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某一个年段课程纲要,并写下你所理解的逻辑性/可行性。
BC1 编号:
BC2 编号:13
总目标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的总目标在于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充分掌握 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能应用华文来学习、思考,能以规范的华文来交际、处理信息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操。
课程目标 (听说技能)
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1. 在日常生活中能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中也可以跟别人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2. 专注、耐心地听话,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理,并发表意见。
3.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各种媒体学习语文,有效地与人互通信息。
三年级华文课程目标 (听说技能)
修完三年级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1. 与人交谈时,应用礼貌语言,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并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2. 专注、耐心地听话,作出适当的回应。
3. 能清楚流畅地讲述事情和说明活动的经过。
请写下你所理解的逻辑性/可行性
通过了解三年级华文课本中的小活动,我认为以上的目标是可行的,课堂活动也足以帮助达到该目标的。图一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专心地聆听别人的表达,并且能在之后清楚地叙述出重要观点。图二则能培养学生运用礼貌语言,养成良好说话态度,但是这项活动却不能达到“我要说”的层面,所以可以更改情境让学生变得更有话可说。图三也能培养学生专注听话,作出适当回应的能力,而且该话题也更接近生活,让学生们能有更多表达的机会。
图一
图二
图三
编号:
关于“总目标&学段目标的逻辑性和可行性”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列出某一个年级,华小学华语和国小学马来文/英文的对比,需要举例说明
BC1 编号:
BC2 编号:12
三年级阶段在华小学华语和国小学马来文的听说技能对比
共同点:
两者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借助口语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进行信息交流
关注实践:
-口语交际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应用口语交流的能力”,强调“而必须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差异性:
华小学华语有人文性质:
-注重口语交际过程中对话题把握的程度,内容标准1.1指出学生需“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交流”
-对交际方的理解和尊重,内容标准1.2提出学生该“正确理解所听内容,作出适当的回应,并养成良好的聆听态度”体现人文内涵
华小学华语更加内容丰富,要求全面:
-课程总目标是“充分掌握 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能应用华文来学习、思考,能以规范 的华文来交际..."
-学习内容分为“聆听”“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保持良好的说话和倾听态度,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国小学国文学习内容分为“聆听”与“口语表达”内容标准仅注重学生能听懂内容并作出回应与能传达信息
华小学华语的理念先进-关注个体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说话,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并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资料来源:费蔚(2009)。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号:
关于“母语教学和二语教学的差异”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
列出西方某一个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的课程与目标,写一写可借鉴之处。
BC1 编号:
BC2 编号:11
英国《英国课程的学习:关键阶段1和2国家英语课程》(English programmes of study: key stages 1and 2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英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强调“那些学不会流利说话、阅读和写作的小学生将被剥夺成功融入社会生活的权力”,更加注重为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英国母语课程的“口语”是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
更加注重低年级的口语(关键阶段一)
-重点培养学生简单复述,与人交流讨论的能力,讨论单词、短语、书籍顺序、标题、对书籍、诗歌以及其他材料的理解;复述熟悉的故事和童话
关键阶段二:注重讨论各种小说、诗歌、戏剧、非小说、参考书或教科书,复述童话、神话和传说,演讲和辩论表达对内容的理解(“推荐、演讲、辩论”)
(一)关注口语表达的对象——听众意识
学生要学会“获得、维护、和监控听众的兴趣”
(二)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国家母语课程中,有明确标准和要求学生应学会使用口头语言“阐明和证明答案、论点和意见”,提供“描述、解释和叙述”,通过猜测、假设、想象、探索和提问来促进理解
针对现实需要,发展信息提取和收集、思考与论证,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交际意图
(三)重视口语教学形式的本土化——戏剧教学
应该关注本土特色课程资源的挖掘,注重在传承优秀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同时锻炼和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四) 关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应对能力
保持注重并积极参与协作对话,保持主题,发起回应和评价
资料来源:
王小婉.(2018).英国母语课程中的“口语”教学及启示. 西部素质教育(05),214-215.
成轼.(2021).中英小学母语阅读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
编号:
关于“国外母语课程的目标借鉴” 我学到了……我还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