市改造。奧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牆,建設環城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了眾多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廣場、公園、住宅區、醫院、火車站、圖書館、學校,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了城市給排水系統。但是他也拆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存在歷史爭議。
1870年普法戰爭和 871年 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巴黎公社在面臨失敗時,於 1871年 5月24日放火燒毀了巴黎的眾多主要建築。此後巴黎經歷了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同時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於 1889年修建了 艾菲爾鐵塔。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了巴黎 地鐵,同時建造了大皇宮和小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