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申請建議

想去德國讀哲學如何規劃?

by 林正昊 - 慕尼黑大學博士生

1. 語言學習:德文是第二外語又難學,越早開始越吃香

由於德文本身就已經不好學了,而且文組需要的德文程度又偏高,加上讀哲學可能常常要讀一些古代的或稀奇古怪的德文,所以自然是越早學越好。理想的情況是大一就開始學,學兩年大概有了一個基礎了,可以去考一個基礎的檢定考並申請大三去德國交換一年,在交換其間利用環境優勢嘗試考過DSH2(德國大學入學標準)或至少B1(考公費留學獎學金最低標準)。大四回來考哲研所。但其實大一大二通常還不知道要不要走上研究哲學這條不歸路,而且有比較多必修學分要修。而到了大三哲學系學生通常排課已經可以比較自由且比較有可能在這時候思考未來、立定志向,所以比較實際的情況可能是這時候開始學德文,大四考哲研所,然後可以在研究所第二年申請交換,一樣在交換期間至少考到B1程度。最後要提醒一下,就算通過了大學入學標準的考試,仍然不代表你有辦法在生活上應答如流、在學業上毫無障礙,還是要適應一段時間並且特別加強聽力和寫作能力,才有辦法真正開始在德國學習。

2. 研究生涯規劃:確定研究重心、集中火力、多寫多發表

大學階段:

如果大學的時候已經立志要走上學術這條路,那可以在大三大四多上一些專門領域的進階課程,早點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可以去旁聽研究所的課。另外很多學校都有開給大學生的論文寫作的課程,也可以去參加早點了解如何生產一篇標準的學術論文,修課的成果對於推甄哲研所也會很有幫助,另外也可以請指導老師同時幫你申請科技部的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如果是男生建議畢業後先當兵,之後真正開始作研究才不會被中斷,並且出國的時間會更有彈性。

碩士班階段:

哲研所很多人都讀三年以上,理想的情況是三年畢業。第一年可以修課、找老師、確定論文主題。修課不要貪多,盡量找跟自己的論文主題有連結的。要知道修課最耗費時間的並不是上課時數,而是寫報告,在自己越熟悉的領域才能越快且越好地完成報告,這也會讓你的研究焦點集中並成為論文的基礎,至於其他有興趣的課旁聽就好。另外,不要浪費每一篇學期報告,有發表的機會就拿出來發表、投稿,別人的意見會讓你更精進,而發表的經歷也會成為以後申請學校、獎學金的Credit。也因此專心寫好一篇跟自己論文相關的報告比起同時應付了兩三篇毫無關聯的報告更有價值並且可能也會讓你更快畢業。至於論文主題最好能夠有發展性、延續性,這一來可以免去博士班另起爐灶要耗費的時間,二來已經有了基礎的題目才能寫出品質較好的博士論文,否則很可能只是另一篇碩士論文,這一點可以多跟指導老師討論。第二年可以去交換,如果德文程度夠可以嘗試修課,練習聽力和用德文寫作,在德國的好處是可以比較容易找到德國人幫你改文章,同時也可以在這個時候多認識相關領域的德國教授(系上的或常常會有來演講的知名教授,要把握機會),他很可能就是你未來的博士老爸(Doktorvater; not (?) to be confused with Darth Vader)。第三年回來完成論文並同時申請學校。另外,只要德文文法學全了,就可以開始練習閱讀德文文獻,可以請指導老師推薦文本。

3. 申請學校:找老師最重要,把握機會多接觸

首先,在德國沒有像英美這麼發達的大學排名機制,事實上大部分公立大學都有相當的歷史傳統和水準,而且每個學校在每個研究領域能當上教授的只會有一個人(沒有所謂的副教授和助理教授),所以即使在默默無名小地方的教授也一定是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會有相當的學術能力。因此比較不需要考慮學校的差別,只要去了解自己相關領域的教授,再從中作選擇即可。

在德國教授的權力很大,很多學校行政事務上的要求只要教授願意為你背書都不一定要照規矩來。所以要入學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先找到指導教授,這時候就顯示出去交換認識教授的重要性。一個已經認識你、了解你程度的教授通常會比較容易接受你。可以想像突然一個來路不明的外國人突然要你指導他,你也會不太放心吧?如果真的沒辦法要找不認識的教授,那可能可以請台灣的老師幫你介紹或寫個推薦信,另外就是你的論文計畫要能引起他的興趣。如果真的孤立無援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找已經收了很多外國學生的教授(在德國這些資料大都可以在網路查到),這通常顯示這個教授比較開放,也對外國學生比較包容。也曾經聽過中國學生說他和他指導教授素昧平生,就只用email跟教授簡單說自己大概的方向就被接受了,甚至不用寫研究計畫。但可能要注意這種教授通常學生很多,且會常常跑國外作國際交流,可能不太會管學生也無法花太多時間給你。

如果得到了教授的指導承諾書(Zusage),那就算是已經可以順利入學了。接下來就是跑程序把相關資料都寄給哲學學院,學院審核通過後,同樣的資料再寄一次給大學,大學審核通過後就會收到一張入學通知書(Zulassung),代表你可以正式入學了。大部分申請讀博士都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可以申請(但如果遇到放假你的文件就會被放很久才處理),但也有少數學校(例如慕尼黑大學)會規定冬季和夏季學期入學分別要在某個期限前提出申請。至於語言能力證明,一般來說要有DSH2或TestDaf4的水準才能入學。但有些學校對博士生沒有硬性規定,或者把語言能力只當作畢業條件而不是入學條件。但無論如何,只要教授願意為你背書,你也可以先入學再取得語言證明,或者甚至直接免除這個要求,這都是教授可以自己決定的。

4. 獎學金:機會不多,盡量嘗試,但自費門檻也不高

國內可以申請的獎學金管道大概可以分成:公費留學考試獎學金、公費留學獎學金、DAAD博士獎學金。參加公費留學考試的最低德語程度要求是B1,所以要盡早達到這個標準。並且因為公費留學考試通常只有一個名額並且也不是每年都開哲學缺,所以一有機會就要去考,考過的話獎學金相當豐厚,並且最多可給四年,可能可以完整念完學位還有剩。公費留學獎學金就相對容易得多,只要繳交書面資料就可以申請,目前聽到有申請的都有拿到,但獎學金只發放兩年,可能有一大部分要自費才能完成學位。DAAD博士獎學金應該可以支助你剛好讀完四年,審核方式是書面資料加口試,評審的重點應該在於你的研究計畫有無價值,所以特別要寫好,可以請台灣的老師多給建議。另外如果能得到德國指導教授的推薦信應該也會很有幫助,但必須與其他學科的人一起競爭,整體而言也不是那麼容易。至於德國當地獎學金要與德國人競爭是相當困難的,並且許多政黨獎學金常常會要求公共事務參與經歷,台灣學生可能在這方面會處於劣勢。另外也有專門給外國人申請的獎學金,但是同樣會要求有對外國學生事務的服務經歷,無法在就讀前申請,金額也不高。但如果真的需要還是可以試試看,可以參考下列網頁:

留德獎學金總整理

DAAD獎學金查詢系統

然而,事實上要自費到德國留學的門檻也不高,德國公立大學皆免學費,自己只要負擔生活費即可。比較大的開銷會是房租、保險和交通費,吃的話外面餐廳很貴,但常常自己煮的話花費不會太高,一年準備五十萬應該已經綽綽有餘。

5. 從碩士開始和從博士開始的差別:各有利弊

有人可能會想問應該從碩士就去德國讀好,還是等博士再去好?個人沒有從碩士開始攻讀的經驗,很難精確地比較,不過我認為可能各有利弊。從碩士開始讀的好處是畢業後的不管是生活德文還是學術德文自然會更好,開始讀博士班時應該也可以馬上進入狀況。但缺點是碩士班是最後階段才找指導教授,所以沒有教授的支持就一定要達到學校要求的語言程度和大學成績才能入學,如果成績不夠好可能比較難申請到自已理想的學校,還且可能在入學前就要先花一年左右讀語言班、考語言考,加上行前準備的時間,可能在台灣已經可以念一半的碩士了,而且考量到在台灣讀碩士也可以交換去德國,所以實際開始體驗德國學業的時間可能差不多,而且交換生還可以申請獎學金並使用學校的各種資源(宿舍、國際學生事務處的各種服務等),但如果是讀語言班一切都要靠自己。另外,通常一開始德文還不夠好時也要花不少時間適應上課聽不懂的問題,沒有辦法受到真正的哲學訓練,哲學基礎可能也要在克服語言問題後才能慢慢補上,就研究方面可能會更晚進入狀況。所以德國的碩士理論上是兩年畢業,但也有聽過台灣人讀四五年的,真正算下來可能會比拿台灣碩士的人晚很多才開始讀博士。至於從博士開始的話,時程上應該是會比較快,但如果之前沒有趁交換的機會把語言基礎打好,可能還是得花同樣多的時間來克服語言問題,那博士可能就會更慢畢業,這時候就不如先來讀碩士了。所以關鍵可能還是能不能在攻讀博士之前就打好語言基礎。而由於個人是從博士才開始留學,所以以上的流程也是依照這個選擇所提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