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壇開講
在此次分享中,許慧玲與韓雪梅介紹了戲劇盒目前在新加坡一個租賃組屋區進行的藝術項目,並希望借此提出一些問題及思考,引發更多的討論......
繼續閱讀
郭慶亮是新加坡劇場工作者和戲劇盒的創辦人,他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劇場的功能,尤其是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小而充滿政治力量的國家。新加坡的土地有限,而政府通過土地政策和填土增地來控制資源的分配,這使得政府成為一個無所不在的「大政府」......
李秀珣的分享講述了她在社區劇場領域的探索和成長,特別是她與土城鄉音劇團的經歷。她將社區劇場視為一場發現之旅,強調在共同的經驗中,劇團成員們通過實踐獲得了許多新的理解和未來行動的可能性......
在劉尉楷的講座中,他回顧了自己從2016年開始接任山東野劇團團長的經歷,並分享了劇團如何轉型為職業化運作的過程,劇團如今擁有正職和兼職夥伴,並且深入參與社區與部落的文化與社會活動......
蔡奇璋分享了自己關於美學、跨域社會實踐以及社區工作的一些反思,這些議題與他在大學及社會實踐的經歷息息相關。他從一個簡單的故事開場,帶領聽眾進入深刻的思考......
王婉容以一種充滿熱情的語調,分享了她在社區劇場的長期經驗與思考。她提醒大家社區劇場的核心價值不僅僅是文化的傳遞,更在於夥伴關係的建立與跨國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關係讓她從過去、現在一直到未來,能夠持續進行創作與交流,並激發更多的創意和想像......
許瑞芳回顧了台灣社區劇場發展的歷程,特別是自1991年政府推出社區劇場計劃以來,她和許多劇團所經歷的挑戰與成就。當時,政府為了扶持地方劇團,將資源投入至各地,從台中觀點劇坊、台東劇團、新竹玉米田劇團、到台南的華燈劇團,這些劇團成為大城市中第一批現代劇團......
面對不同的社區氛圍,該如何介入並促進溝通?
想要知道戲劇盒在行動的過程當中,怎麼讓美學的部分發酵?
社區的概念是否仍僅限於地理上的鄰近性?劇場實踐能否成為理解不同區域社區樣貌的方式?
二、論壇第二部曲—大家共享(想) 的世界咖啡館
第二部分則採用「世界咖啡館」形式進行團體討論,會場設置成四大桌,讓觀眾在限定時間內參與不同議題的交流,並以便利貼記錄想法,隨後移動至其他議題展開討論,經過四輪腦力激盪,由各桌桌長總結成果......
更多照片請至: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Mtmzpz6n86zMwXpHrBblm4FcE_jiiT2o?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