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纪年

马来纪年

《马来纪年》是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两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奇,有哲学问题探讨和王朝礼仪介绍,还有掌故、珍闻、轶事等。

《马来纪年》有时也被译成《马来传奇》,《马来纪年》成书于1511年至1612年间,其作者敦、斯里、拉囊(Tun Seri Lanang)也可能只是整理者及修改者。当时,作者是马来半岛柔佛王朝的宰相,于1612年遵国王命令,供写《马来纪年》。

据作者在自己的大作中第一篇的自序里提起 ,那是发生在伊斯兰教纪元1021年(即公元1612年)三月二十一日(星期四)的晨祷时分,身处北大年(Petani)的斯里、阿加尔、拉惹(Seri Agar Raja)之子,也就是任职斯里、纳拉旺沙(Seri Nara Wangsa)的敦、范邦(Tun Bambang)奉了坐镇于上游的苏丹、阿卜杜拉、玛雅特、沙(Sultan Abdullah Ma'ayah Syah)陛下的旨令,传下了以下的旨意:“朕求宰相编一部传奇,叙述马来诸王圣迹,系谱及王朝礼仪,以此晓喻后世子孙,使之永记不忘,如此则将使他们从中接受教诲。”就因这一道旨令,《马来纪年》诞生了,当时作者将之名为《诸王世谱》(Sulalat us-Salatin)。

由于当时的东南亚一带(被中国称为南洋)文学并不发达,作者敦、斯里、拉囊的资料取源于苏丹、阿卜杜拉、玛雅特、沙所提供的两本著作《巴塞伊诸王传奇》和《亚齐诸王传奇》,其余的资料则来源于长辈们的口头传递,因此读者在阅读《马来纪年》时必须富有幻想,甚至于在于地理环境方面还得刻意模糊,方能了解书中所言。

《马来纪年》共有三十多篇故事,时而发生在马六甲(当时被译为满剌加),时而在印度、中国、满者伯夷、望加锡等。每篇故事独立成章。但又有一定联系,既叙述了国家大事及宫廷生活,又描写了民间生活及社会风土人情,还反映了中国与马来群岛诸国历史悠久而密切的关系。

《马来纪年》第一篇故事中主要用意应该是借助《亚历山大传奇》一书为引子,从而带进各篇故事。第一篇故事简单的介绍了有一位罗马国王亚历山大王(Raja Iskandar Zulqarnain)为了要看日升而带兵东征,一直到了天竺(Hindu)的东方,途中占领了一个由吉达、兴迪王(Raja Kida Hindi)所统治的国家,最终结成姻亲,娶了其女儿萨露尔、巴莉娅(Syahrul Bariyah)。生有一子,名叫亚利斯顿、沙(Arisytun Syah)继承其父做天竺的国王。

交待了这一血统关系后,书中继续介绍了亚利斯顿、沙的后代。作者此举无非是要说明亚洲各国国王都是亚历山大王的后裔,此一传承对于作者来说非常重要,但对读者未必有什么意义,因此就此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