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分享設計logo的重點,並提醒孩子雷雕機的原理是用雷射去燒,因為是燒所以線條太細通常會有問題,甚至刻不出來,也分享了其他班級的作品,讓孩子從觀摩中,彙整更多的想法應用於作品上。
這班孩子設計出來的成果,不過大部分的孩子大都在排版學習的階段,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上設計課,不過還是可以看出有些孩子是有它的創意的。
這節課的課程主要是讓孩子熟練,所見及所得的繪圖技法(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湊出要的圖案),也讓孩子對於社區意象可以有所了解。最後我們也嘗試讓圖案縮小到4公分,讓孩子推論圖形刻在鑰匙圈會有怎樣的問題,幫助孩子思考修正。很開心,為了完美最後還有孩子主動修正圖檔,請我幫他看看有沒有問題。
第一階段的課程,用ppt畫門牌,從基本的幾何圖形開始,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學的還不錯。 ppt第一頁就是孩子學習的成果。
第二階段logo設計,結合城鄉交流計畫,要送給台北市中山國小的交流小物一起設計,讓孩子感受如何用幾何圖形拼湊出心中所想的圖案。
第三階段讓孩子把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學習到的技巧結合應用,在傳統門牌中加入創新的點子,嘗試設計出樹於樹林社區的創意門牌。
給予孩子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線索,很期待看到孩子第三階段設計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