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音現場

李宥融

「當使命和願景夠強烈時,自然就會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我從國小接觸吉他,高中起開始到livehouse跟音響公司打工,大二下那年,我很篤定這輩子會一直做音樂工作到人生結束,於是說服家人,拿出我自己的存款十萬元,和媽媽借我的十萬元,靠著這二十萬元本金買設備,休學創立了環音現場,標榜系統工程技術本位。


幾年前,因為公司規模擴大,我從樹林搬到了塭仔圳,搬來沒多久,有一群玩龐克音樂的朋友找來環音,在我的工廠裡辦了一場「愁城鬧事」音樂會,兩天來了一千多人,大家就坐在地板上聽音樂。這件事讓我覺得太酷了,原來像塭仔圳這種晚上幾乎是荒城、離捷運站走路要三十分鐘、一般人心中會認定的鬼地方,也能夠發生這樣有趣的事。


受到「愁城鬧事」啟發,2018年起,我也開始在塭仔圳辦起「爛泥發芽」音樂節,團隊夥伴花了一整年時間,每週固定在工廠裡開會,想要在這個三不管地帶,弄出一場「城市邊緣的自由搏擊戰」。一方面傳達我們對音樂和社會的主張,二方面創造出健康的商業模式,讓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和夥伴都能覺得舒服,三方面也趁機讓參與者認識我們不斷升級的音響硬體實力。我們還嘗試帶入我們關心的議題,在粉絲頁上介紹音樂人的生命故事,並且邀請精神科醫師一塊研究音樂節參與者的心理活動變化。


單看營收的話,舉辦「爛泥發芽」其實是賠錢的,門票收入不如我們預期,但是準備過程中創造出很多有趣的人際連結。比如我們前陣子才得知,附近有家做改裝、烤漆的工廠老闆,先前竟然有來參加「愁城鬧事」,還覺得這類型的活動蠻厲害的。甚至有兩家貨運行的老闆,雖然沒聽我們的音樂,卻主動提議要把戶外場地免費借給我們辦活動,這樣的鄰里連結,是我們之前從來沒有預期到的,到了活動尾聲,反而成了更可貴、更重要的收穫。


當使命和願景夠強烈時,自然就會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環音現場的同仁,都是民國八十幾年出生的年輕世代,我們希望將「爛泥發芽」更加深化地繼續辦下去。這個社會太少行動者了,很多人都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憑空的想像太空泛也太不直接了,我們會一直行動下去,不斷衝撞社會,直到帶來新的改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