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还没开始的时候,全诚让我写一个感想,我答应他了。刚好最近很多小朋友问我关于这个方面的事情,我就写出来,希望能够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吧。
一开始,还是先说说我的情况吧。我第一个暑假在玩,可以说啥也没做,申请实习是在9月底的时候才开始的,感觉是玩够了,而且开学了,所以准备为以后找个着
落了。然后疯狂的在网上找,德国有专门的找工作的网站,叫 Connectium 吧。我觉得,我还是对编程比较感兴趣,而且想了一想,以前实习全是编程,好像除了编程还真不会别的了。如此过滤一番,还剩下50,60个,而且貌似每天都会有一些更新的。一开始,我还很认真的研究了前几个公司,看了看背景实力什么的,大概干些什么。后来看的眼都花了,只好随便扫描一下了,最终选出来10来个公司。随后,我就开始往那些选出来的公司投了简历,cover letter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证书什么的。申请的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网申的,很多大公司,像宝马啊,拜耳啊啥的,都是网申系统,另外一些是人工处理的,往邮箱里发 。我个人还是喜欢往邮箱发,其实说白了就是无脑=;=。文件一打全发过去了就完了,网申还得填很多东西,那时候天气有点热,烦躁。最后结果大致是Wincor Nixdorf给了我面试,Fraunhofer IDMT 和拜耳给了offer,BASF拒了,别的7,8个石沉大海了。 我先去参加了Wincor的面试,而后才做决定。最后我选择去了Wincor Nixdorf。原因有很多方面,一个是我家人推荐我去这个,这个公司在业界是大哥。还有就是他们给的题目我比较感兴趣,是做HTML5 CSS3 和 jQuery 这些最新的东西。然后就是Fraunhofer给我印象很差,拜耳感觉是德环的。后来我和公司定完题目的时候,就火速找了IS的Holger Hinrichs 教授,大好人一个,先下手了。定完题目,就差不多了。3月开始实习,到明天过去公司办办手续,签签保密协议啥的,大致有4个月的时间。那先来说说申请实习的一些心得吧。
1,要安排好时间。我们大致是12月左右就可以定题目了,所以想出去谋生活的同学大概就得第二学期开学就开始找了。但是第二学期开学还得搞托福什么的,当时还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只能上课干这些事情了,这个你们不要借鉴,就当血泪史了,别重蹈覆辙即可。所以我觉得,最好托福暑假能干掉,但是找实习的话,还是第二学期开始,太早了不合适,太迟了就走远了。
2,还是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吧。觉得自己想做哪方面的研究,就尽量找有提供这种机会的公司吧。不要担心没选择,提供实习的公司太多太多了。像我对编程比较有兴趣,所以就朝这个方面追求了。有兴趣,申请以及以后工作才会有动力。
3,好好准备简历和Cover Letter。 这两个东西对于申请来说挺重要了,完全决定了你有没有机会参加面试或者去那里实习。公司不了解你,只能靠这种东西。所以要用心写,最好的展示出自己的优势来。
4,早。对于大部分的公司来说,一次只会招2,3个实习生。他们看到有合适的,就叫来面试什么的。招满为止,所以要早。刚进公司的时候,我问老板为什么要我,他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申请的早。我知道有很多人申请,包括自己的同学,大概加起来两三百号人吧。Connectium上可能每天都会有更新,所以小朋友们还是及时关注一下比较好。
在公司里干了4个月,怎么滴都会有些感想,我就不说我在那里做什么了,估计各位看官没啥兴趣,我只能概括起来就是:过得挺累的,但是很充实,学到很多新东西,有的很多新体会,干了一些实事,还有就是那个应用估计以后会出现在全球各地。我就来大致说说我的感想吧,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点小帮助。
1,端正自己的态度。总是有一些很优秀的同学,总担心自己到了一个大公司,会手足无措,或者感觉没什么发挥的机会,其实不然。想想,既然公司肯花钱请你,说明你创造的价值会高于,或者可能远远的高于你所得到的回报,这就足以说明,你能行。以我为例,我当时进去的时候,也有点担心,在这家曾经是西门子一部分的公司里上班,万一搞不出什么名堂来,挺尴尬的。后来进去了,其实发现也还行。大家各有长处,而且他们年龄都不小,咱还是有一点资本无知一下,而且恰好,他们完全不懂我要做的这方面,只好我说啥就是啥了。最后结果也说明了,我们也有能力做出一个好的产品,说是会成为下一代产品的核心。
2,多感受一下企业氛围。其实相信,很多人想出去实习,就是想感受一下,见识一下,这当然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了解一下企业的运作,团队的组成什么的,不管对自己以后去参加工作,还是创业都很有帮助。而且比较大型的公司,运作方法都比较成熟,相信很有借鉴价值。
3,文化差距挺大。我所在的那个团队,大家关系都不错。但是之前我和同事闲聊,他们说,他们私人时间从来不联系,不聚会,也不出游。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花7,8个小时和他们在一起了,没什么必要下班之后再联系了。而且带我的那个小哥说,他觉得他们只是同事,还不能算朋友,这样工作起来也没有什么顾忌,就事论事,工作的会更好。这个就让我很诧异,难怪来了这么久,就没听说过要聚餐烧烤啥的,和以前工作的公司完全不同。其实在学校,和buddy之间的交流,相信大家都感觉出来差距了,中德文化差距还是很大的,或者其实应该说是东西方。
4,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其实学习了一年之后,我才感受到德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德国教育之所以出名,就是德语教学质量太高了。我现在的那个公司雇佣了一个柏林某大学的小哥做part time,大二,但是团队里的那些人有技术问题,服务器啊什么的,都会想听听他的意见。我也和他交流过,确实懂得很多,而且他还和几个同学打算开一家小公司,顿时让我觉得亚历山大,大二啊我的妈。所以大家还是多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当然看自己兴趣吧。知识永远不怕多,也不怕深,总会有用到的时候,或许以后你就会感谢自己当时学习那些东西的苦逼可能还有点傻逼的日子了。
差不多就这么些了,想到了再补充,当然也得看大家有没有兴趣。感觉工作了收获挺大的,经济上基本能实现独立,工资够吃喝住,这倒是很爽的一点。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城市,孤单寂寞免不了,但是也意味着你能认识到新朋友,不管是德国人还是中国人,而且,这才像留学生的生活,一个人上路,慢慢扩展。
最后希望大家考试都有个好成绩,论文有个好结果。有疑问可能联系我,我知无不言,除了一些不能讲的,呵呵。当然,如果有什么不对的,欢迎指出,让我也进步进步。
德电08 于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