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煩惱到有趣——學習理化的過程
在還沒接觸理化這個科目前,我一直認為理化課就是可以常常去實驗室做實驗,上了一段時間的理化課才知道,理化不只要背很多難懂的原理、火星文一般的公式、還有好多題目要算。雖然理化讓我如此煩惱,但當我發現課本上的知識變成腦袋裡的常識;一看到題目就知道應該要套哪個相對應的公式時,就會湧現滿滿的成就感,這就是我學習的動力之一。
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讀法,我讀理化的方式是「自己也要寫一次筆記」。不是上課時抄的筆記,而是自己整理的筆記。我把理化第一冊的內容全部濃縮成三張六面的測驗紙,還有一些必考題型也寫在上面。對自己整理過的筆記會有比較深刻的記憶,考試前拿出來看一下就可以喚醒記憶。這是我學理化的方法,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麼做,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才不會讓你的努力事倍功半。
有時候會遇到很親切的題目,只要順著題目慢慢算就可以算出答案;有時候遇到的題目不但字很多,還會有很多陷阱,如果只靠自己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可以去找老師,老師們會一步一步地引導你解題。如果不敢找老師,可以和同學一起討論,好的朋友會跟你一起進步。當不同的想法相遇,說不定可以找出更好的解法呢!
我認為理化的題目常常會讓人對它放鬆警惕,只要有個小地方沒有注意就會痛失分數。所以寫理化時一定要細心、要冷靜、最重要的就是認真檢查。相信做到這些就不會再讓努力白費!
國三仁許○晴(畢業於新北市五華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