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小某一个年级的课程纲要,举例说明何谓独白型口语交际以及其特点
BC1 编号:6
六年级课程纲要: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独白型口语交际是指独自进行较长而连贯的言语活动,听众与说话者没有直接的言语交流,一般通过表情、气氛回应。
独白型口语交际特点:
以说话者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目标一般为事先预设,指向明确
交际的内容相对单一、独立
结构比较严谨、完整
例子:
自我介绍、介绍家庭、说说个人观点、说说自己的愿望、说故事、说笑话、朗诵诗文
(这些例子在结构上会比较严谨,交际内容集中,对表达要求比较高,要求表达有层次、有条理,选取的材料能反映表达的主题)
资料来源:
国家教育部(2017)。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修订版)[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费蔚(2009)。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
BC2 编号:6
三年级课程纲要: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特点:
独自进行较长而连贯的言语活动
听众与说话者没有直接的言语交流,一般通过表情、气氛回应
对象明确,信息接收有专门的对象,信息的表达方式也具有针对性
以说话者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主体突出,话题一般由说话人预定或控制,一人说若干人听
交际内容单一、独立,结构较严谨、完整
类型:
说故事
侧重事件的叙述,强调情节的连贯性、生动性和人物的形象性
把听到的、看到的或自己编的故事,用口头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达
说想法
对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发表论点语气肯定,语速较慢;运用论据语调平直,节奏鲜明;论证时语气要连贯,语调抑扬顿挫
叙述过程
把事件经过、人物活动经历说出来
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结果等要说明白
形容特征
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情态、功用等的解说
表达信息要明白确切,使用的词句要符合且能体现对象的实际
把握独白类口语交际的要求:
注意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关注说话过程中的认知发展水平
逐步提高听记的要求,关注倾听的心理品质
渗透口语交际规则意识,关注情感态度和习惯培养
资料来源:
【1】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课例分析。https://wenku.baidu.com/view/5226a487650e52ea551898fa.html?_wkts_=1692582683073
【2】蔡春龙(2021)。侧重表达 整体把握 准确定位——独白类口语交际的知识、要求及能力要素。https://mp.weixin.qq.com/s/iD3z7QLrFJnytLgDfz4F7Q
编号:
关于“独白型口语交际的特点”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根据华小各年级的课本,列出一些独白型口语交际的活动并给予评价。
BC1编号:胡颖柔
例子:二年级 第一单元 想想说说
学习标准:1.3.2 说明人和物,能描述外貌轮廓和重要细节,及一些较突出的特点。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态度大方。
针对独白型口语交际的特点
-说话者是主体,说话的内容也已预设好,指向明确
-陈述的性质较高
评价:
我认为此学习活动是有达到独白型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此活动中是处于陈述状态的,在介绍朋友的外貌和特点时指向是明确的,在这个条件下学生在陈述的时候句子是有组织且完整。
BC2编号:5
目的:达到1.1.1和1.3.2的学习标准
1.1.1 进行口语交际,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大方有礼。
1.3.2 说明所进行的活动,要求说明清楚,层次分明。做到语音正确,话语流畅,语速适当,用语准确,态度大方。
评价
我认为这个活动有达到口头表达与学习标准,因为这种分享只能表明了个人的看法
题目要求学生分享,而且学习计划是个人的事情,所以学生只可以独立并完整地把自己的计划分享给其他人
这个活动类型属于说想法的类型
请评价一下课本要求应用“首先……接着……”“然后……过后……”“最后……”的效果
学生才可以有条理地安排学习计划,明白自己计划的意义 (有待商榷)
编号:
关于“独白型口语交际的活动”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根据华小某一个年级的课程纲要,举例说明何谓对话型口语交际以及其特点
BC1 编号:
BC2 编号:4
五年级课程纲要
1.1.1 针对话题参与讨论,能根据别人的说话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作出适当的回应。做到认真聆听,态度文明有礼。
对话型口语交际是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参与的双向性或者多向性的,以口头语言为载体的信息交流活动。它是人际间使用最广泛、最直接、最灵活、最简便的言语交往形式。对话型口语交际以对话为主要方式,包括道歉、作客、祝贺、待客、转述、劝阻、商量、请教、赞美、批评、安慰、解释、采访、辩论、借物、购物、指路、问路、看病、打电话、邀请等等。【1】
对话型口语交际的特点 【2】
1. 讨论要求, 从分到合
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充分关注每个人发表意见,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的意见 > 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耐心听别人讲完,一边听一边思考,尊重不同想法 > 强调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 强调轮流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
讨论的要求越来越细致, 从轮流表达再到初步尝试汇总,最后到主持讨论,是从单一的个人讨论能力提升到群体内的讨论能力,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
2.表达想法, 从说出到会说
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表达想法并简单说明理由 > 要求学生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 要求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 学习围绕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 > 要求围绕话题发表看法,须做到不跑题 > 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 要求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与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学习围绕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相比,引用原文说明观点,理性思辨的成分更多,只有经过信息的提取、分析、概括,才能让表达更有理有据
3.交际素养, 从尊重他人到尊重规则
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懂得“尊重”、“文明”、“耐心”和 “平和”,可见对话类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想法),还要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时候,学会文明、礼貌、和谐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做一个有素养的现代公民
不断地重复出现“尊重”这个词语,增强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促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行为表现进行方法的渗透,如“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等具体的行为表现,有益于学生对交际的规则形成初步的概念与意识,有助于方法的进一步渗透
【1】姜卫明 (2015)。 对话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小学教学设计,PG 22-23。
【2】陈自豪 、施丽聪(2020)。精准定位目标,构建有效学习活动。福建教育,PG36-37。
的编号:
关于“对话型口语交际特点”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根据华小各年级的课本,列出对话型口语交际的活动,并给予评价。
BC1 编号:
BC2 编号:3
1.1.1 针对话题参与讨论,能根据别人的说话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作出适当的回应。做到认真聆听,态度文明有礼。
1.1.2 针对话题提出问题,能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做到语句完整,问题具针对性,态度有礼,语气适当。
六年级
交流站 : 小组讨论,针对“网络的利与弊”发表自己的意见。搜集所有资料后,在班上开展一场辩论会。 (pg 65)
小组讨论:
需要特别重视讨论的要求,避免出现一部分学生滔滔不绝地说而能力较弱的只能当“听众”
讨论时的角色分配很重要
强调讨论时需要认真聆听、思考、轮流发表意见再到初步的汇总
辩论会
动机在于话题“网络的利与弊” 是与学生的生活上有关,让学生有话可说是符合“我要说”的理念。
在辩论会的时候,双方会各自展开观点,进行思考、 辩驳、表面自己的立场。(互动式交流)
通过实践的活动,学生能来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聆听、口头表达、思考能力
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极高,能激发他们想说的动力,从而慢慢培养他们从说出到会说。
【1】陈自豪 、施丽聪(2020)。精准定位目标,构建有效学习活动。 福建教育,PG36-37。
编号:
关于“对话型口语交际的活动”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根据华小某一个年级的课程纲要,举例说明何谓表演型口语交际以及其特点
BC1 编号:
BC2 编号:2
表演型口语交际是一种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全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平等交际 :口语交际的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可偏颇
从实际出发 :口语交际归根结底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因此,我们在选材时要注意贴近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有话可说,会说,乐说。
师生共同参与 :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场、一言堂等现象的发生,还可以针对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调控。
课前准备 :口语交际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有别于我们平常的随意聊天。无论采用哪一种交际形式,都是为交际目标服务的。在这种特殊的交际环境中,我们必须预设一个情景,交际双方(多方)、交际的话题、交际的言语、动作都缺一不可。
吴其炳.(2015).试谈表演型口语交际的基本特点. 文理导航(下旬)(07),47-48.
编号:
关于“表演型口语交际的特点”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根据华小各年级的课本,列出表演型口语交际的活动,并给予评价。
BC1 编号:
BC2 编号:1
二年级:想想说说
目的:让学生达到口语交际 1.1.1 的学习标准
1.1.1 能够进行口语交际,能应用礼貌语言,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做到话语适当,态度有礼
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的形式让学生达到1.1.1的学习标准
扮演路人、老师、学生等
评价
我认为这还不算口语交际,只是单向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自己的需求,更偏向于口头表达
这项活动无法训练学生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回应,或反驳,或同意,或提出意见
这项活动的话轮并不多,在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回答后便结束了
编号:
关于“表演型口语交际的活动”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