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藝文工作者和劇場同業在藝文補助申請過程中經歷了諸多困難和挫折。本次活動旨在提供一個輕鬆的平台,讓大家分享補助經驗,尋找合作夥伴,並建立人際資源網絡。參與者被邀請各自帶一道食物,共同探討藝文補助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南方聚場共享論壇 (Center Center)於2024年5月18日在白雪珈琲店舉辦了一場名為“喂!藝文補助為什麼不給我?帶吃的一起來聊其中的五味雜陳“的青年論壇。這次活動的緣起在於許多藝文工作者和劇場同業在藝文補助申請過程中經歷了諸多困難和挫折,因此希望提供一個輕鬆的平台,讓大家分享補助經驗,尋找合作夥伴,並建立人際資源網絡。參與者被邀請各自帶一道食物,共同探討藝文補助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由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莊郁芳主持。首先,莊郁芳邀請大家進場、飲食、找尋合適的座位,並介紹活動流程。進場過程中,參與者觀看了一系列與藝文補助相關的影片,包括臉書社團黑特劇場的分享文、池中藝週報的報導影片、兆豐銀行贊助藝文活動的報導、三立新聞台的藝文界嘆補助少等影片。這些影片為後續的討論奠定了基礎。
接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教授林偉瑜做了開場引言,她提到南大戲劇系和臺南文化中心合作辦理南方聚場共享論壇是為了要形成在地討論和論述平台,除了專家學者和資深專業劇場工作者,也希望鼓勵青年藝術實踐者和學生組織青年論壇,這次活動探討藝術工作者很關切的補助問題,過去這類活動主要由學者和專家參與,但青年實踐者和學生的聲音同樣重要,期望能夠在這場活動中促進更多交流,並組成網絡,共同努力推動藝文發展。
從自我介紹開始,莊郁芳透過網路連線Center x Center表藝整合平台創辦人陳儀瑾作為開場,然後每位參與者用1分鐘介紹自己,參與者包含了:滯留島舞蹈劇場的舞者Couie、存心堂的阿波和C、暴羅WALK的林裕紘、清華閣的周世章、台北光鍊劇團的隋汴和張碩庭、培養皿實驗計畫的王薏涵、拓窗藝術教育團隊的李泊易、美門藝文工作室的負責人、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等等。這些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擁有豐富的經驗,分享了各自的專業、補助和標案的經驗。
自我介紹後,活動進入Speed Dating環節。參與者以1分鐘的快速交流認識其他人,輪流與不同的人互相介紹,認識新的夥伴。之後,大家進行5人小組的分組活動,各組討論一份未申請成功的補助案例,分享申請經驗和教訓。
首先,莊郁芳以QRcode的方式分享了一份Center X Center申請失敗的計畫書,並請各組討論該申請書為何未被評審接受。討論後,各組便提出了改進建議和意見,包括微型計畫的定義、計畫的文獻基礎、計畫的目的與政府機關的需求一致性、計畫的未來發展潛力、書寫方面的建議等。白雪珈琲店的老闆也分享了成功申請經營古蹟咖啡店的案例,強調計畫應與當地社區需求的結合,以及多元化發展策略。
接著,主持人請大家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文化部長,我會如何給補助?」她以文化部長小野出任的新聞影片作為開端,拋出問題:“能給予補助的錢就是那麼少,要怎麼辦?有沒有能夠給補助機制的建設性建議?“參與者們提出了各自的建議,討論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更有效地支持藝文發展。討論涉及的議題包括長期補助的影響、小團隊的機會、跨界合作、補助分配的地區性和成果顯現等。
隨後的環節探討了是否只能依賴政府才能做藝術,並談及其他的可能性。參與者分組討論10分鐘,探索其他可能的資金來源和支持方式,然後每組分享5分鐘。其中,暴羅WALK的林裕紘分享了團隊通過演出和自媒體經營來獲得資金的經驗;而台北光鍊劇團的張碩庭則分享了劇團通過委託案子和顧問工作來獲得收入的做法。
論壇的最後,Center x Center創辦人陳儀瑾透過視訊連線分享了她的經驗和見解,介紹了Center x Center的創建目的和核心理念,並強調透過平台來幫助創作者建立檔案、累積經驗、促進交流和合作。
活動尾聲,參與者僅入自由聯誼環節中彼此交流,分享餐點和飲料,探討未來的合作可能性,並建立了人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