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过了两周,各种快节奏,让习惯安逸生活的我小小不适应。想起来欠的一篇面试经验,该赶紧补上,积攒一下人品!
前期准备:德国管培生一般都提前半年开始申请,我在去年九月份开始申请了四家汽车公司,大众,宝马,奔驰和奥迪,都是差不多今年二三四月份入职。首先准备好简历Anschreiben以及各种其他资料进行网申。简历和Anschreiben至少要找德国人改几遍!TUM的IKOM也会提供免费修改简历的服务。简历注意放上和职位相关的东西,不是所有做过的东西都要写,太长的简历HR也没有兴趣读。Anschreiben不要超过一页,注意逻辑性。其他资料按照网申系统上传。
第一轮:online-test. 九月底投出的网申,在三周内都收到了回复。宝马和奔驰都会先做网上测试。奔驰的网测比较简单,题目少,大多是图形和心理测试,还会马上给一个Feedback。宝马的题目就比较难了,逻辑推理和反应能力的测试很多。建议自己上网搜一下类似题库,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当然你也可以求助其他人一起做。不过奔驰在进入AC之后,会有一个下午现场再做一次测试,难度和题量都很大,所以还是要自己多练习。奥迪和大众都没有这一关,据说要么就是没消息,要么就是直接电话通知去面试,完全靠HR筛选第一轮。
第二轮:面试。宝马会在Online-Test之后一两周内进行第二轮电话面试。个人觉得他们的电话面试通讯质量太差,HR会开着扬声器跟你面一个小时,像听广播信号很不稳定。重点在于自己的简历里的东西都要熟悉,以及为什么要做管培,对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然后,还会有一些技术方面问题以及对online-test的看法。貌似还会有英语提问,不过我没有被要求英语的问题。奔驰会抽取一批人进行电话面试,或者直接收到AC邀请,我就是属于后者。大众和奥迪都直接电话约好时间去面试。大众的面试在十一月初,只是简单和HR面了一个小时,主要是正常的人事问题,先自我介绍,然后各种经历,印象比较深的应该就是人事一直会问你有什么弱点,我准备了两个,她还会再追问,只能说好吧我有轻微洁癖,不过答案应该不是特别重要,只要不说什么毁三观的缺点就好,重要的是,要淡定。奥迪的面试是HR和部门大老板一起,一个小时,真是超级紧张。人事会一直逼问,我有什么失败的经历,有什么后悔的决定,有什么领导的经历,有什么说服他人的经历,特别是负面的问题,会一直追问,要举两三个例子。可以算是压力面吧。关键在于,一直保持微笑友好的态度,不要被激怒。基本上每次面试前他们都会介绍下部门情况,要认真听,提出一两个有建设性的问题表达自己的关注。基本上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多。
第三轮:Assessment Center。收到AC通知,长征就算进行一半了。但是AC是申请中最难的,特别是对于德语不是母语的我们,要和一帮德国人厮杀一两天真的很伤。奔驰的AC很残酷,一共两天,第一天会淘汰近一半人。第一天的大致安排是小组讨论,英语测试和网上测试。小组讨论前会要求英文介绍自己以及回答一个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应该是准备十分钟讨论二十分钟。当时一组五个人,两个德国人一个印度人一个中国人然后我,结果同组的中国人拿到了一张另外的小组讨论题目,直到我们开始讨论才发现题目错了,虽然是HR发题目时的错误,但是因为提前有口头说过小组讨论的题目,而他没有及时发现,所以讨论只能这样继续进行,他也因为这个错误第一天被淘汰了,很惋惜。然后印度人一直非常想表现自己,所以不断抢话,但是每次都没有建设性的内容,只是一直重复他自己做过什么,导致讨论超时,所以也被淘汰了。小组讨论的时候,要么抢领导者,(这是有风险的事,虽然可以多表现自己,但是要控制好讨论的节奏,不然讨论失败第一个要承担责任的就是领导者),要么当其他的角色比如提醒时间,提出建设性意见。不能为了抢话而无故打断别人,这样印象分会很差。接下来英语测试会收到一段英语报道,然后会有一个HR和你讨论下这方面的看法,结果HR一直和我拉家常没有怎么问报道里面的问题,好吧,看她心情应该。网上测试好像是两个小时,各种空间想象记忆力的题目,最恶心的莫过于记德国人的名字和职务了,不过不确定这部分占的比重大不大。一天下来各种精疲力竭,结果大家还要在一间屋子里面等待被一个个叫出去通知结果,忐忑不安的感觉真是不好。简单的得到进入第二天的通知,然后晚上出去和其他几个中国人吃陶陶居,认识了一些很聊得来的人。第二天更加惨烈,因为基本上经过第一天其他所有外国人都被淘汰了,剩下的全是各种积极地德国人。第二天所对应职位的老板们都会以观察者的身份现身,一共三个项目,Präsentation, 小组讨论和interview。Präsentation是和自己职位相关的题目,准备30min,然后讲15min。自己决定要展示的形式,因为现场会有各种大的纸,各种彩色笔和硬卡片。注意,结构一定要清晰,内容一定要切题。我是和做PPT一样,题目,大纲,以及每一部分要讲的点都各自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边讲边翻,所以至少结构没有问题。小组讨论准备20min然后讨论50min,然后要看的资料在10页左右,所以20min里面要看完要准备好所有问题其实不是很够,注意先看问题再去读资料,每一点都要及时记下来因为没有时间考虑第二遍。结果惨烈的小组讨论,其他五个全是德国人,一说开始讨论,所有人都开始争着发表意见,默默地插不进话。。。这就是小组讨论的硬伤,没有表现就失去机会。最后会和部门领导及HR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interview,包括十分钟左右英语面试,教训是,虽然面试气氛不能太僵硬但是也不能太活跃,掌握一个度吧,本人就是一个劲被夸,然后就觉得气氛很友好失去戒心了。。。这应该是压力面的相反例子。第二天结束大家都各自回家,第三天就会收到结果,不出意外被淘汰了,全当积攒经验了。
然后收到宝马和奥迪AC的邀请,结果却在同一天,考虑了半天,觉得当时在奥迪面试完秘书把我送到火车站实在太贴心然后奥迪对中国人比较好也许机会更大些,就默默把宝马的邀请拒了。我应该上了他们黑名单了吧。经历过奔驰的AC后,严重意识到语言水平完全和他们不是一个层次,虽然从申请开始每天都在练习德语和英语,但是毕竟不是母语啊。所以接受了同学的建议,放下所有希望,背水一战,全当是去搅局的。奥迪的AC在一家很赞带SPA的宾馆举行,虽然SPA免费但是完全没心情啊。一共是一天的安排,先是10min的英文presentation,准备大概30min,也是可以用各种纸卡片之类的,注意结构!然后是一个50min的小组讨论,中午和各位领导们一起吃饭,再是20min左右的角色扮演,奥迪竟然专门去剧院请来一些演员,扮演各种不配合的领导们,而我需要在20min里面说服他去参加一个活动,这里面就是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一定要友好不能因为对方不配合而着急,还有要根据对方的话来转换成自己的论点来说服他,这就是要临场应变啦,最重要当然还有控制时间,在规定时间里至少达成一项共识。最后还有50min的一个小组讨论。两个小组讨论,我都完全一上去就开始领导者的角色,分配好在哪些时间里讨论哪些问题,安排好人进行记录。当然第二个小组讨论,有人出来和我抢这个角色,当时心一软觉得第一个讨论中没有给他们很多机会表现,就让他进行控制了,结果没有按时讨论完,他也理所当然被淘汰了,我也在第二天的反馈中被批评为什么不坚持。所以啊,不能心软。奥迪的AC结束之后还会去参观工厂,还要一起和在职的管培们吃饭喝酒,一直到半夜才回去!所以胃疼了一整晚,一夜没睡,还好第二天得到offer。大众方面一直要我等消息,然后到上个月给了拒信,后面听他们的管培说,也是一天AC,估计流程和奥迪差不多。
建议:
1.着装当然要正式!两天的AC要准备两件衬衫,不然白衬衫到第二天就惨了!化妆也要慎重,基本底妆就好了,不然一整天紧张下来会很可怕。
2. 安排好时间和路线,提前和宾馆前台订好taxi,不过前提要和HR确认好taxi可不可以报销。
3. AC开始前先和其他人social,了解他们的背景,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4. 握手要用力,展示自信。好多德国人的手劲都可以把人捏碎了。
5. 一定要做好对自己职位的功课,作为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中国市场的信息。
6. 语言当然是关键,每天都要积累,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展现自己,不要因为自己说不好而不说。
7. TUM主校区图书馆有各种面试和AC的书,上一楼正对书架就是,可以借来看,基本HR的问题都会罗列,每个问题准备好自己的答案,而且要多准备几个实际的例子,就基本不用担心HR的问题。
8. 上过的相关的专业课程准理好基本的知识框架,然后,申请管培一定要多看看管理方面的书。
9. 面试重要的还是要有淡定的态度,不要被激怒也不要太飘飘然,保持适当紧张感,展示适当友好。
10. 很多人都会问到底是学习比较重要还是实习比较重要,根据对参加AC的人的了解,虽然他们来自各个不同大学很多我都没有听过,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两个在大公司实习学生工的经历。所以,搞好学习还是要抽时间去公司积攒经验。
虽然现在入职了,发现还是各种需要学习!然后真的很感恩一直以来大家对我的帮助,谢谢善良的你们!
原作者:微博id "余秋萌"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