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議題分享與對談
龔卓軍首先以莊子的「蹈水丈夫」寓言開始敘述,描述了一個在瀑布旁游泳的人,因為長期與環境互動,對水的感覺和能力得到了培養,因此他可以毫不畏懼地游進湍急瀑布中,展現了對環境的駕馭......
繼續閱讀
第二位分享者藍貝芝分享兩個實踐案例,第一個案例是國家兩廳院加入歐洲永續劇場聯盟(STAGES)在2022年春天藝術節製作的跨國共製節目《寫給滅絕時代》,導演是林欣怡,藍貝芝擔任共同製作人......
厲復平分享在丹麥看的兩個表演地景案例。第一個演出名稱為Mellemrum Thy Sommer,Mellemrum指的是空間中的空間,Thy是丹麥西北一座國家公園,Sommer指的是夏天。演出策劃者......
策劃本次論壇主題時,選擇使用後人類中心這個術語,是因為它更能凸顯我們此刻想要探討的,即不以人類為中心的表演思考。其實臺灣也有類似的在環境中的演出,甚至70、80年代也有過,那與這次分享的案例又有什麼......
二、長桌(The Long Table)沙龍
長桌」沙龍結合了劇場和公眾參與,既是一種劇場場景,也是一種強調開放與平等的參與形式。「長桌」沙龍由秦嘉嫄與厲復平輪流主持,但發言主體保留給在場所有參與者,任何要發言的人都可在長桌旁就座發言,或是在桌上的海報......
更多照片請至: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iOJLP8gOesNQLkCMB3kvPzUeU2rQLOsj?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