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生甘苦談

  • 讀博士班除了要承受許多人無法承受的壓力,更要忍受別人說「學生有什麼壓力可言」。
  • 量力而為。
  • Beer是個好東西。(我們預設申請國外研究所的人已經到達當地法定年齡。)
  • 你有很高的機率會用到駕照。即使你所在的城市讓你不需要擁有一台汽車就能生活,有一張駕照會很有幫助。
  • 有些國家汽車開在左邊。
  • 一旦出國,購物時你必須停止把價格換算成台幣的習慣。
  • 國外的氣候不一定比台灣舒服。
  • 有時候買東西真的很不方便。
  • 善用hostelworld找便宜的青年旅館,不然...窮酸如博士生,出門開會時可能只好露宿街頭。
  • 剛入學時,老闆曾說人生不應該只有研究...
  • 別喝太多咖啡。連喝三杯咖啡可以協助報告在底線前完成,但也會導致完成後想睡卻睡不著。
  • 漸漸的,只有咖啡也無法提神,開始嘗試歪國同學推薦的Monster + coffee 或者是Monster + Red bull + coffee
  • 國外學校的wifi有可能非常非常地糟糕。
  • 收到很有歷史的學校的錄取通知時開心無比,進到很有歷史的宿舍時....「該怎麼過冬呢...」
  • 「我沒有花粉症吧?」那是你以為。
  • 才知道原來不是只有在台灣念哲學會被瞧不起。
  • 第一次參加seminar時才了解什麼叫做「被釘在台上」,重新理解「腥風血雨」的意義。
  • 念博士班會遇到的人多半都很友善,但是到了Q&A時間每個人都變成妖魔鬼怪。
  • 據說在某些國家要學會克制大麻的誘惑。
  • 現實是很殘酷的,拿到博士後的四年內沒有一篇論文在top journal出來基本上在海外的學術生涯就玩完了。
  • 要有規劃。「隨緣」是對自己不負責的心態,只會讓你永遠停留在原地。當然,有些家境比較好的人會講一些風涼話,說這樣是「機關算盡」。你可以選擇要聽誰的意見,但是記得這種養尊處優的人,既不需要擔憂自己的未來,更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
  • 'winner takes all' is also true in the academia. start to stop romanticising working as a researcher.
  • 世界上除了除溼機以外,還有加濕機(humidifier)這種東西,減緩秋冬空氣太乾導致呼吸道不舒服的好幫手。
  • 如果你唸哲學是為了體悟人生意義,你對這個學科恐怕有極大的誤解。出國只會讓你更失望。
  • 到海外才知道窗戶有雙層玻璃的重要!! XD 不過住宿的話就沒得選了XDDDD
  • 建議自備枕頭,歐美的枕頭都好糟糕,我認識好多人第一次回台灣時都會運一顆枕頭回來。
  • 你可能會開始傾向購買電子書,減少使用實體書;因為你不知道你明年會在哪裡,而你不想要搬一整個辦公室的書跑來跑去。
  • 入空中飛人一族的行列,進行以地球為尺度的conferencing life。只是比起商務旅客,你坐的通常都是經濟艙。
  • 有些錢要省,但有些錢花了很值得,特別是一次性用很久的消費:一台好一點的腳踏車、一把鋒利的菜刀、一件禦寒大衣、舒適的枕頭與保暖的棉被等等,都可以大幅提高生活品質。
  • 國外獎學金的生活補助有可能是台灣新鮮人起薪的三倍;但是度假打工的收入可能是獎學金生活補助的三倍。
  • 如果你很習慣說完「我不這麼認為啊」、「這是我不願意見到的」,身邊的人就覺得你在論辯中勝出,你大概得改一下這種習慣。沒有人在意你在想什麼。你能論證什麼才是重點。
  • 聽說有錢人都直接買房,求學過程中可以出租部分房間回本甚至賺錢。就算只住不租,畢業了便宜一點賣掉搞不好都比房租還划算。只能說有錢真好。
  • 有些學校大學生一學期修四門課算很正常。而對這些課來說,一週五十頁的閱讀份量算很正常。
  • 世界很殘酷。我們可以選擇去幫助別人,也可以叫別人看開一點。前者會讓世界稍微不殘酷一點。
  • 即使是排名很前面的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也不見得夠齊全。身為學者,盡量互助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