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
清晰度:
1分:无法听清或理解学生的言辞。
2分:部分清晰,但需要额外的注意才能理解。
3分:基本清晰,言辞容易理解。
4分:非常清晰,言辞非常易于理解。
流利度:
1分:学生中断频繁,流利度极差。
2分:学生时常中断,流利度有待提高。
3分:学生中断较少,流利度尚可。
4分:学生流利自如,中断极少。
词汇和语法:
1分:学生使用了大量错误的词汇和语法。
2分:学生的词汇和语法错误较多。
3分: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基本正确,但偶尔有错误。
4分: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几乎没有错误。
逻辑性和结构:
1分:学生表达混乱,没有明显的逻辑或结构。
2分:学生表达稍显混乱,结构需要改进。
3分: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逻辑和结构,但可以更清晰。
4分:学生的表达逻辑清晰,结构明确。
表达能力:
1分:学生未能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分:学生表达不清楚或混淆。
3分:学生能够基本表达观点,但需要更多的细节或支持。
4分:学生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提供了充分的细节和支持。
情感表达:
1分:学生缺乏情感表达,表现得非常冷漠。
2分:学生情感表达有限,缺乏情感色彩。
3分:学生能够适度地表达情感,但可以更丰富。
4分:学生情感表达丰富,能够生动地传达情感。
总分(满分24分):__________
讨论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
上:
表现出色,论点清晰,合乎逻辑,能够提供充分且相关的论据,论证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出众,思维清晰且结构明确。
态度表现积极,情感表达丰富且与话题相关,对讨论话题有深刻的见解。
中:
表现尚可,论点较清晰,但可能略显不合逻辑,论据不够充分或不够明确,论证逻辑有时可能有问题。表达能力中等,观点基本清晰,但可能需要改进结构和表达方式。
态度和情感表达一般,有时可能显得不够积极或不够深入。
下:
表现较差,论点不够清晰,不合逻辑,论据不足或不相关,论证逻辑混乱。表达能力有限,思维混乱,结构不清晰。
态度和情感表达不足,缺乏积极性,情感表达不明显或与话题不相关。
讨论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
上:
表现出色,论点清晰,很容易让人听得出立场,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合乎逻辑;
能够提供充分且相关的论据,论证逻辑清晰;
表达能力出众,思维清晰且结构明确;
态度表现积极,情感表达丰富且与话题相关,对讨论话题有深刻的见解。
中:
表现尚可,论点清晰,很容易让人听得出立场,但赞成或反对的理由略显不合逻辑;
论据不够充分或不够明确,论证逻辑有时可能有问题;
表达能力中等,观点基本清晰,但可能需要改进结构和表达方式;
态度和情感表达一般,有时可能显得不够积极或不够深入。
下:
表现较差,论点不够清晰,不合逻辑,且立场含糊;
论据不足或不相关,论证逻辑混乱;
表达能力有限,思维混乱,结构不清晰;
态度和情感表达不足,缺乏积极性,情感表达不明显或与话题不相关。
讨论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
上:
论点:
应该(全面提出安全、经济、制度等考量角度);不应该(全面提出自由、经济、个性化等考量角度)
论据:
例子贴切、真实,符合家长与小学生的需求
论证:
逻辑缜密,深入论述小学生穿便服的话题
讨论态度:
专心聆听、积极发言、尊重不一样的立场
中:
论点:
应该(只提出了安全、经济或制度等单一考量角度,不断重复);不应该(只提出自由、经济或个性化等单一考量角度,不断重复)
论据:
例子贴切,只是真实性不足,只是泛谈
论证:
合理表达,但只是表面论述小学生穿便服的话题
讨论态度:
有在聆听,但偶尔在别人发言时和朋友私下讲话、参与发言的次数不多、接受不一样的立场
下:
论点:
立场含糊;听不出赞成或反对
论据:
例子不相关,或没有例子
论证:
表达能力有限,思维混乱
讨论态度:
他人在发言时,多私下与朋友讲话、只发言一两次、对不一样立场的发言者无礼对待
根据上述资料,写下一道思考题,并加以说明。
BC1 编号8:
BC2 编号8:
第一个评价标准从清晰度、流利度、词汇和语法、逻辑性和结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六个方面评估学生。这种评价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口语交际场景,但对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的针对性低 。第二个评价标准较为广泛,并没有列出评价的细节。第三个评价标准与第二个相似,但排列得更为整齐,更简单易懂。第四个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论点、论据、论证、和态度方面评估学生,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对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的针对性最高。
BC1 编号9:
思考:如何为一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选定合适的评价项目与准则?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目的除了考察学生有没有达到学习目标以外,其重点是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针对讨论话题“小学生应否穿便服上学”,学生答案或许就围绕在“应该”、“不应该” 或 立场不明确。而我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在这堂课中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尝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立场,并加以说明,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也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所以,我认为第四个评价项目与准则会较适用于这个话题,教师能够以“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大方向针对学生评价,方便评估的同时也能发现学生弱项,并帮助学生改进。
BC2 编号9:
思考:“评价标准的目的只是为了评定学生的水平,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改进口语交际技能?”(评:问题问得好,但以下说明只回答了后半部的问题。)
评价标准的目的应该是两者结合且互补的,即可以用来评定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评价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倾听、表达和与人沟通。同时,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能够确保他们达到课堂上所规定的目标。评价通常能够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准确反映他们实际的口语交际水平,以激励学生不断增进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BC1 编号10:
BC2 编号10:
思考:何种评价标准最为合适?原因何在?
评价标准和项目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才算是优秀的实用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课程要求,教学目的和成果来制定专属的评价标准最为理想。例如上述提到的评价项目与准则(四)就是优秀的例子, 从论点论据论证加之学习态度来出发,去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它很清晰且全面的列明了评价的项目,也细致的每一个程度学生需要达到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