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仔圳的前世今生

空拍由盧錫安提供| 2019年攝

要回顧塭仔圳最古老的前世,可以從四十萬年前開始說起,那時山腳斷層張裂,使得臺北盆地陷落,原來從泰山、林口貫穿往北方注入海洋的古新店溪,因為林口台地抬升,阻隔了原有河道,便沿著斷層崖邊往北匯入淡水河。

時間倏忽來到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諸羅縣誌》,將臺北盆地畫成了西廣東狹的神祕海灣,這個海灣鄰岸的西緣,便是林口臺地山腳東側,以及五股一帶延伸的興直埔,也就是本書故事的舞台──塭子川流域。雖然康熙年間的臺北地區,是否存在過這樣一個海灣般的大湖泊,學界還沒有定論,但即便沒有湖泊,至少用低窪濕地形容當時的塭子川流域應當不為過。至今,水的記憶仍然留存在新莊、泰山與五股,無論是遍地的埤塘地,或是以「塭」與「埔」地為名,在新泰平原的網流中交織出的阡陌良田,皆是明證。

原先活動於這一帶的主角是武朥灣社,但隨著漢人與族人交涉並合作開圳,促使漢人將大量旱地轉為水田,成為新墾地擁有小租權的耕地主,逐步翻身成為具備實質處理土地權的地主。再加上1788年(乾隆53年),施行番屯制度給予武朥灣社養贍埔地,促使部分居民遷居到現今的三峽與龍潭一帶。新莊與泰山則持續見到漢人湧入,自八里沿著港運、陸運要衝發展街庄。

從林口臺地東緣山麓,一直到像是龍脊一般凸起的新莊街之間,是一片東南往西北低斜,高低相差7公尺的生產低地,特別適合引水至新泰深處形成綿密的水網,而這片平原地帶也成了市街經商者重要的生產空間,土地信仰落腳於這些居住與生產的地界裡頭,迎著微微香火,累世攢成略具規模的土地公廟。


雍正台灣輿圖》

新庄港原來在塭子川

老地圖還藏著著其他有趣線索,譬如〈乾隆台灣輿圖〉中,可以看到新興住民乘著大船已經能直達淡水河內港──「新庄港」,經中港塭庄直入中港厝庄,遙望著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大漢溪畔媽祖廟前的新莊港口。而這條河的身世,依據沿岸所經聚落推斷就是塭子川,上游就是現今中港大排,彙集泰山貴子坑溪、大窠溪,再匯入五股坑溪、觀音坑溪、洲仔尾溪山溝溪水,最後注入淡水河。

想像船隻駛在塭子川上,沿岸裝卸葉菜、糞肥、磚材、養鴨用的下級漁獲,送往周遭以「塭」、「陂」、「港」、「埔」命名之處,傍處水澤的風景,讓相對位處高地的街庄住民,對塭子川、塭仔底一帶留下波光粼粼的印象,「黑雲集嶺頂新莊雨隨到」是在地耆老形容眼看塭仔底一帶頭上有烏雲,向西一帶往山腳(泰山舊名)處曬在稻埕的穀子就得立即收起來,因為那是一處不只是感潮,還迎著內港東風帶來水氣的地方。

塭底與在河上的土地神

位在新北大道、中華路與五工路交叉口的「舊塭中港福德宮」,見證過「舊塭庄」一帶的發展。現今還留有道光十三年(1833年)署名「興直保仲巷厝尾旧塭庄眾第子」字樣的石碑,刻上張廣福、陳源興、林安邦等業戶名字。

另一座倚傍塭子川的土地公廟「興珍宮」,同樣見證了乾隆年間以來的拓墾史。該廟原本位在加里珍堡(五股)──興珍村,背後是新莊平原三大墾戶之一的潮州客家劉和林集團的拓墾中心,廟中存有一塊從乾隆己卯年(1759年)留存至今的「重建興珍宮碑記」,表明該廟曾經重建過,不料兩百年後卻再次碰上重建命運,因為抵不過塭子川流域中水治理的難題,只得讓地作為二重疏洪道的行水區,不如舊塭庄的土地神來得幸運。興珍宮原址所在的村庄被拆之後,地基下的土便被挖來填五股沼澤地,墊高後便成為後來的五股工業區與興化社區。

二重那裡都是黑色的泥土,都是家中要傳給長子、最好、最肥的田。」楓樹腳一帶的陳家成員說起這段往事。前面提及的舊塭中港福德宮海拔約三公尺,但是因為工業區的地基被墊高成了七至十三公尺,福德宮的福德正神反而變成地平線之下的治水神。

日本時代──公共埤圳後村圳的誕生

張氏家族分別於樹林與新莊拓墾,兄弟以「張必榮」與「張廣福」為號,分別於1751年與1753年在樹林、新莊一帶修築水圳,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完成連結樹林、新莊至三重的張厝圳(又稱永安陂、福安陂、海山大圳)。劉氏家族發跡於五股加里珍等庄的「水沖沙湧之地」,趁著1759年石頭溪改道,八里坌巡檢開放申請開圳,劉氏集團正式進場佔據張氏水權,經歷無盡爭訟,終於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鑿成劉厝圳(又稱萬安陂),灌溉中港厝、舊塭、頭前庄一帶,將中港厝、頭前庄與現今塭仔圳重劃區的農業生產力大為打開。這兩條大圳交錯引大嵙崁溪之水,綿延深入樹林、新莊、泰山、五股、三重、蘆洲等地。

到了日治時代,為了利於災害整頓、收租、提升農產引水的穩定性,明治42年(1909年)由臺灣總督府出面直接購買產權,合併草埤、張厝圳、劉厝圳為「公共埤圳後村圳」,1923年改組為「後村圳水利組合」,指定新莊郡守為組合長,由國家統一管理的灌溉水源,平息了過去為搶水興訟、火拼爭水的情況,更加穩定擴張了塭子川流域的生產空間。

這樣的地理環境,讓後村圳可以沿著林口台地東緣向低處引圳,以期先天優勢,造就當時田心子巨賈──李泰(泰山仙景李氏一支),豐收稻米於這片平原,從日本人手中獲頒紳章,並擔任山腳庄保良局副局長、區長,並在塭仔圳內興建起精緻院落──懋德居。到了李泰之子李本手中,又因為精米事業、從事米糧進口賣賣,名聲大噪於新泰市街。擅於和日人交涉的李本,靠著懋德居一隅引後村圳之水,收納新泰全部的稻米,藉由李家獨立的水車來舂米,若在新莊街上詢問「李阿本」,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本的兒子李石樵也在此地出生,一路從泰山負笈到日本成為知名的臺灣第一代西畫家。1949年在懋德居的家埕前畫下了《田家樂》作品,留下塭仔圳望向觀音山的珍貴農村地景,也透過該畫主角(李石樵家人)愁苦的神情,預告了這一片地主面對新政府推動土地改革政策下的無奈。

公共埤圳後村圳的出現,已然是國家治理進入塭仔圳區域的先聲,整併大嵙崁溪(大漢溪)、塭子川流域的後村圳水利,幅員廣大,在新泰地區以貴子坑溪(草埤)之草埤圳與鄰近新塭、舊塭與塭仔底區域的劉厝圳支線,出現「塭仔圳」區域的模糊雛形

※1898年〈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

1959年八七水災與1963年葛樂禮颱風──催生台北防洪計畫

1959年,對於位在熱帶低壓行經區的臺灣島民是風雨飄搖的一年,7月台北正遭逢畢莉颱風摧殘,造成三百多人失蹤死亡,誰知不到一個月後,又有強大西南氣流驟然從南部到中部一路北上,淹沒上千鄉村城鎮,造成667人死亡、400多人失蹤,兩萬多戶屋舍倒塌,損失慘重,「八七水災」成為全臺灣的惡夢,中央全力推展重建工作,暫緩台北防洪計畫。

1961年波密拉颱風再次造成大漢溪、新店溪鬧洪水,行政院正式成立「台北地區河川防洪計畫審核小組」,1963年3月由美國陸軍工程師團工程師專家與審核小組討論,通過「大漢溪改道另闢塭子川疏洪道」一案,想藉著這一帶新莊與泰山的大窪地分擔大漢溪的洪峰量。未料當年9月,西北颱葛樂禮颱風強勢來襲,遭逢強降雨的北台灣因為多數集水區建成大樓、又逢大潮、石門水庫首度洩洪,災情慘重。

位在塭仔圳貴子坑溪下游的人家形容,洪災發生時,全家架了梯子就爬往半樓仔(老厝橫樑柱間搭木板的置物空間),看著水一路往門楣淹,全家人的腳先是垂掛泡在水裡。夜裡雨未停歇、水位持續上漲,阿爸反身腳往屋頂連踹幾下,撥開屋瓦鑽出去吶喊求救。養鴨的水雞伯划著小船聞聲就來當渡船,人們一年到頭就有兩到三次這樣坐船的機會。此時,大台北區域同時要擴張都市與提升城鎮生產力,大量的工廠下鄉去招工,在後村圳灌溉的水稻田上興建廠房,讓防洪治理的條件越來越嚴峻。翌年〈台北縣塭子川疏洪道工程用地案〉一卷卷檔案催生出大量調查業務費、查估工作經費與疏洪受益評估。

題名:豪雨及石門水庫洩洪五股蘆洲新莊等地,被水淹沒一片汪洋房屋倒毀財物損失慘重

主要報刊別:臺灣民聲日報

出刊日期:1969/09/28

版次:5

1965年淡水河防洪治本計畫第一期完成後,發現塭子川新河道與關渡出現回淤現象,官方決定再做後續觀察。原來大漢溪改道塭子川的預定區域,也在1968年列為一級洪水平原管制區──「新泰塭仔圳重劃區」的輪廓自此具體成形,將臨近大漢溪的「桕仔林」、「後港仔」等舊聚落,以及位在南北中間位置的「石龜」、「海山頭庄」等地納入重劃地,縫上聚落發展上較無關係的塭子川或塭仔圳的行政計畫名稱。作為一級管制區的代價,便是將近一個世代的人們,眼睜睜看著大型工廠進駐農村,開始造鎮的廢水隨著河道、圳道汙染整個新泰平原的水稻田和地下水,被汙染的土地種不了作物又禁限建房舍,一切和「水」難分難解的命運,因為居民對淹水的恐懼,又促使河川堤岸高築、河道被水泥固化。等到1973年,才有專家提出在江子翠附近另開「二重疏洪道」,取代「大漢溪改道塭子川」的既有方案。很難想像,當時規劃作為河道的塌陷窪地,再過五十年後,全區竟會變成以住宅區和商業區為主的「新都心」。


抽出一顆塭底的心臟──再現塭子川沼澤

1967年至1976年期間,塭子圳沼澤誕生在現今新北產業園區(原來新塭處),恰巧就是二重疏洪道與塭仔圳重劃之間的新塭庄,一片積起深度達1.6至0.5公尺,5公頃大的沼澤地,海拔 0公尺,像是接起自己的身世,透過身體的地質紋理遙遙呼應。原本位於盆地水系末端的塭子川流域,地下水位本來就偏低,再加上萬華、三重、新莊超抽地下水,地層快速下陷,平均一年要下陷16公分,鬆軟的土層,在失去充沛地下水的支撐下快速陷落,經過管制抽取地下水後,才逐漸停止沼澤區的擴張。

然而這片壽命短暫的沼澤,隨後就如同多處重劃區的身世一樣,以開闢二重疏洪道時挖掘出的土,墊高待發展區的地基。塭仔圳重劃的發展又會是一場徹底改造地景紋理的重大手術,在回頭從那麼遠的塭子川走入塭仔圳,我們目睹比我們早先住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怎麼藉著土地順勢登陸、拉水圳、挑選能夠不受水患、足以安家的地方建立村莊。我們這才知道,原來要歷經一代代艱難的抉擇、餽贈與負起責任,我們才有可能受風土滋養,說出自己來自哪個有意義的「地方」。

1973年航照圖,現今新北產業園區過去因為地層下陷出現了〈塭仔圳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