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魯凱語為cupel,是重要且常見的原住民農作物。在花東地區的原鄉部落,包含居住在東海岸的阿美族或是撒奇萊雅族原住民,為了保存盛產期的原生種雞心辣椒(小辣椒),會以鹽與米酒醃漬浸泡來保存。「醃辣椒」在花東很常見,單純只用鹽巴醃漬,原味而傳統,是花東原民遊子們朝思暮想的家鄉好物。
朝天椒,別稱小辣椒、指天椒,撒奇萊雅族語稱之為(kalimutuc)。生長環境於低海拔、山野或菜園,採集季節為全年皆可。朝天椒(kalimutuc)的小果實末端尖尖,基部胖胖的,有點像特製的小燈泡襯托在綠色葉子上。有各種不同品種的辣椒,在原鄉居家四周的庭院或菜園裡,都可看得到朝天椒(kalimutuc)。而對原住民來說,早期它就是飯桌上的菜,直到現在才演變成不可缺少、不可抗拒的調味料。以最簡單的方式,將成熟的果實洗淨瀝乾後,撒鹽或加米酒醃製,即可裝瓶儲存,放得愈久味道愈香,亦可做為調味料食用。此外,類似急性腫脹、關節炎或一般胃病患者請勿食用,否則會更嚴重。有人把辣椒當作健胃驅風的偏方,甚至用來治療通便來食用,不過,用量必須謹慎。平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會有敏感不適的體質,也不宜多量攝取。原住民的野菜大鍋菜裡,也可看到辣椒嫩葉,這對視力不好的老年人或胃寒者食用最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