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子川x塔寮坑溪身世調查

塭仔川流域身世調查 說明 (建置者:廖炫銘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副技師 )

文字整理:連品薰

古塔寮坑溪GIS地圖 說明 (建置者:廖炫銘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副技師 )


塭子川_1925_臺灣地形圖R

新莊從清領時期就開始發展,是很早期發展的拓墾社區,從這張日治時期地形實測圖,我們可以窺見清代庄頭的樣貌,呈現的是國家力量介入並建設現代水利工程前,自然發展而成的地方社會。地圖右下角的車站與鐵路是劉銘傳所建,這條鐵路從台北車站經過三重再到新莊,就是今天捷運新莊線的路線。

貫穿新莊地區的塭仔川是由南往北流,它的流域是一個畚箕的形狀,吸收了左方山地其他水系的水流。弧形的河道是自然沉積的結果,而頭重、二重、三重等地名也標示出了河階的地形。但光是自然的河流仍然不足以供給拓墾社會所需的灌溉用水,因此開鑿了許多條水圳,並同時從樹林引水進來。雖然歷經了百年發展,但許多彎彎曲曲的小路中間的排水孔往往標示出了舊圳道的遺址,這是因為要拉直一條舊河道所涉及的產權過於複雜,除非經過市地重劃,不然道路往往沿用了舊的河道,新莊的中港路、化成路就是這樣的百年老路。當時的水圳是灌排不分的,因此現在雖改作地下水道,其實也脫離不了當初的用途。

而另一個可以看出河道遺跡的線索則在於今日的行政區劃界,例如新板特區位於塭仔川的左岸,其實比較靠近樹林區,但在行政劃分中仍屬於板橋,便是因為河道改道但行政區邊界卻沒有跟著改的關係。又如新莊機場捷運站,因為是蓋在舊河道上,導致了站體一半在泰山一半在新莊的有趣現象。


塭子川_1944_舊航照影像R

在1944年的美軍航拍圖中,地景和二十世紀初期並沒有太大變化,也尚未經歷工業化。當時的水利設施達到了最高峰,同姓的家族在拓墾社會中成為了最重要的凝聚力,例如(老師的社區)通通姓劉、五股有泉州籍的王家,新莊還有中港厝、徐家、葉家、板橋林家的支系等等,當時的械鬥等社會衝突都是圍繞著家族為中心而有的現象。

塭子川_1978_舊航照

在1978年的舊航照中,塭子川中下游明顯可見大範圍的淹水地區,這個變化其實和台北的都市發展有關。戰後臺北盆地都市化過程中,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溫子川中下游則是屬於下陷嚴重區域;1970年代後期幾次風災都導致五股、蘆洲、新莊、三重地區積水,甚至長期積水不退,形成沼澤(有臺北西湖、五股沼澤、溫子圳沼澤不同稱法)地形。

由於台北行政中心每每遇到颱風豪雨都會淹大水,當時的做法是將基隆河截彎取直、犧牲淡水河以右的地區作為洩洪區。台北防洪計劃將三重、蘆洲、五股、新莊一帶低窪之地劃為「淡水河洪水平原管制區」 ,全面禁建新的房舍廠房,為將來大防洪工程預先做準備。但既然土地已無法耕種,農業沒落之後蓋起了臨時鐵皮工廠,這些違章工廠聚落成為了新莊今日特殊的景觀,也增加了就業機會,使新莊成為今日的高密度人口區域。

塭子川_1991_2萬5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圖

二重疏洪道於1982年開始施工,並於1984年完成,解除三重、新莊部分地區禁建,大量四層樓販厝出現;挖掘疏洪道所得泥土,用來墊高五股淹水區的南部,建設成五股工業區,容納疏洪道工廠拆遷戶並抒解北台工業用地需求;此時規劃的中港大排較今日位置偏東側。1984年政府徵收了洲仔尾老聚落作為洩洪區,但洲仔尾為泉洲籍的陳姓單姓村,社區凝聚力強,當時徵收案遭遇了很大的抗爭,但最後仍是遷村至蘆洲灰磘重劃區。洪患問題解決後,五股工業區得以建成,而三重、新莊地區的城市與產業也漸漸發展了起來。

國家力量介入水利工程之後改變了自然地景與人文發展,早期農業社會,台北盆地內隨處都可見水體(河流、水圳、埤塘),然而隨著都市發展,為了爭取更多可開發的土地,填平小河埤塘、束縮大河範圍、截彎取直;又為了控制大水不要氾濫到好不容易開發出來的土地,所以就逐步加高堤防;人工化筆直的堤防兩側或上方,則是近年來規劃交通建設(如:快速道路)的最先考慮選擇項。這些高牆與公路,實質上阻隔人與河的關係。

1990年代的塭仔川已經被斷頭、河川也多次被支解,不復自然河道蜿蜒而不穩定的特性。但面對都市計畫等議題,廖泫銘老師也提醒我們不必一味的將現在與過去做二元對立的想像,例如1960年代的保育綠化狀況就比現在惡劣許多,因此也並不是過去就一定比較好。未來新莊即將再次重劃,其中也包含了貴子坑溪的整治,什麼樣的河川才是我們所想要的?這是現在我們所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