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英殖民格式建筑物(Pre-war Colonial Building)

吉隆坡被誉为时光隧道,其中一个主要 因素是在于它在新建筑物间所保有的各类型战前殖 民地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是以店铺方式建筑,初时采用了当时中国南方的建筑 色彩,后期受西方风格的影响而加入了西方色彩。

典型的店铺建设都是排列而建,房子与房子之间共用着一面 墙。由于当时的英殖民地政府是依据门面的大小而征收门牌税, 人们为了减轻税收,都将房子建得又窄又长,一般房子的长 度相等于房子宽度的两到三倍。

Colonial Building
Colo

房子的建造都是两层的,楼下前方靠近街道的是储藏间,储藏的同 时也方便货品的售卖,后座或楼上就成了店主的住宅;这一类房子正中都设有一 天井,以方便空气流通及自然光线的照射。一楼前座向前凸出,而楼下门面前 由铺了石敏土地面,从而形成了一个有遮的走廊。 排列的店铺通常是背对背而建,两排店铺的背与背之间都会留 有一条小路,以方便生活废物的清理,同时为各房子提供了一 个火灾时的灭火及逃生通道。

在1884年以前,这些店屋都是由一些南来的华族商人采用木材及亚答(一 种树叶编制的屋顶)所建成;在1881年至1884 年间 ,吉隆坡经历了水灾及火灾的洗礼,整个吉隆坡几乎全面被毁灭,所以当时的英国 参政司法兰克、瑞天咸先生决定下令所有的建筑物都得采用砖瓦建造。

五脚基

配合当时的施政,所有店屋必须在楼下店前方留下5英尺宽的通道,而在整齐排 列的店屋前就因此留下了一个5英尺宽的长廊。马 来语英尺称为《脚基》(Kaki),所以这长廊就被称为《五脚基》。

说起着《五脚基》,其命名还真是维妙维俏,《脚基》(kaki)在 马来语中原本是《脚》的意思,由于当时测量方式一般以大略估 计为准,所以《脚基》可被解说为《一步》或是《一脚板长度》。 所以《五脚基》又可被译为是《五步宽长廊的意思》。若从华文角度 诠译,《基》又有《基地》或《基础》之意,所以《五脚基》又代表了《 五步宽的范围》。

五脚基长廊的形成,让行人有了个遮盖的走廊,免受风吹雨打 ,同时避开了路上的车辆。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类上下水管等的 装置及路面的重铺,令得《五脚基》高度逐渐增加,所以观察《 五脚基》的高度就间接的可得知个别建筑物的建造时代,《五脚 基》越低,则代表其建筑年代越久远。

建造风格Architecture

概略而言,战前建筑物的建造风格可分为三大类:

Utilitian
neo classic
art deco

实用型(1880到1900年代)

此类风格建筑,通常在房子正面拥有粗大的单一木制横梁,此横梁 是由粗大的石柱支撑。而二楼正前方都会有一扇拥有木制百叶窗面的窗 口,后期,横梁改用石敏土制成,而窗口也增加至二到三扇,同时装饰得更富丽,窗 面上方还加上了扇形如阳光光芒的装饰。

实用型建筑正面通常不太高,同时拥有倾斜的瓦制屋顶,还建 有凸出的附加小屋顶以增进房子的通风性能。

新古典型(1900到1930 年代)

这一类建筑物通常有三层高,楼房正面也比实用型更高及拥有更多装饰,这些装饰的设 计包含了新歌特式(Neo-Gothic)、 巴洛克式(Baroque)、巴拉典式(Balladian)及 文 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的设计风格,建筑物的支柱则采用罗马及希腊式设计。

此类建筑的特色之一是它的窗口框架极尽装饰,同时在框架、支柱或横梁 上塑有各类花样,并且在屋顶正前方筑有装饰用的小山墙。

艺术装饰型(1930到1940年代)

艺术装饰型的建筑,呈现于建筑正前方明显的水平或垂直方 向的樑和柱,屋面装饰大量减少,而且多数都采用了较抽象的 几何线条。其特色在于标示构造,配合上海式的石泥装饰,同时还 有石敏土制的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