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仁 董○薇
自然科是個在我升了國二後,一躍成了我第二名害怕的科目,僅次於數學。
在國中,自然分成三個部分:一年級的生物、二年級的理化,還有三年級多出的地球科學。為什麼比起國文英文,二年級的理化更讓我頭疼呢? 首先,它不是整天死記硬背,記那些公式、特性就能夠應付過去的,更重要的是「理解」,理解題目的真正含意,還有「為什麼」該套用這個公式?
面對這麼難搞的一科,有沒有什麼讀書方法或攻略呢?要知道,學習是沒有捷徑的,絕不能從背題型開始,這點在任何科目都是一樣。上課一定要認真聽,盡量在課程結束前完全理解上課內容,不保留任何的疑問,回到家如果能馬上複習今天學過的部分就更好了,因為最剛開始的觀念肯定是最重要的,要是觀念錯誤,以後的延伸也會像蓋房子般,一開始就歪了。而如果在解題時遇到困難,也應該大膽發問,因為在學習過程中,藉由發問來搞懂自己的問題也很重要。
還有些人會特別為不同科目準備筆記本,希望能夠完整的整理出課本內容,但其實我對這種作法是非常不建議的。我認為,在複習時還要一邊翻找自己的筆記是件很麻煩的事情,而且光是在書包裡裝進學校課本跟講義就已經佔了大部分的空間,要是再加上自己的一堆筆記本,只會讓自己覺得書包很重、很有壓力。所以多數時候,我會選擇直接在課本的空白處作筆記,因為自然科的課本是會有很多空白處的。但要注意,筆記,一定要做在介紹該課程的那一頁,不要隨便寫在其他地方,這樣在複習時才找的到。
那也許會有個問題,有些單元的資訊量真的太大,只是抄老師上課的筆記還是學不起來怎麼辦?在我遇到這個狀況時,我會選擇使用「自己做筆記」的方式,拿張A4紙,一邊對照課本一邊整理。對我來說,比起條列式的筆記,表格式的整理對自然科更有幫助,不但能夠一目了然各重點,更重要的是不用寫太多字。
這些讀書技巧都只是我個人的方式,如果可以,最好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有時刻意模仿別人只會拖累自己。
(畢業於桃園市大湖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