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美感 心靈的成長
撰文:國三忠 郭○儀
國文是最貼近生活的一個科目,也因如此,範圍更是永無止境。許多文學的美感都是基於文章的架構組織、遣詞造句及深遠的內涵,許多文學的智慧都是源於自我的思辨分析、推理省思及實踐的策略。所以,我們應理解與試著享受,其中所能帶來的趣味與奧秘!
學習的路程漫漫亦慢慢,透過閱讀我們能夠知曉,國文的獨特,在於大部分的論點皆以人為主軸,間接擴大到周遭的事物,其中,不可忽略情感上的同理。我們需主動去洞悉作者內心的各種情緒的掙扎與矛盾,從而去反思背後的寓意和主旨,同時,透過這樣的日積月累,我們也能學會更精準的擷取訊息及統整,逐漸讓字詞靈活運用和變得更有深度,如同作者黃文輝所說:「一流的作品不只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更讓我們享受閱讀的樂趣,並昇華我們的氣質與涵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與不同的人互動和交流,像是《古文觀止》及《世說新語》都是值得深論的書籍,通過傾聽中及語言的傳達,學習適當抒發情感和認識新的詞彙,奠定與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精進與運用我們的邏輯思考,就如《禮記》所寫道:「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 》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這樣的相長學習方式,所能帶來的效益頗佳,不僅學習了如何據理力爭,還能充分的了解不同人的詮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