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是一種生活態度,紀錄生活內容,聯繫親情友情,美學是創意資產 ...。若您是一位媽咪,為了孩子的未來,更應該身體力行,誘導孩子的美學興趣,培養孩子基本審美觀。
便捷的數位工具,結合雲端運用,正式進入自媒體時代。推介自己,行銷事業,甚至做文創微電影的"李安",美學運用不再為專業人士所獨享。小朋友從小耳濡目染,熟悉美學工具,等於掌握了百分之七十的視覺傳達優勢。
學習領域
大地美學:觀察光線、色彩、聲音等變化 ...
人生美學:美學生活記錄
點線面:形體(隨意形或幾何作圖),切割(邊距、欄段),平衡
視覺修正:光線HDR、過場、色彩
質感:摸起來的感覺、看起來的感覺
色彩投射:在紙張、木材、玻璃、石材等的投射複製運用
美學App資源大閱兵
現代人學美學,離不開數位工具,相片裡的App陣列,軍容壯盛,少運用的朋友可別嚇到,簡用易學是社團交流宗旨,美學運用才能普及大眾。
美學App概略說明如下:原生軟件Native App跟著硬體作業系統使用,Web App則隨著裝置的網路溜覽器運用,方便跨平台與異地使用。ㄧ本書一個夢就是Web型態的美學平台,用手機即可做文創,若想進階創作,買一台即將推出新iMac是最好的美學投資,原手機作品即可無縫轉到桌機做進階製作。
相片裡的App布陣,也是桌面與雲端互相備份及運用的最好搭配,幾乎不使用Window文件格式,儘量用Google與Apple的免費軟件,請關注這張App架構圖卡做出的建議。
我喜歡美學,研究設計工作有幾十年了,大概第一眼就能判斷設計師的程度。平面設計到造型設計,點線面是基本功,其次要認識材料,強化設計質感,最後也是最重要,設計師是否有"Identify"的整合能力?
Identify直譯是“識別'‘的意思,以前Android手機介面設計雜亂無章法,不能與iPhone比拼,原因是賈伯斯做過字體設計工作,設計功力藏在細節,重視介面與硬體視覺。反之,Google由程式工程師主導,產品欠缺整體"Identify"。
不過,這幾年情勢有些逆轉,失去賈伯斯的Apple,介面與硬體設計總監先後離職,蘋果變調了,就以本文圖例,我向來不用蘋果內建背景,太花俏了,換成自拍的京都夜櫻圖。圖例中3個橘色虛線框,是Google最近陸續更換的地圖、相片與Gmail新icon,Google整體"Identify"終於出來了!
從拼貼學習過程培養全民美學修養…
我們以勞作概念創立全民美學平台,活用各式創意模板,讓美就從拼貼開始起步。透過Macis規劃的模板、物件,結合自由創意空間,編排出屬於自己動手作的"勞作美學"。生產財在出版設計領域深耕25年,2009年開始進行『數位印刷』計畫,運用線上美學平台”一本書一個夢”,構築素人創作舞台,讓社會各階層有機會投入生活美學創作。
生活美學
學習、工作與放鬆中享受美學生活,樂活做自己。我們提倡美學生活,以勞作概念創立美學平台"一本書 一個夢",活用各式創意模板,讓美就從拼貼學習開始,擁有自己的文創作品!
幾何框
相片框
幾何+相片混搭框
背景(漸層)
背景(色塊)
背景(圖紋)
物件(各種分類...)
遮罩
運用面:規格或比例、有幾形及隨意形、圖地反轉、地濃及地淺
分割:天地左右(圖框基準)、等間、等差、等比、黃金比、欄段位、格點、群化單位
置放:媒體組合要素、平衡(點與點/點與線/點與面/面與面.....)、位移、旋轉、群化編織、律動
族色(同色系)、無彩度、彩度、明暗度、地濃及地淺
你也能成為總編輯
Macis以勞作概念創建生活美學平台,活用我們規劃的模板、物件,結合自由創意,盡情享受當業餘總編輯的樂趣。生活裡找靈感,生活點滴緊緊握住了美學,無時無刻。一起勞作美學,豐富多樣生活引起共鳴的想法與態度,自由揮灑在我們各式各樣的作品模板;每個人藉由可親的物件,自由拼貼在想要放置的編排頁面任何位置,為圖片增添鮮活繽紛的一面;為自己集喜愛的照片、文字,自由地拼組出屬於自己的主張。
自媒體名片示範
我用一本書一個夢美學平台最新版,做了一套多印紋名片,內容元素有細小中文字體、QRcode辨識圖形、風景與人像。線上快速編輯與出版,這件名片小作品,是當今印藝最佳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