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过来人,对于学习考试这方面可能有些经验之谈。为了让德环的学弟学妹们在以后学习,考试和申请的路上少走弯路,所以把这些写下来,供大家参考。不过请大家务必不要忘了,万事没有捷径,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的课程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和很多老师变换比较大,所以这边就不具体做介绍了,有一点可以放心的是基本上所有的课程都会通过的。
重点要放在德国的课程方面,下面我概括下每个老师教的课和他们的习惯:
1.老毕(Michael Bischoff)
这个必须放在第一位,因为他是所有老师中貌似最牛逼的,最有气场的。教得课程目前为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 Engineering. 不得不承认,他讲课有时候确实是让人很压抑,而且讲的内容很多,喜欢让人去思考,喜欢拓展。所以很累,不过学到的东西倒是很多,而且很实用。所以上课的时候的建议是:全力集中精力去听课,做好笔记,跟上他思路,他的课没有什么捷径。关于他的考试:APC 的考试主要是简答题为主,非常恶心,让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和估计一些现象,所以不好好听课,基本上就悲剧了。EPE 的稍微好点,会有些计算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个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 EPE 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是很高的。关于毕设方面:他每年题目不确定,不过很多是关于 biogas 方面的。给分吗,做得努力点,分数不会差得。
2.舒姐姐(Sigrid Schuldei)
这个就放在第二位吧,她是现在这个项目的教学管理人,人很好,
教得课程:Energy Engineering, Energy Economics, Renewable Energy, and TEPP (关于热电的,记不住全称了). 她的课程相对老毕来说,真的是水的太多了。所有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上课开始写板书,然后讲一些例题,做一些计算。个人感觉,课的实用价值是有地,但是内容比较空洞。
大家可以把她的课作为一个缓冲,因为有的时候,天天课表都是满的,会很累。关于考试,记住每次考试前问她要一个考试总结的提纲,然后按照要点去复习,基本上考试不会有问题的。关于毕设方面: 方向也不一定,大多数是关于结晶吧。给分要看心情,总体不低,不过想要做到更高,有难度。
3.师太 (Birgit Grahl)
人还是不错的个老太。教学的科目是:water chemistry 和 environment chemistry。 总的来讲,她的风格和老毕还是比较接近的,就是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考试题目都是上课说到的。区别在于,她讲课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且不会拓展特别多的东西。考试方面基本上没有计算题,都是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不是很难。关于毕设:一般是有 2 个名额去 Galab 吧, 在汉堡附近的一个小实验室。总结下来就是很累,做的方向貌似是水分析。
4.屎哥 (Matthias Grottke)
这个本应该是重点介绍的,怎奈他只有一门课,所以放在最后了。这个德国人很牛的,据说他在石荷州的水利和污水处理方面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讲课的名字是 waste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不过里面包括的是基础的水文学知识和很基础的污水处理知识。个人感觉,如果以后想做这个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讲课讲的很清楚。考试时候,以计算题为主,理解问题为辅,要求答案一定要对,否则不给分。而且题目量超级大,虽然说是开卷,不过也没有什么用。建议:多做做题目,提高手速。 毕业设计:他在 Reinfeld 有个水实验室,所以一般人都会去那边做。有时候他得最高分也不会超过 2.0,所以同学们最好想好,是兴趣重要,还是分数重要。
这四个就是往届戏称的四大金刚,把他们的课程对付好了,问题就不大了,其余的老师我大概简单介绍下考试。
5.Dip-Ing, Gierker
这个老师其实背景挺牛逼,是在 Luebck Stadtwerke 的一个领导层,不过讲课的能力一般。主要讲的是 Waste management 和 Recycling Method,传说中的迟到帝,旷课帝。曾经创过一学期就上5节课(Waste Management是2学分的,理论上应该是16节课),直接旷课(飞机晚点不能打电话通知)的壮举。不过这学期不仅准时上课,还偶尔拖堂,着实非常诡异……很有实力。个人感觉,这两门课程其实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对去研究研究,对中国以后的发展很有用。不过他讲的内容就比较枯燥了。考试方面,都是课堂上讲的知识,不会太难。
6. Prof. Nestler
还有个 Sensor 的老师,叫做 Prof. Nestler 吧,讲课的时候确实有点让人云里雾里的,不过
考试非常简单,10 道题目,简单的计算或者选择,不拿 1.0 对不起他了。
7.Dr. Niermann
Ecology 的老师貌似是 , 这老师非常生动,讲课也很有意思,只是他的课是选修。考试内容是结合课件和上课的知识,不过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他出的都是选择题,所以复习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
8.Dr. Moll
对了,还有 Dr. Moll. 真实身份是某制药公司的Project leader。负责BC(Biochemistry)和MB(Microbiology)长的很像TBBT的书店老板。上课无功无过,有同学反应他像电锯惊魂的主角,当然这个是玩笑了,感觉他人真的很好。讲课的东西是比较难懂,不过如果认真听的话,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的。他也知道这门课对我们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考试以选择题和简单的问答题为主,还能带一页 A4 纸,所以,大家考完都是很开心的。
还有些老师关于 Control system,X-ray, Toxicology 的老师,我在这边就不多介绍了,因为老
师更迭比较大,而且都是选修课,大家不要太担心。
补遗:
Prof. Manfred Roessle,真实身份是《命运石之门》中机关(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员,负责X-ray。主要事迹是13页的考试卷。
Prof. Stefan Mueller,新来的教授,典型德国兄贵,负责CS(Control System)。中规中矩的上课方式和无尽的笔记是他的主要特点。
Prof. Claus-Peter Siegers,通称老毒物。真实身份是UNI的医学博士(能开处方),有着无数的头衔,无数的论文,无数的成就,Google随便一搜都是几十页的内容。不过毕竟年事已高,上课只有第一排能听见他的声音,加上他50%德语+50%英语的授课方式,实际上能听懂的人我觉得是没有的……最终Toxic(Toxicology)由于他的身患重病而不了了之。估计09级是看不到他了……
Mr. Martin Korthues,真实身份是老毕的XXX,负责几乎所有实验。超级好人的老爷爷,会尽可能回答任何问题。当他不能回答的时候就只能~"Ah, I need Mr. Bischoff."了~~~
Dr. Christiane Eschenbach,关于这位女士,我只想用悲剧来形容。乏味的课程加上课堂不允许用电脑直接导致Environmental Energy Management这门课差点取消……真实身份是汉堡某生态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
Prof. Stephan Klein,Design Methodology教授,从上一届惨淡的分数来看这门课绝对不能打酱油……属于天书型课程。
Dr. Dagmar Willkomm,Hygiene教授,新一代迟到帝。主要事迹是到现在为止就上过一节课……
Prof. Marc Oliver Opresnik,通称阿玛尼。真实身份是原壳牌集团高层,现某投资公司BOSS。号称一天4000欧,小国总统都给他打电话。高帅富,身穿阿玛尼,手带劳力士。标配是IPhone4,Mac Air (WIN7),可口可乐。表示在大公司太无聊了,为了兴趣在大学当教授,负责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理论上教过我们的教授都是可以当Diplomarbeit的导师的……除了Prof. Bischoff,Prof. Grottker这俩大热门,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嘛~
Prof. Manfred Roessle
Staff scientist, project leader at Petra-III
Address: EMBL c/o DESY, Notkestrasse 85, Geb. 25 A, 22603 Hamburg, Germany
Tel: +49 [0] 40 89902 192; Fax: +49 [0] 40 89902 149
manfred.roessle@embl-hamburg.de
Biography
2006 - Project Leader at BioSAXS beamline on PETRA-III
2001 - PhD, Technical University München
Herr Prof. Dr. Ing. Dipl.-Ing. Stefan Mueller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17-2.06
Telefon: +49 451 300-5212
E-Mail: mueller.stefan@fh-luebeck.de
Herr Dr. rer. nat. habil. Ralf Moll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13-0.18
Telefon: +49 451 300-5554
E-Mail: moll@fh-luebeck.de
Prof. Ralf A. Giercke
Stadtwerke Lübeck GmbH
Umwelt & Energie
Tel: +49 451 888-1910
E-Mail: ralf.giercke@sw-luebeck.de
Herr Prof. Dr.-Ing. Michael Bischoff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21-1.10
Telefon: +49 451 300-5046
E-Mail: bischoff@fh-luebeck.de
Herr Dipl.-Ing. (FH) Martin Korthues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17-0.05
Telefon: +49 451 300-5239
E-Mail: korthues@fh-luebeck.de
Dr. Christiane Eschenbach
Ökologiezentrum, Universität Kiel, Schauenburgerstraße 112, D- 24118 Kiel
tel: (49) 431 880 4563; fax: (49) 431 880 4083
email : christia@pz-oekosys.uni-kiel.de
Herr Prof. Dr. rer. nat. Bodo Nestler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64.100.00.045.20
Telefon: +49 451 300-5524
E-Mail: nestler@fh-luebeck.de
Herr Prof. Dr.-Ing. Stephan Klein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 Zimmer: 64.100.00.043.00
Telefon: +49 451 300-5375
E-Mail: klein@fh-luebeck.de
Dr. Ulrich Niermann
marine biologist
Tel: 04362 900237
E-mail: Uniermann@t-online.de
Frau Prof. Dr. rer. nat. Birgit Grahl
Industrielle Ökologie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17-0.08
Telefon: +49 451 300-5242
E-Mail: grahl@fh-luebeck.de, integrahl@t-online.de
PD Dr. Dagmar Willkomm
Institut für Medizinische Mikrobiologie und Hygiene, UKSH Campus Lübeck
Tel.: 0451-500 2818
Dagmar.Willkomm@uk-sh.de
Frau Prof. Dr.-Ing. Sigrid Schuldei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Zimmer: 13-0.15
Telefon: +49 451 300-5618
E-Mail: schuldei@fh-luebeck.de
Herr Prof. Dr.-Ing. Matthias Grottker
Siedlungswasserwirts. & Abfalltechnik, Bauwesen, Zimmer: 15-0.04
Telefon: +49 451 300-5155
E-Mail: grottker@fh-luebeck.de
Prof. Dr. Marc Opresnik
FH, Fachbereich Angewandte Naturwissenschaften
FH-Build. 13, ground floor, Room 24
Lecture: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E-Mail: opresnik@fh-luebeck.de
http://de.wikipedia.org/wiki/Marc_Oliver_Opresnik (居然还有维基百科……)
原作者: 德环07 田鑫博, 德环08 黄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