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
撰文:國三和 邱○嘉
寫作能力和文學常識的提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的培育和訓練,需要日積月累堆砌而成的。
我喜歡在課餘時間閱讀書籍,因為在欣賞文章的同時不但能豐富自己的情感、陶冶心靈,也能刺激我寫作的能力。多讀一些優美、有趣的文句能讓自己的文章多一些養分,並從中改變自己的寫作技巧。更棒的是我也可以從不同作者的觀點吸收不同的見解,讓自己有深度思考的機會,就像其他學科的學習,我認為經由大腦思考所得的理解才是深度的學習。另外,有些作者的文章也充滿畫面感,作者用不同起承轉合的方式來組織他們的故事,這也是吸引我沉浸於書中的關鍵。
和國小課文內容相比,國中的課文大多數都是長篇大論,或是文言文,有時讀著讀著就會讓人心浮氣燥,無法好好掌握課文內容;但還好我在國中這兩年學到一種能掌握課文內容方法:使用心智圖。畫心智圖可以幫助我梳理思維、分析事理,並將課文內容化繁為簡,是我能輕鬆掌握課堂內容的關鍵!一張圖就是一篇文章。閱讀時,我通常會先將關鍵字圈起來,在腦中先產生一個架構,然後依照時間排順序、用地點或事件做關係線段或圖表的連結,也會再重新編排段落,最後再用自己的文字簡單的描述,用簡單明瞭的心智圖闡述複雜的內容!心智圖所呈現的內容不能冗長,盡量把長句變得簡單明瞭,這也能幫助自己提升寫作技巧。
複習功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熟讀國習。國習看似簡單,卻是拿高分的關鍵;國習就是國文這個學科資料庫,除了奠定我們國文能力,也是考試的基本題型。國習裡的閱讀測驗也能培養我們的文學素養,奠定我們國文能力的基礎,也是考試題目的基本題,這些都是要好好把握的!
最後,就是要牢記老師上課講的註釋。上課時,我會先一字不漏地抄下來,回家瀏覽課文時會再仔細讀這些註解,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課文有更深的領悟,尤其在閱讀文言文或詩句時,更需要藉助註解才能通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