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和 周○引
我一直到國小四年級才真正開始學英文,在那之前我連時態都不知道是什麼,來到英語班之後,我才知道其實很多人都是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文的,所以對我來說要理解外師說的話和閱讀小說、文章都是一大難關。現在回想起來,幫助我逐漸熟悉英文的方法其實不多,主要就是天天接觸、培養「語感」。
記得在上國中之前,我爸爸每晚都會陪著我一起讀英語雜誌—大家說英語,雖然是最初階的英語單字、句子,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是必須有人在旁邊一步步的帶領,甚至翻譯才讀得懂。僅佔一天二十分鐘的時間,搭配著附上的短影片,我竟然快速的成長了,也體悟到原來學習英文的訣竅就是天天讀、天天聽,培養語感。
在聖心英語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由於我以前真的沒有任何接觸外國人的機會,所以聽到外師們在我面前講英文時感覺很新奇,像是「原來這個音在國外正統腔調念起來是這樣啊!」或是「上次覺得速度太快而聽不懂,現在終於習慣了。」等經驗。專注地上英文課、作業準時交準時完成、認真複習考試似乎是英語成績提升的不二法門。一開始我作業時常趕不完,考試也來不及複習,因為平日不只有英文科,還有許多不同的科目,所以我發現英文科作業要點就是趁週休六日完成,平日就可以很輕鬆。一樣的道理,常常接觸、多聽外師講話、努力完成作業和報告,也是將英語融入生活的辦法。
最後就是把英文培養成一種「興趣」,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從小爸爸就會給我們聽西洋歌曲、看英翻中的書和看西洋電影,雖然聽歌也不知道意思,也都是英翻中的書和中文字幕電影,但卻無形中加深了我對外國文化的喜愛。像是我現在的偶像就是美國歌手—泰勒絲,我也會看英文字幕的電影、借閱英文小說,試著聽讀、培養語感,也將英文從一個科目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覺得學會英文很難、很麻煩,這是不可否定的一件事,我也在緩慢的學習當中,畢竟是一個不同國家的語文、文化,但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英文,也許就能找到學習英文的樂趣和不同的目標。
(畢業於新北市文化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