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昌紙器

陳冠瑋

「也許有一天我不會再做紙箱了,但是這間紙箱廠我還是希望它能繼續存在。」

大四那年,我的父親罹癌過世,那時紙箱廠的生意已經在走下坡了,薪水發不出來,房租也繳不出來,可是我的媽媽捨不得,雖然她技術細節只懂得一些皮毛,還是硬著頭皮把工廠接了下來。到了我退伍之後,才從母親手上接下這間搖搖欲墜的工廠。那時候我心想,我給自己三年的時間,拼得起來就繼續做,拼不起來就重新回到外面找工作吧。


國小、國中的時候,同學放寒暑假都在外面玩,我都得來工廠幫忙打包紙箱,坐在副駕駛座陪父親送貨。小時候只覺得搬貨很累,沒有錢可以拿,也沒有其他朋友可以聊天。我想今天如果我爸爸還在世,我可能也不會做這些,就算回家工作,大概也是東看看西看看,不會太認真,反正上面有爸爸頂著。


剛回來接手時,整間紙箱廠只剩下我媽跟我和另外一個員工,三個人而已。一開始我真的什麼都不會,但是環境逼著我去學。我不知道怎麼操作機台,就到外面去請曾經做過的人回來教我,白天慢慢摸索,晚上留下來加班,連週末也在工作,做到完才離開。一開始我速度比人家慢三、四倍,可是半年過後,我就全都學會了。


爸爸還在世時,我們做的瓦愣紙箱,會賣給像是金蘭醬油、統一牛奶的裝瓶廠,更大宗的生意來源,是賣給那些要大宗包裝出貨的成衣廠或是鞋廠,可是自從很多台商工廠移到大陸去之後,這行就越來越難做。本來雙北地區有三、四百家做紙箱的工廠,現在只剩下一百多家。像是統一這樣的食品大廠,雖然在台灣還有產線,可是紙箱也都自己生產了,我們只能靠自己想辦法闖出新路。


現在我的客戶來源,一部分是做鐵件跟塑膠射出的廠商,另外一大部分就是網購。我們會從上游的工廠買進瓦愣紙,用自己的機器裁切、壓線、貼合、印刷,再親自開車送到客戶手中。你可以把整個過程想像成一張白色的A4紙進到我這邊來,我們工廠就像是那台能夠輸出客戶想要尺寸、圖案的印表機。


台灣的紙箱廠將來只會越來越少,但是絕對不會消失,因為從國外進口的運費太貴了,所以紙箱產業在所有國家都會存在。坦白說,我也在考慮將來可能要闖一條別的新路,但是這間工廠是我爸白手起家,和我媽一塊做出起來的,我爸臨走之前特別跟我講,要我把家裡顧好。或許吧,也許有一天我不會再做紙箱了,但是這間紙箱廠我還是希望它能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