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交談與合作國際研習會議

1996年4月15日至19日 南投縣鐳力阿天帝教道場

主題:儒道思想中之和諧因素對東亞文化的貢獻:基督宗教與儒家思想、道家靈修的交談

主辦單位:天主教亞洲主教團協會 宗教合作委員會

指導單位:外交部、內政部

   承辦單位: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與合作委員會

一、引言

  1996年4月15日至19日,來自亞洲十個國家的與會代表齊聚一堂, 在中華民國台灣省南投縣鐳力阿天帝教道場,參與一場宗教交談與合作研習盛會,會議主題為「儒道思想中之和諧因素對東亞文化的貢獻:基督宗教與儒家思想、道家靈修的交談」。與會代表們仔細研討在儒家和道家傳統中,足以提供瞭解宇宙和諧、人際和諧和個人內心和諧,與達致和諧之道的要義。與會者也研討了各民間信仰傳統在提供信徒認同感與尊嚴方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提供用以統合天人的世界觀。

  從以上的觀念基礎出發,與會代表們反省了基督宗教、儒家思想和道家靈修中的和諧觀。最後,與會代表們也探討了現代東亞信友可從此一區域的哲學與宗教傳統中獲益,達至個人綜合的各種途徑。

二、儒家思想對東亞和諧的貢獻

  基本上,儒家思想對和諧的貢獻是從「仁」的概念出發。「仁」是人性存在的內核,也是一切人生價值的根源與德行的完美。仁與天同性。儒家是一種「生命的學問」,特別重視修身。通過內在的道德實踐,「仁」的目的在於克己復禮,以達成和諧的人際關係。透過反省、自覺,人可以擁有愛人之心,推己及人,直至全天下之人皆統合於和諧之中。儒家也強調天與人的和諧,「天人合一」是儒家究極實現之終的。

  和諧既是儒家的核心概念,社會穩定的維持便是「儒家」最重要的關懷。在孔子理想的社會秩序中,人人皆能各盡其性,且都遵行確當的倫理道德規範而生活。此一明確的規範既為家人之間敦厚的倫常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且可在此一基礎上,建立穩定的社會。

  從個人修身做起,推展至社會的和諧,其次序是層層而上。「五倫」的關係是雙向的,至若「三綱」則流於片面,而儒家當前的挑戰在於如何重新詮釋「五倫」觀念,既要保持其統合力量,又要承認「男女有別」是有效、有價值的,同時既要避免濫用該項差異性,也要避免感覺到受該項差異性的威脅。如此一來,兩性之間及家庭生活便可以達到真正的和諧。這個課題需要進一步的反省和推展。

三、道家對東亞和諧的貢獻

  在整個中國歷史中,儒家與道家一直扮演著互補的角色,是中國人入世與出世生活的兩大支柱。儒家提供政治與家庭制度,藉以條理中國人的倫理生活。道家則為中國人提供了與大自然、與道合一的內在途徑。道家與道教都以達成和諧為最重要目標。「道」本身就是最完美的和諧境界,經常以「太極圖」 表示之。太極圖象徵著陰與陽這兩股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力量達至和諧的圓滿標誌。

  在通往和諧的路徑方面,與儒家注重人際關係相較,道家的獨特性在於強調靈修。若區別道家哲學和道教(兩者的區辨是具爭議性的問題)

,這兩者追求和諧的方式稍有不同。道家喜以靜觀體道,達最高和諧境界;而道教則經由身心合一的途徑,進行性命雙修。

  「道通為一」乃道家哲學的最高目標,欲達此境界,唯有賴於「無為」的哲學醒悟。「無為」可解釋為無人為造作,任道自流。質言之,當一個道家哲人達到「無為」的境界,他就能由語言、概念與偏見的人為羈絆中解脫出來,而這些正是失和的主要原因。當此境界,人的每一行動皆遵循自然之道,成就完全和諧的生活。

  在另一方面,道教修行傾向於強調兼顧身體與精神的修練方法,以達到成仙不朽的最高境界。除了練丹、服食、採補之外,道教也提供許多練氣的內在功法。當身體經由練氣達到天地的純粹元始精氣之時,人的內在自我覺醒,進而成仙,成為一個與道合一的嶄新自我。當此境界,道教徒不但可羽化登仙,而且也達到了哲學上「無為」的開悟。

  無論是道家哲學或道教都追求內心的自由與長生不朽。道家對於社會和諧的貢獻,不是透過干預世俗事物,而是透過保持靜默。道家認為儒家過度致力於領導或指導人民,反而會使得社會混亂。任百姓各適其適,使自然如其所如,是道家使社會和諧之道。

四、民間信仰與和諧

  中國的民間信仰擷取了許多儒家和道家的因素,對於民間的世界觀有相當的影響,但直到晚近才被它本身的提倡者所嚴肅看待。現代社會傾向於將它輕視為迷信或原始,在學術上也一直有反對意見,拒絕將它與哲學和正信宗教並列為認真研究的對象。對於民間信仰有系統的研究,晚近開始出現在更多的對談會議和學術會議上。

  民間信仰的基本前提是:人是一個靈體,並生活在一個充滿了靈異相互依存互動的世界中。各種習俗、儀式和敬神的目的,是為了維持人類與自然世界的和諧。

  在這次的研討會中,出現了兩種對民間信仰的研究方法。其一是提出民間信仰隱含一種形上學,一種代代相傳的集體意識。這點可以在面對生命意義和目的的態度和價值層次上檢視出來,雖然它並不像有制度的宗教那樣把形上學加以顯題化。民間信仰不是一種固定的體系,而是在持續變化中,不斷攝取新的成分,並表現出集體的創造性。

  其二是來自宗教體驗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基於對自然和精靈的實存體驗並享有共同命運的敬畏和驚奇之感。它並非一套觀念或社會價值,而是由這種宗教體驗催生並維持著民間信仰的動力。

  民間信仰的實際運作填補了人們在情感和信仰上的需要。對民間信仰的信徒而言,其禮節和儀式有助於人在社群之中,和人與自然之間,達至和諧。單就這一點而言,民間信仰仍值得進一步研究和闡釋。

五、基督宗教對東亞和諧的貢獻

  「和諧」的觀念,而非「和諧」的名詞本身,也是基督宗教的重要課題。正如同「和平」一詞,「和諧」一詞也可以表達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所賞賜的全體救恩。基督宗教宣講三層的和諧:人與神、人與人、人與全宇宙的和諧。在基督宗教中,與一位位格的上帝的結合是一切和諧的根源。至於老子的「道」則是沒有位格的,而儒家的思想也不強調個人與「天」的位格化關係。基督宗教卻信奉有位格的天主,即使在密契傳統中上帝的概念含有某種超位格意味。基督宗教認定與這有位格的神的和諧關係,應是人與別人、與世界建立適當關係的基礎。

  有人認為一個有位格的天主與人的位格會彼此衝突;一個具有自由意志、同時又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必定會對人類施與壓迫性的控制。但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當代神學家提出的「超驗人學」,指出天主才是人性的真正滿全。基督徒的天主是一個富於愛的天主,祂按照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並邀請人以自由的回應去分享天主本身的生命。一位早期教父依肋內 (Irenaeus) 已指出,天主的光榮即在於使人獲享豐富的生命。

  為了證實祂對人類無限的愛,天主竟把自己的兒子賞賜給了世界,使男人和女人都分享耶穌與天父的關係,成為天主的兒女。這種與天主的關係便是作基督徒的基本意義。基督徒作為天主兒女的關係,也必然包括了與其他人為兄弟姊妹的關係。為此,基督宗教同一條愛的誡命便包含了愛天主、愛近人這兩方面。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對愛加以否定,便是大罪。基督透過祂對天主的完全服從,及對近人無條件的交付,成為這雙重之愛的最高典型,也成為天主與人的和諧之根源。

六、基督信仰在東亞與儒家思想和道教靈修的交談

  基督宗教在與儒家思想活生生的接觸中,發現這是一個友善且能彼此豐富的交談友伴。儒家思想代表一套基於「天命」的倫理學說,包含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秩序格局。儒家思想提醒基督徒,家庭的核心價值及社會秩序的重要性,這些應當也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成份。從另一方面來說,基督宗教的貢獻在於培養人對有位格上帝的一種兒女的關係,此外,基督宗教以其優先選擇服務窮人,也會對東亞國家的社會秩序有所貢獻。

  聖經上除了教導人與神的和諧之外,保祿宗徒也論及與整個宇宙和諧的道理-尤其是透過「把一切歸於基督元首」。但是基督徒在以往多個世紀裡,由於一種以人為中心的觀點,往往忽略了基督宗教應有的宇宙性向度。直到本世紀,德日進和一些當代神學家才重新提出「宇宙性基督」的理論,並強調人與宇宙的和諧關係。

  儒家與道家思想都以各自的特殊方式,默觀整體宇宙一體,人僅為其中的一部分。老子以「無為」為「道」及「真人」的基本特性。「無為」即指不妄為,對自然世界不加以操控與不當干預,卻要尊重及遵循本性的歷程與自然的律動。與道家和道教靈修的交談,應能啟發基督徒更為尊重與自然的和諧,減除控制的欲望,採取簡樸的生活方式。 此外,「道」開顯為「無」的想法,也邀請基督徒去探索並重新發掘基督宗教本有的密契傳統,加深祈禱默觀的精神。而且,基督宗教的上帝是「三位一體」,既隱晦又顯明,既「超越」而又「內在」,這些特點都能在道家思想中找到一些類似的觀點,同時也有助於闡明這些觀念。

七、 結語

  我們來自道家、儒家和基督宗教各傳統的與會代表們,在開會期間一起分享了彼此教義的豐富性。這次會議的焦點是定位在思想體系的層面,至於每一傳統對於社會和諧的實際貢獻,以及立基於儒家和道家世界觀的個人體驗,只好留待下次討論。以下引自《道德經》的這兩段話最適於指引前路: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道德經67章)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道德經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