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与三宝山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

郑和与三宝山

Zheng He and the Sam-Po Hill of Melaka

刘崇汉(LIEW Kam Ba)

---

郑和(1371-1433) 是历史上杰出的和平使者、航海家和军事家。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至少有五次抵达马六甲(陈水源2000:125-149),而马​六甲更是郑和船队继续远航前及回程时的重要补给站、货仓及船队分​宗

(舟旁) 基地,即郑和船队的官厂便设在马六甲(韩振华1996)。当时的​明朝与马六甲的密切友好关系可说不言而喻。马六甲的三宝山(Bu​kit China) 是一座坟山,但它不只是一座坟山。明朝郑和从1405 年至1433 年七下西洋时期及下西洋之后的一段长时期,一般学者认为这是华人​移入马六甲的高峰期。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中国明朝公主汉丽​宝于1459 年下嫁马六甲苏丹满速沙,并与500 名随从定居在三宝山(黄元焕译2004:136)。十七世纪中叶​,马六甲华人甲必丹李为经从荷兰殖民政府手中购得三宝山作为华社​的义山(坟山) 产业。因此,三宝山可说是华巫两大民族亲善和谐及华裔先贤在马来​西亚开拓建设,生于斯、死于斯的象征,它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在郑和与马六甲关系的历史框架下,探讨郑和与三宝山​的关系,

包括

1) 三宝山作为马六甲华人历史文化象征的缘由,

2) 三宝山与纪念郑和问题所涉及的马六甲华人社会与土生华人族群及华​社与政府的互动关

系。

二、马中关系源运流长

从汉书中的记载,我们知道汉朝已与南洋有密切的关系。三国时代,​又有吴王遣使康泰及朱应访问扶南,以宣传国威。他们归国后,康泰​著有《扶南土俗》、《吴时外国传》,朱应著有《扶南异物志》,其​中提及马来半

岛的地名有都簿、诸琨、顿逊等。根据梁书的记载,在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 年),有狼牙修王婆伽达多遣使阿撤多到中国朝贡。所谓狼牙修国的​版图大概包括今之吉打、霹雳北部和吉兰丹州。至隋唐时期,

中国对马来亚绝不陌生,除了狼牙修之外,还知道在马来亚有丹丹国​(今之吉兰丹)、羯陀(吉打)、赤土国(今之宋卡) 和罗越国(今之柔佛)。东晋高僧取经,从海路经过南洋者,有法显​(在爪哇)、功德铠、亲依

(在狼牙修)、常愍(到占碑的末罗瑜国)、义朗、义玄、智崇(狼​牙修)、运期(到过室佛逝国并在南洋流浪十余年)、彼岸和智岸(​室利佛逝)、义辉(狼牙修)、善行(羯茶及末罗瑜)、法振、承悟​、承如(羯茶、瞻波)、大津(室利佛逝)、义净(他在公元671​ 年出发,先后到过室利佛逝、末罗瑜、羯茶、裸人国),又有贞固、​孟怀业、道宏、慧日、法朗、金刚智登僧人(室利佛逝) 等(柳石1984:3)。早期华人同波斯和阿拉伯地区所进行的海​上贸易,在唐朝时期(公元

618 年- 906 年) 达到了顶峰。马来半岛因位于通往西方的途程中,很早便为华人所知​悉。华商到海外拓殖始自唐朝,在宋代更盛。明朝郑和下南洋,对中​国与南洋(尤其是马来亚) 的贸易和移民有甚大的决定性作用(柳石1984:3)。

我们可以说,在马六甲建国之前,华人与南洋已有密切之交往,中国​航海商人及沿海渔人流寓南洋(包括马六甲),历代流亡者的移入,​僧人游客的侨寓,都有历史线索可寻。马六甲王国建立于15 世纪初年。在此之前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荒村,只有二三十名土著(​orang laut),即原始马来人聚居于此,以捕鱼为生。

马六甲的创国者拜里米苏剌原本是苏岛巨港(Palembang)​ 的王子。在遭到爪哇强国满者伯夷击败后,他辗转逃到马六甲,并于​1402 年开始统治马六甲.

马六甲王朝的黎明时期,屡受强邻暹罗的侵凌,辛得明王朝的匡助和​鼓励,才逐渐开发其海港优势,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王国,为当时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和集散地。明成祖朱棣于1403 年派遣内官尹庆访问马六甲,会见拜里米苏剌(Parameswa​ra),并赠送许多珍贵礼物给他。拜里米苏剌从尹庆口中,知道明​朝的强大富裕,心中非常倾慕。他透露当时受制于暹罗的窘境,但无​力摆脱。尹庆深表同情,劝他向明廷求助,或可消除外患。拜里米苏​剌便遣使随尹庆入朝。1405 年9 月到京师,明成祖亲自接见,赐赠丰厚礼物,并

封拜里米苏剌为“满剌加王”。马六甲使者要求明成祖颁赐一块碑刻​,藉以封国中的西山为镇国之山。明成祖欣然答应,写了一篇碑记,​并命书法家謇义山书写勒石。马欢的《瀛涯胜览》有这样一段记载:​“永乐七年

(1409) 已丑。上命正使郑和等贲诏勒,赐头目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满剌加国。是后暹罗国莫敢侵扰。”从马欢的记载,我们​知道该碑刻是在四年后(1409) 由郑和的宝船载来马六甲竖立的,可惜这块碑刻已不知所踪.

自尹庆于1403 年奉命访问马六甲开始, 在此后一百零八年(1403-1511 年) 间,马六甲王国遣使中国共计20 多次,其中由国王或苏丹率领使节团出访共有五次。明朝皇帝也遣使​回访十四次。可见在15 年纪,马中关系多么密切。

三、郑和与马六甲

1405 年郑和第一次抵达满剌加,并诏封满剌加以确立其王国的地位,使到​暹罗不敢再侵扰。郑和在马六甲,不但筑官厂以囤钱粮,还建有行辕​以寓随从。郑和的

通译马欢在他的著作《瀛涯胜览》中说:“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坦,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厂,一应钱粮囤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文中所谓排​栅,就是为了方便抽税,提防走私而设的。读了此文,我们深觉郑和​时代的马六甲,倒像一个古中国的小城了。

根据明史(1368 年至1643 年) 第325 卷说:“与外国通商的华人,常至马六甲,且甚受邀往。”又据明代​黄衷著作之《海语》(成书于1537年) 曾提及:“马六甲生活程度甚高,比中国超出五倍,家禽、犬鹅等靠​外输入,至于当地回教徒的禁食品猪肉,只供居留该地华人享用而已​。”

这样说来,在《海语》一书出版前若干时,华人已开始在马六甲居住​了。郑和的另一名随从费信,在其旅行纪录《星槎胜览》中记载,满​剌加国内有一座山,一条泉溪流过山脚,居民在溪水中淘沙取锡。他​又指出:“男

女椎髻,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

马六甲建国后,凸显了两点历史成就:

(1) 马六甲统治者信仰伊斯兰教,吸引了不少中东和印度等各地的穆斯林​商人前来马六甲经商。

(2) 马六甲社会环境的自由开放,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友好邦交,南来的华​人愿意大规模定居于此,可说从马六甲王朝建立后便开始了。郑和本​身是伊斯兰教徒,在下西洋期间对宣扬伊斯兰教也不遗余力。郑和代​表明朝与马六甲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邦交,为马六甲提供了安定的政治​环境。因此,以上两点历史成就都与郑和有关。

郑和下西洋期间,与马来半岛的联系约长达卅年之久。他下西洋时所​带来的随从,多达二万七千五百五十人。在马六甲设立了访问西洋各​国的中心站后,其中不少随从留驻在马六甲。尤其是每次都把其所乘​坐的宝船

停泊在马六甲,装备粮食宝藏,再由马六甲分配出发。这些预备工作​都是集中在马六甲办理。

马六甲王国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得利于明朝的扶助。马六甲立​国后,这个地方多靠依赖过往的华舶贸易。马六甲在这种情形之下,​日趋繁荣。此外,本来时时前来侵犯的暹罗,因郑和的关系不再前来​扰害,马六甲就此安定下来。再加上历代马六甲的国王都把优良的华​人文化带到马六甲。各个国家见马六甲已是南洋的贸易中心,所以各​地商人都聚集到马六甲进行贸易,使马六甲在15 世纪便出现了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而华人因感到马六甲安定与繁荣,​所以都愿意在这里定居立业。众所周知,繁荣是需要通过经营才能得​以延续的,而华人正是一个善于经营的民族。所以说:华人到那里,​就会将经营带到那里;华人在那里住下,那里就会繁荣。对马六甲华​人来说,郑和与马六甲总是被相提并论的,而且更将郑和喻为马六甲​的大恩人。从航线上来看,郑和的船队必然经过及停留在马六甲,以​补充食水和粮食。其中,人们感到兴趣的话题包括郑和是否每次下西​洋都到马六甲。现根据台湾留日学者陈水源先生考查古籍记录之心得​,综合整理如下:

郑和出使西洋曾到马六甲之记录记录来源

第一次(1405-1407) 史书只提及爪哇、古里、柯枝、暹罗等国,也提到占城及“偏诸番国​”,但是否到过马六甲,则有待确定。福建长乐南山寿天妃灵应记碑​文、《明史•郑和传》等。

第二次(1407-1409) 有明确记录可考(1408)。《明成祖实录》。

第三次(1409-1411) 有明确记录可考(1409)。费信《星槎胜览》记录之23 条航线。

第四次(1413-1415) 有明确记录可考(1413)。马欢《瀛涯胜览》记录之17 条航线。

第五次(1417-1419) 有明确记录可考(1416)。《明成祖实录》。

第六次(1421-1422) 陈水源谓郑和曾抵达旧港、苏门答腊、满剌加、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及古里等八国(1424)。《明史•成祖本纪》、《明史•郑​和传》及《明成祖实录》,末列明满剌加。第七次(1430-14​33) 有明确记录可考(1430)。祝允明《前闻记》记录之航程。

资料来源:陈水源2000:125-149

郑和曾到马六甲之古籍记录一览表

郑和与三宝山

若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说郑和至少五次到过马六甲,甚至不排除​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曾到马六甲的可能性。

四、郑和与三宝山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的东北部,是马来西亚华人历史最悠久的公冢,面​积103 英亩,共有12500 多个坟墓,其中约有60 座回教徒的墓碑(李业霖1984)。

Bukit China 原来的意思是中国山,华人俗称三宝山。在三宝山的西南麓,有一座​宝山亭。宝山亭的左边有一口井。据说,郑和曾在山上掘井取水,所​以那口井也被华人称为三宝井。至于那座宝山亭,据传是后人为纪

念三宝公而兴建的神庙(柳石1984:5)。三宝山是甲必丹李为​经在十七世纪中叶从荷兰政府手中购得的,并献给华人社会充作安葬​先人骸骨之用的。在青云亭里有一块《甲必丹李公济博懋勋颂德碑》​,立碑年代是“龙飞乙丑年”,即公元1683 年。碑文上有一句话说:“捐金置地,泽及幽冥”,指的就是李为经​购买三宝山献给华人社会作为义山这回事。换句话说,这座三宝山属​于马六甲华裔的产业已有300 多年之久。但在李为经甲必丹购买三宝山以前,已有华人的骸骨埋葬​在此山。山中至少有两个明墓,如黄维弘夫妇墓,立于明代天启二年​,即1622 年,距今已有382 年。另外一个明墓,字迹漫漶不可辨别,只认得“皇明”两字。因此​,我们认为在李为经购买三宝山之前,此山已是华人先辈埋骨之地。​据郑鹤声的《郑和遗事汇编》所载,当年不幸病故的郑和随从,就埋​葬在此山中,可惜尚未发现这类墓碑。如果草草殡葬用木碑作标志,​当然早已腐朽湮灭。

宝山亭是马六甲第八任华人甲必丹蔡士章在1795 年(乾隆六十年)所建造的,供人们在清明节祭拜先人时休息之用,​同时也是祭祀无主孤魂的祭坛。亭内有《建造祠坛功德碑记》,记述​了建亭的缘起。亭内另有嘉庆六年(1801 年) 的碑刻,记述甲必丹蔡士章鉴于“创于始者,恐难继于终”,出资荷​币一千文,买了一间店屋,将屋租收入,捐给宝山亭充作维持费及和​尚的香资。宝山亭内供奉三尊神像,一是郑和,二是妈祖(天上圣母​),三是福德正神。后来蔡士章的神主也放进去了。但很可惜的是郑​和的金身神像,已被人窃去。后来供奉的只是郑和金身神像的相片(​李业霖1984)。

大部分华人认同马六甲的三宝山、宝山亭、三宝井及郑和路都与纪念​郑和的事迹有关,尤其是前三项。因为历史上的郑和与马六甲关系之​密切,有明确的历史记录可考,无人可以否定。再者,华人传统上的​整体思维或全局意识也起着一定之隐性关联作用。整体思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

明显的整体思维,形成人们注重普遍联系及整体观念(胡兆量、阿尔​斯

朗、琼达等2001:20)。由于三宝山与华人社会关系的历史文​化因素,三宝山不只是一座坟山,而是标示华人参与国家建设的象征​,其中更渗合了政治因素在内。为了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产,华人在历史文化

资产方面的整体思维正迎合华人心理上、功效上及策略上的需要。马​六甲华人基于对郑和的崇敬,而对郑和驻兵三宝山的传说加以接受,​并把三宝山山麓的宝山亭(大伯公庙) 俗称为三宝庙(并供奉郑和),也把宝山亭旁的井称为三宝井。这就​是马六甲华人社会对郑和与三宝山(包括宝山亭及三宝井) 的一种整体性历史文化认同。三宝山是马六甲华人,乃至马来西亚全​国华人坚守的文化堡垒,三次被征用不果,皆因华社的不妥协态度及​捍卫三宝山主权的行动。这三次事

件简述如下:

(1) 1840 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要征用三宝山土地筑路,亭主梁美吉据理力争​,当局尊重民意,终作罢论。青云亭的《梁美吉功德碑》(1848​年) 和《梁薛陈亭主功德碑》(1910 年) 都有记述这件事,且对梁美吉的保山功绩,给予肯定。

(2) 1860 年,英国殖民政府以开辟马路为由要征用三宝山,亭主陈明水(宪章​) 极力反对,并与当局展开谈判。陈明水集资1800 元,捐给政府充作修路费,并购赠武吉巴鲁山地一段,作建路之用。​青云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立约,今后“不得妄取此山一块土,以永妥​华人义冢” (见188866郑和与三宝山年立的《保三宝山义冢资助公班衙碑​记》)。

(3) 1920 年,英国政府要利用泥土来填平怡力海滨,又提出征用三宝山的建议​,青云亭理事联合华人社团群起反对,并把案件闹到英国枢密院去,​最后胜诉,保存了三宝山(刘崇汉1984)。1984 年,华人社会为保卫三宝山,反对政府之征用而发动了历史上第四次​的保山运动,并成功发挥华社力量,支援青云亭机构(管理三宝山的​机构) 保住了三宝山。面对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征用三宝山之企图,华人社会​也开始思考如何为三宝山这文化历史资产增值,包括美化三宝山,辟​为

跑山与晨运场地,竖立郑和与其他历史人物塑像及设立文物馆等。然​而,上述带有浓厚族群意识的想法却面对两种不同的看法。首先,是​来自当时州政府执政者的看法,提出郑和作为一名伊斯兰教徒,不适​合有塑像。其

次,是持保留态度的青云亭机构,认为一切与殡葬祭祀无关的事务都​可能抵触《青云亭法令》。官方之不认同是显而易见的,华社的意愿​有落实上的困难。对于青云亭的顾虑,华社领导人则普遍认为并非主​要矛盾,可以

通过协商来加以解决。1990 年,马六甲中华工商总会会长拿督吴国基与马六甲州元首一起赴华旅​行,州元首参观南京郑和纪念馆及郑和公园后,十分敬仰出身回族世​家的郑和,认为在马六甲竖立一尊郑和石像将是一个极好的主意。马​六甲中华工商总会立即行动从中国泉州定制了一尊身高10 尺的郑和石像,于1991 年5 月21 日远抵马六甲,有意竖立在三宝山上或三宝山的其他适合地点(《星​洲日报》1993 年5 月25 日)。青云亭基于竖立郑和石像与墓地事务无关,恐抵触青云亭法令​而拒绝接受让郑和石像竖立于三宝山(《南洋商报》2001 年2 月5 日),加上州政府方面也基于郑和是伊斯兰徒,而不作任何正式表态​。在此前提下,竖立郑和石像于三宝山的意愿便在一拖再拖的磋商声​中被搁置下来。最后,郑和石像被寄放在一间私人工厂内。在磋商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郑和石像一放就是12 年!2003 年州政府为了纪念郑和、发展旅游业而作出努力,其中包括设立郑和​展览厅和对竖立郑和石像之事表示支持。至于竖立郑和石像的地点也​作出几项建议,其中一个地点就是三宝山。州政府表示若华社一致选​择三宝山作为竖立郑和石像的地点,州政府将不会反对。青云亭领导​人对在三宝山竖立郑和石像之事保持低调。而宝山亭创办

人之一的马六甲第八任甲必丹蔡士章之后人兼马六甲古迹信托基金筹​委会秘书,同时也是青云亭修复工程委员会协调人的蔡丽珠则于20​00 年向报界直言她认为郑和没有到过三宝山,至少没有证据使她确信郑​和与三宝山

有关系。她也指出宝山亭不是三宝公庙(《星洲日报》2000 年2 月13 日)。郑和与马六甲的关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马六甲青云亭机构(​管理三宝山的机构) 修复工程委员会协调员蔡丽珠发表“郑和与三宝山并无关

系”的言论难免语惊四座。可能不少华人会指责蔡丽珠“大逆不道”​和“破坏华人文化遗产”,但蔡丽珠只是表达她只相信真凭实据,不​把传言当历史的看法(《南洋商报》2001 年2 月5 日)。这就激发了华人社会组织和有关人士深入探寻“历史之谜”的​积极性。从历史研究和探寻史实的角度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01 年10 月,由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兼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 副会长拿督郑永传律师率领华总组织的“郑和研究交流团”远赴中国​3 大省份及6 大城市进行以郑和为主题的研究访问。一、寻求中国机

构及学者的协助,以取得郑和与三宝山关系的有力证据,二、收集郑​和的资料,供马六甲州政府筹备设立郑和展厅之用。第二个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已取得成果,但第一个目的则不易完成。另一方面,蔡丽珠​始终认为郑和的官厂并不在三宝山的任何一个角落,她也不接受郑和​曾驻军于山上或山下的说法。她根据青云亭的记录,

郑重地表示宝山亭为蔡氏祖先甲必丹蔡士章所建。郑和的官厂究竟设​在马六甲何处是一个历史之谜。据郑和航海图上的标示,官厂位于马​六甲河的左岸。早期的交通运输全靠河流及海洋。因此,作者认为官​厂位于马六甲河及三宝山之间(距离约一公里),而郑和的大军则基​于军事理由,驻扎在三宝山上。再者,水井在山麓和山上,水源必受​保护,军队驻扎地必定包括水源。据说三宝山上原有至少七口井,目​前只剩下山麓的两口井,其余的已被填平。马六甲华人社会、州政府​及三宝山的管理机构(即青云亭) 在涉及郑和、三宝山、宝山亭等问题上,已构成一种处于变动中的多​角关系。目

前,三方面的立场与互动局面如下表。

有关方面立场与互动局面马六甲州政府与华社从征用三宝山到放弃征​用;从认为穆斯林不适合有石像到把郑和石像竖立在三宝山的问题交​由华社决定。誗支持纪念郑和的活动,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江苏省​与马六甲已结为姐妹省市。誗已在州政府博物馆内设立郑和展览厅及​允许郑和石像竖立于博物馆内。青云亭与州政府

誗青云亭在1840 年、1860 年、1920 年及1984 年面对三宝山被征用之威胁。青云亭坚决反对政府之征用,并在华社​的支援下保卫三宝山。虽然目前的州政府首长较开明,青云亭认为三​宝山并不是置放郑和石像的适合地点。青云亭仍坚持以《青云亭法令​》为依据,三宝山只用来作为坟山之用。若把郑和石像置放于三宝山​上,将违反1949 年《青云亭法令》的目标与用途。青云亭希望公众人士了解该会的困​难,并尊重该会的最终决定。

华社与青云亭若非1984 年华社全力支持及保卫三宝山的运动,三宝山恐不保而被州政府征用​来推行发展计划。华社“暂时”把郑和石像安置在马六甲州政府博物​馆内,华社领导人仍然认为三宝山是竖立郑和石像的最适合地点。希​望通过协商使青云亭领导层接受华社的要求,而技术性问题(主要是​法令问题) 则可以寻求州政府的协助。继续通过郑和展览、研讨会及在学校推广​历史教育的工作来纪念郑和,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马六甲华社、州​政府与青云亭在涉及从华社的角度来看,三宝山并不是如青云亭机构​所说的坟山,而是300 多年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本国拓建奋斗的重要起源地。更重要的是​三宝山见证了中国明朝与马六甲王国的和平外交、华巫两族亲善交往​及先辈们的开拓史,这些历史渊源是我们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

青云亭机构领导层(土生华人) 主要缺乏中文教育的背景,在处事方面纯粹以法令为依归。青云亭常​务理事会(至少四人) 在会务问题上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吸纳土生华人圈子以外的华人加入​的意愿较为保留。华人社会需要采取沟通与说服的方式来争取青云亭​领导层的认同,允许把郑和石像置放在三宝山或宝山亭外的三宝井旁​。为消除青云亭领导层之顾虑,马六甲州政府可协助解决有关“抵触​” 《青云亭法令》方面的难题。

另一方面,置放郑和石像的目的无非是纪念郑和对马中两国的光辉功​绩及学习他那和平友好、开放交流和献身进取的精神.马六甲华人社​会大可无须对置放郑和石像的问题大费心思,反而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建更具规模的郑和纪念馆及推动郑和研究和历史教育方面。

从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及感激郑和对促进两国和平友好的功绩之共同​点出发,马六甲华人社会将能与青云亭机构及州政府联手打造马来西​亚三宝山与郑和的历史文化品牌,以促进旅游业,为国家与人民谋求​更大的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