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

彰化.靜山靈修中心.1994年08月12日 ~ 15日

重視家庭倫理.重建祥和社會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 淨心長老

此次由天主教與佛教共同合作主辦之「佛教與天主教關懷家庭研習營」,正是兩個宗教和諧的開展與示範;其中有著互相做宗教上典儀的觀摩和彼此宗教經驗上的交流與研習。今年聯合國訂定一九九四年為「國際家庭年」,此舉正響應了這一主題的訴求,對家庭的穩定及社會的整合,具有深遠意義。

  雙方教會集合了三十多個宗教家庭,在不同的教義、典儀之下,能共聚一堂,互相研習,已在宗教史上寫出嶄新的一頁。

  由於社會思潮逆流的衝擊,對家庭倫理系統,已不太重視之下,面臨家庭衍生的問題繁多,不外乎新潮流、新思想、新觀念,對於家庭另有新的詮釋。忽略婚姻的正常性,家庭的教育性,以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宗教繁衍性。如何以人文思想加強心理建設?如何以親職教育,促進親子關係,乃是當務之急。

  今年八月六日,由四個佛教大團體合辦的「世界佛教徒靜坐日大會」在中正紀念堂集會,其主題也仍離不開關懷家庭。足見這個日益迫切的問題,不是社會,而是家庭;家庭乃社會的基礎,社會乃大家庭的展現,唯有從家庭的教育著手,將正確的家庭族群之觀念重新闡釋,讓全民共識,才不致誤導後代子孫幸福。我們要維繫社會的安定和健康,必需先從家庭倫理建立開始,乃至家庭成員的人格教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人代表佛教界,感謝兩教合作的開端,帶來宗教界的肯定,也感謝合作的教友、義工、家庭及促成此次研習營的神父、修女、法師、居士。預祝研習營圓滿成功。



中華民國八十三(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二日

淨心序於光德寺丈室

探討演變中的台灣家庭

白秀雄

過去我們所談的家庭與婚姻,和現在談的家庭與婚姻關係,有點不太一樣了。這次「關懷家庭研習營」的手冊中,狄剛總主教所談的:家庭的基礎在婚姻,婚姻的結合在男女的愛情,結合的結果在創造生命...等一連串精彩的闢論,正是傳統上的家庭都是婚姻而結合。但從目前的資料及報導上顯示,現在開始有些家庭並不是透過婚姻而建立的:有些是只要孩子,不要婚姻及感情的;也有的是抱著終身單身貴族家庭...從這些不同的新興家庭,我們來探討不同的社會現象。

  今日社會的家庭呈現許多不同的面貌,可謂是多元的形態。我們可以說「一樣米養百樣家庭」。在整個的社會變遷和現代化、都市化、工業化的結果,許多新的問題因而產生:包括在家庭裏。家庭出了問題及困難,這種情形不僅是箇人容易發生,在世界各國都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家庭年」教會這麼的呼籲和提倡。宗教界無論是天主教、或佛教都來關懷,舉辦各種的大型活動來關懷家庭,主要就是了解到家庭面臨到很大的困難。我們須先了解任何一個社會不可能都沒有問題,凡是研究社會科學者都知道,社會問題有所謂普遍性,任何社會都有它的問題,問題會因不同的時空而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面、不同的特徵,過去有人說社會有問題,家庭有問題好像這些問題都是人講出來的,事實上不是。

  凡從事於研究、教學或實務的人(好像今天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有共識,我們是面對社會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社會不願去面對它問題仍存在的,例如說過去有家庭婚姻的暴力、兒童的保護、虐待問題,甚至雛妓問題。社會很長一段時間不願面對它、承認它,但這些問題仍然存在。難得的宗教各界能了解這個問題,願意面對它,更有許多單位已為這工作奉獻、服務了許多年,如果能透過大家的溝通,然後共同來努力,以整体的社會的持續的努力。相信未來家庭的演變發展還是有希望的。這也是為何歐美各國儘管家庭出了許多問題,帶來了許多困難,但仍有許多聲音認為要「回歸家庭」,覺得家庭生活還是相當的美好。

  我們談到台灣地區的家庭在結構、組織形態、功能及家庭交流上,有那些的變遷呢?從統計報告的資料上顯示以往每個家戶的人數蠻高的大約5.3人,最近政府的統計、學術的(包括柴松林教授)的統計,目前只有3.2人,平均慢慢的降低了。從傳統的大家庭慢慢演變,雖然大家庭仍維持了相當的人數,但是依多方面的研究及調查;如中研院及政大系教授調查及研究的許多報告來分析,目前已是到了核心家庭(小家庭)佔了4/3,所謂擴展的家庭即大家庭佔了4/1的局面,當然不同的調查會有些許的出入。另外可根據中研院人類學家在民國72年的調查,單親家庭佔了百分之八以上,核心家庭超過了百分之六十;所謂複式家庭即包括三代同堂的家庭,及兩代混合的家庭(即戶長與配偶、夫婦的兄弟及已婚子女同住的),這些都稱為擴展的家庭或大家庭,已佔了百分之三十。

  現在社會變遷小家庭漸增加,傳統的大家庭雖仍有相當的比例,但已慢慢在減少當中。當然這些家庭的組織及戶量的減少,會形成一些的問題。如過去傳統的家庭功能可照顧它的成員包括了兒童及高齡的成員。今天是愈來愈困難的,現在是包括夫婦及1,2子女,沒有其它成員同住。目前有所謂新興的邦聯式的家庭;有所謂三代同"巷";或三代同樓;或三代同社區。大家住的很近,像鬆散的邦聯雖不住一起,但可隨時照應,這也是種特殊的情況。

  在國內漸形成一種家庭,子女已各自結婚了,如女孩子在離婚後會帶著子女與原來的父母同住,互相照顧,這是"三代同堂"的另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情形在國內父母是不會另收租金,但在國外的父母會斟收些租金。

  傳統上家庭的功能幾乎無所不包,從生育...至養育,乃至於在家庭間從事些經濟活動,甚至於社會化的功能。自子女從襁褓中建立安全感開始,至睡前的哄睡,幼兒時的睡前故事(包括宗教、忠孝節義的故事),這些功能在今日已漸式微,很少母親親自哺育子女,甚至有些子女從小接觸五個家庭的特殊現象;如父母因工作而分開,父親在南部母親帶子女在北部僱保母,子女從小就經歷保母、母親兩個家,有時無保母時暫送外婆家、或奶奶家,有時又得至父親家同住等,從小就奔走於五個家庭中,這又是目前台灣地區或國外亦有的一種特殊景象。

  今日由於家庭組織形態的變化,形成了傳統的家庭功能很難充分發揮,家人與親子關係亦愈來愈疏離;目前在座的各位應是典型的模範家庭居多,這種情形較好應對其它類家庭較有幫助。但這類家庭是愈來愈多了,目前台灣的家庭親子間的溝通有多少時間,國內目前無這類的調查資料,但據日本東京的調查報告每天當中親子間交談、溝通的時間只有四分鐘,相信各位定是比這時間多很多。但我們也可試著去了解一下,從每天起床開始,做些什麼事情:父母忙著上班,子女可能時間不同,提早出門,難得踫頭,下午下班回來是什麼狀況;現在是以小家庭居多,辛苦工作回家後,希望能鬆弛一下。晚飯後看電視,子女有的與父母同看有的作功課,一天當中親子能交談的時間在東京是四分鐘;國內無調查資料,但曾看過一個資料,至今仍感觸良多,有一次父親節前夕,時報週刊有篇報導的畫面是一個幼童遞根菸給爸爸,畫面下說明這個小孩並不想抽二手菸。但他知道爸爸沒空陪他講幾句話,當他為爸爸點菸後,爸爸不至於毫無人性的吸了菸即走開,相信爸爸會坐下來,他可陪爸爸抽完這根菸。所以旁邊的主題是:「爸爸請給我六分鐘」他期盼爸爸能陪他六分鐘,即使吸二手菸亦在所不惜。

  我們了解今日做父母的辛苦,打拼賺錢維持一個家,以期提高生活品質,但可能除了物質生活提昇外,其它對子女關懷、交談的時間可能就沒有了。長久以來就有所謂的"鑰匙兒童",後來又有"麵包兒童",乃至現在的"黑白兒童",前二者容易了解,那麼何謂"黑白兒�"呢?是取其諧音,即所謂每天父母與子女的交往只有當子女看到父母時,就是"嗨"一聲,離開時也是"拜",甚至父母也答聲"嗨"。這已算是不錯了,亦有許多是無法有機會踫頭的,曾經有次在華視錄影到深夜,被請吃宵夜,到天母啤酒街一看,到處是青少年,半夜還流連忘返,那已是十年前了,最近情況更嚴重。KTV的問題更形嚴重,對青少年為害更烈,到處都是一小間、一小間的,到底在裏面做什麼無從了解,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但如列為不良場所就要取締的,不讓青少年去嘛,這目前是青少年的最愛,他要往那去呢?現代父母非常忙,子女到家只能面壁,只好外出找朋友或到各種場所,目前家庭或社會均無法提供青少年一個恰當的場所,只能消極的禁止,青少年又正精力旺盛期,怎能困住他們呢?這也是目前極困擾的問題。

  這是對兒童、少年的影響,尚有包括對兒童、少年的虐待問題;夫妻間的問題等...我們知道工作上的壓力、緊張、不如意的情緒,如帶回家裏難免子女就成了出氣筒、夫妻男方對女方的婚姻暴力問題、家庭暴力問題,值得關心的不僅是父母子女的問題,尚有對兒童虐待、遺棄問題;年輕的對高齡父母的暴力、遺棄問題等...,這些問題在國內有愈來愈增加的趨勢。過去由於社會整個的價值觀問題,大家沒有去了解或重視,現在已開始去重視了,把過去隱藏的一些問題把它呈現出來。原來有些到國外去的人士,他們認為在國外特指美國,生活步調太快,太緊張了不能適應;現在他們回國反而覺得國內的生活步調太快、太緊張無法適應。在這一個緊張、複雜、壓力的環境下,如果不知如何去舒解、去處理,會影響家庭的問題層出不窮。婚姻暴力、兒童暴力是現今社會嚴重的問題,不僅國內,國外也一樣。當我們的社會面對這個問題一起努力,才會受到友邦的肯定。這種問題根據研究調查、個案資料的顯示,會產生所謂暴力的循環,父母的暴力行為很容易成為兒童學習的對象,污染兒童心靈,關係著整個社會的詳和,子女有這種情形也是受害者、被虐者,長大以後會習慣對許多的壓力、挫折、不如意,產生發洩的動作,在一個緊張、壓力、衝突、焦濾的家庭裏成長,對幼兒是很不好的。

  幾年前曾有過一個個案:夫妻是奉父母之命而結婚,彼此個性不是很了解,也無適當調適,當時離婚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故未因不合而分開;只是下班後即各分東西,很晚才回家,家裏有二個三、四歲的幼兒,在黑暗中哭泣了好幾晚,有位鄰居忍不住查看,才發現小孩怕黑,因父母說要節約能源不敢開燈,所以在黑暗中哭泣,這對幼兒人格形成影響很大。對這些社會問題我們的社會機構怎樣努力呢?當然這包括事前的預防(很多教會機構和政府都在做);直到如何及早的發現-通報制度;到事後的輔導、家庭的重塑及追蹤。預防性的努力很重要,等到事情發生再介入家庭的傷害已然造成。無論幼兒或夫婦已受了創傷再介入,幫助不大,總不如事前預防幫助更大,且事後創傷已成,須努力加倍且更因難。

  目前宣導期中從社區開始,運用社區的管道及場所、資源,藉由社區親子教育建立觀念,配合學校從小養成尊重每個個体、生命價值,不因性別、膚色、外表而有不同。家庭重要的不在於有無問題而在於如何面對它;人際交往也一樣,不都非常平順,再好的親人也有不同的意見、看法,重點在於我們怎樣去面對它。如果訴諸暴力,就會常聽到現在的這些暴力、暴動情形了。故應從小開始,透過學校、社區、宗教的影響、及媒体的宣導,齊頭並進,愈早努力效果愈好。

  有了問題如何通報呢?目前社會還有"家醜不外揚"的觀念,等到外界知道時問題已很嚴重要幫助也很困難了。有個案例:一對夫妻從廚房的芝麻小事,吵到屋外,左鄰右舍都來瞧熱鬧,有位和尚來勸架,因吵架已失理性,反而打成一片,最後鬧到公堂。縣太爺最後批示"夫妻吵架,常事;和尚勸架,惹事;鄰居送官,多事;本爺不管,了事。"其實這種處理方式是錯的,但目前社會仍有"莫管人家夫妻事"的觀念。使許多婚姻糾紛,如前之鄧女士事件,原本剛發生時巳報警,警察認為是家務事不必介入,以至於原本可及早處理的事,愈弄愈糟,以悲劇收場。如何事前預防消彌於無形?任何社會都一樣,無論如何努力,總是會發生情況,這些情況、衝突須儘早發現及介入。如何來發現介入呢?因社會的觀念及沒有適當的網路,這些發現都太晚了;過去社會發生母親帶五子女投海的悲劇,據調查如我們能有很好的服務網路及通報系統,可及早訪視、了解案情作必要的處理,應可避免悲劇的形成。

  目前兒童褔利法規定有通報制度:一為一般通報;一為責任通報。一般通報:是社區的人發現,必須通報,政府社工人員即提供必要的協助及支持。責任通報:是從事兒童工作的人;如醫生、護士、學校老師、社工人員、村里幹事等,因工作的接觸,如發現有家庭暴力事件,有通報的責任,否則是會受到處罰。除了通報制度可及早掌握外,現在立法,對父母也實施所謂親子教育。未來修法希望能往前一步,不僅事情發生再強制親子教育;應在事前或最慢在適婚年齡即讓其了解父母的責任及角色,以負責的態度去面對婚姻,而不是隨便即組成家庭,等到發生問題無法承擔,就發生不適應,甚至暴力事情。家庭成員的照顧,光靠政府不可能深入每個家庭及社區,須從家庭的配合再到社區的互助及通報,使政府及時介入。新立法規定兒童不可任其獨處,以免造成危險,父母要受到處罰的。目前大家關心的"尋找失蹤兒童"的工作很多民間機構參與,也有成效,但不很理想,仍有大半無法尋回。事後竭力尋找,不若能事先防患於未然。父母應多承擔些責任,隨時把幼兒帶在身邊;有事要交待處理。一旦疏忽,造成不幸,後悔已是不及。政府也應協助建立更好的托兒制度,包括臨時托育;一旦父母有事,可妥為處理,減低危險的造成。

  未婚媽媽問題,亦是極大困擾;雖也有些宗教機構熱心協助,旦因有些未婚媽媽急於早日建立人際交往,把嬰兒送人未妥為處理,等日後後悔已是無法處理了。新興的家庭問題,除了單親家庭外,尚有獨居的家庭(如高齡的父母);分偶的家庭(夫妻因工作而分處兩地、國內,外、海峽兩岸等,是目前台灣地區蠻特別的現象。);形成許多新需求及情勢。目前的單親家庭據統計約十八萬,每年約有二萬的成長。曾發現有一所學校竟有二百個單親家庭;這些家庭的經濟問題、教育問題、社會調適及身心健康問題等等...均是目前政府正努力的重點。


彰化.靜山靈修中心.83.08.13

天主教與家庭

狄 剛

聯合國將今年定為「國際家庭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在去年於羅馬和十二對家庭見面,討論這與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有密切關係的大事-家庭倫理的重建、家庭信仰的培育。宗教界舉行「家庭年」的活動絕不只是應景與交差式地在一個國際性運動中湊一次熱鬧,而是希望藉著它提醒全民關注家庭,重視家庭倫理重建和加強家庭化育功能,而共同努力去實現幸福人生,進而締造世界和平的契機。

  大家都知道,人生不是抽象懸空的事件,是人具體在人間大地上進行活命的過程。人不容只孤獨地去從事個人的發展,而應當在團體中進行。人一出母胎就生活在一個團體裡,這個團體就是「家庭」。家庭是天性組成的團體。人一生都擺脫不掉家庭。過去有人曾很俏皮但也相當實際地描述了一個事實,個人一生與家庭的關係是:「少年想逃家,青年想成家,中年想離家,老年想回家」。現在社會急劇改變,不僅大家庭變為小家庭,甚至家庭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及天性生活方式,也由於人對男女性別、婚姻關係的看法有了徹底的改變,使家庭這個單位團體遭到了空前的解體危機。台灣地區離婚率目前已升為亞洲第一,試婚、不婚生子、甚至同性同居等已成了普世現象,而歐洲共同體議會居然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同性配偶有認養「子女」的權利,事實上已經把家庭制度解體的危機推向了最高點。

  在這現象背後的種種問題,絕不是生理、心理、社會、經濟、政治、教育、文化單獨可以解決,它更是宗教信仰的問題。因為,無論我們承認或不承認,願意或不願意,人是一個宗教性的存在體,人不能沒有宗教;因為沒有宗教信仰也是一種「宗教」,人不可能成為宗教的真空。

  因此,我們要提倡國際家庭年,不僅是聯合國它也是天主教教宗努力推動的事情。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還在今年二月二日,史無前例地,發表了一封「致家庭書」。他呼籲全人類都要積極熱烈參與這一個「回歸人類生活大根大本」的運動。

  教宗在他長達一百頁的信中,引證聖經,指出天主照自己的本性造人,造了一男一女,使他們在婚姻中結合,生育子女,創制了家庭生活方式:令人類生育繁殖,而且充滿大地,治理大地,是使人類發展成為一個天主子民的大家庭。所以,家庭不僅淵源來自天主,家庭生活的典範也是天主自己,因為天主教信仰的天主是天父生聖子,父子共發聖神(聖靈)的三位一體的天主。三位彼此相愛:無條件、無保留、非功利、平等互惠、完全而徹底、永恆而不渝。

  教宗也指出,天父實施救世計劃時,讓天主聖子藉著聖母瑪利亞成為人-即耶穌基督,而進入人類歷史中,耶穌在人間三十三年,祂卻在納匝肋的聖家生活了三十年長久歲月,把夫婦、親子、骨肉的關係予以聖化,賦予了婚姻與家庭無比的神聖、偉大及重要性。離世之前,建立了教會,使人類任何一個成員都能進入教會-天主所要的人類大家庭。聖經所載基督所顯第一靈蹟是在加納一個婚宴上變水為酒,使我們能透視天主對強調婚姻的神聖性及婚姻為家庭基礎的用心。

  教宗在今年四旬期-慶祝耶穌復活的預備期-文告中,進一步指出信徒愛家、普度家庭生活的實際作法:在自己家庭中,所有成員都要努力,使家庭成為一所培育愛心的「愛心學校」。在家庭內,要認真度信仰生活,大家要在基督的聖愛內結合,大家不僅是骨肉手足,還是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兄弟姊妹。如此夫婦相親相愛,二人成為一體,終生牽手不離;親子之間,互相體貼關懷,以基督與天父間相愛為模範;兄弟姊妹之間,互為肢體,要慷慨給予,要真摯分享,以取悅雙親,取悅天父;家庭所有成員一齊努力,建立在血緣與信仰上的「生命和愛的共融體」,從家庭做起,創造「愛的文明」、「愛的文化」。

  只有經驗過「被愛」的人才能夠去愛人。捨家庭而他求,我們能到哪裡找到一所真正能培育愛心的學校呢?

  靠信仰的幫助,人能有愛心,有愛心必定愛人、愛家,那麼家庭中便會有戒掉三十年煙癮的父親,便會有放棄優厚待遇工作專職理家的母親,犧牲自己讀書機會,成全弟弟妹妹的兄姊;各種由愛心製造的奇蹟便不但可能,而且會屢見不鮮。

  真愛人愛家,必定也愛自己家以外的人和家,愛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他們的愛心一定會普及光被到地球村的每個角落。最近我們在台灣天主教學校及幼稚園的學生們為盧安達小朋友們的生活在短短幾天內捐到一筆相當可觀的款項,便是由愛家人到愛他人的最好例證。

  相對的,目前彌漫全球的各種災禍,臨到各式各樣、各種年齡的人身上,從未出生的胎兒到風燭殘年的老者,遭遺棄、為毒品、酒精、色情、賭博、暴力、仇恨、戰爭所傷害的兒童、青少年、中年,到先天或後天的殘障... 等種種問題,也都只有靠真有愛心,肯愛家的人才能夠解決;而這當中一定還有人力不能解決,必須以信仰去面對的問題。而這信仰的表徵便在於建立屬於基督的愛心學校了。

  家庭之所以應當成為「愛心學校」,因為「愛」不是理論的事,愛是虛心的努力,真誠的實踐,無私無我的奉獻,有時還須要犧牲自我,沒有宗教信仰培育的良知與敏感,沒有聖賢光輝典範的感召,尤其天主聖子耶穌基督的召喚與吸引,所謂的愛心與奉獻將很可能成為「做秀」、「偽善」、「假利人真肥己」的人性墮落。

  我們也可以大膽地說:社會上任何一種「學校」或「教育」,都無法代替「家庭」和家庭中的「人格陶育」。

  男女在婚姻中結合是人性的發展與文明的肇始。生育子女是參與天主創造生命的神聖工程。生養教育子女是受天主之託,為天主的子女服務。家庭是源自天主,立基於人性為天主所要的人的生活方式。社會興衰、禍福的「根」與社會進步的「力量」在「家庭」。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為個人或是為人類社會,「家庭」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讓我們接受上天的訊息,面對家庭當前嚴重的解體危機,充滿信心和希望,勇敢地,使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培養愛心,讓這愛心去造福家庭,不僅造福自己的家庭,也造福社會、國家、民族大家庭,造福普世人類的大家庭!

願天主福佑大家!


一九九四年八月四日




天主教信仰與家庭生活

張 象 文

創世紀第一章,天主在造人的時候,先造了亞當;當他看到亞當很孤單時,天主說:「我要為他造一個相稱的助手」,所以在天主的眼中男女是平等的。厄娃被造時是由亞當身上抽出一根肋骨,是亞當的骨中骨、肉中肉,由此可見夫妻關係是何等的密切。但因我們的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還帶來了雙方的家庭,而這些人不是能選擇的,而且也並不一定彼此願意接納;但因已成為一個生活團体,無論喜不喜歡,都要接受它。靜心法師說「無緣慈,同体悲」無論有緣無緣,即然已成為一個家庭,就非得接納,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喜樂也是我的喜樂,聖經上說「與樂者同樂,與泣者同泣」在一個同体的家庭中,要怎樣生活呢?父母從小把我們辛苦扶養長大,當父母年邁時,我們為他們做了什麼?真正一個做子女的今天對父母究竟有多少的照顧呢?先以奉養自己父母的心態,再去体驗如何與公婆相處;自己有子女時,又怎樣去照顧他們呢?

  以自己照顧父母的經驗來說,父母住台中,我住台北,如此兩地奔波了十五年,到最後的五年,幾乎累得精疲力竭,因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只認得母親和我兩個人。有次下班趕火車回台中,已是很晚了又很累,我常祈禱,天主給我一顆平靜的心,不要發脾氣,長久的疲累,回去再面對父親長久的病痛,心情壞極了,祈禱天主不要讓自己發脾氣,以免自己說出一些傷害父母心的話,但這次回家父親看到我很高興,用手抓著我的衣服,因久病的人難免手上有時很髒,我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幫他洗,他一抓著我的衣服我就大聲說:「爸爸你的手很髒,不要抓著我的衣服」,父親聽了瞪著眼看我,然後對我說:「為什麼妳對我這麼兇?為什麼妳要罵我?」當時心理難過極了,我忍了那麼多年,希望自己不要說出傷他心的話,為什麼我不能忍下這口氣?!我為這件事傷心難過了很久。

  當我在反省時,耶穌很清楚的告訢我:「妳以為妳是誰?沒有一個人是成全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軟弱,妳已忍了那麼多年,而妳這時會發作,因妳只是個普通人,不是聖人,要原諒自己,不要常為此事自責」從此我深深体會天主的愛,人是多麼的有限,不可能把自己希望的事都做得圓滿,人的能力無法把一切都控制得住。正如廖修女所說:「我們把一切都交託在天主手中,祂是全能的,了解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

  在家庭這麼小的團体中,我也無法把自己的角色扮得很好,聖經裏有一個最好的家庭-聖家,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位很好的母親瑪麗亞,有位很好的父親聖若瑟;但這不是我們普通的家庭,所能學習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家庭是舊約中提到的多俾亞的家: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在祈禱中過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交託在天主的手中,甚至新婚之夜,還未同房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祈禱,感謝天主把最好的賜給自己。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家庭,學習他們凡事祈禱,也因他們的祈禱,天主俯允了他們所有的希望和祈求。

  家庭是一切的基楚,我們想一下我們的孩子今天在那裏?耶穌12歲時和父母朝聖途中遺失了,三天後聖若瑟和聖瑪麗亞在聖殿中發現了他;而我們的孩子,有多少人現在在吸食安非他命、在打電動玩具?前不久破獲一個製造手槍的地下工廠,而主事者才14歲。如果今天我們的孩子沒有走到聖殿上,而是走別的路,會是個怎樣的情形?信仰生活非常重要,誠如廖修女說〞信仰只是一個理論〞狄剛總主教亦已談過這個理倫,所以今天所講的是〞生活信仰〞。

  信仰生活教我們應該要祈禱,可以讓我們和天主更接近,生活更充實;同樣要信仰生活更充實,就是要讀經,可讓我們更認識所愛的天主。但僅只是愛天主、信天主沒有用,而是要生活出來,「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把我們的愛德發揮出來,使胸懷更擴大,不只是關懷自己的家庭,還要關懷更大的家庭,信仰告訢我們整個宇宙是天主所造的,包括所有的人類,既然都是天主的子女,就是個大家庭。我們要祈禱、讀經,最重要的是要〞行動〞,把天主的愛發揮到每個角落,這是我們所要做的。

  在此很願意分享一下自己的信仰生活;有時候當我發現到該感謝一個人時,而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也沒有機會道謝了。天主知道我的箇性,祂給我機會,讓我知道該如何去感恩。台北有位白神父負責「安娜之家」,那裏住滿了七、八十個孩子,不是植物人,就是蒙古症,或是說不出來的病症,成因是有的母親不要這個孩子,吃了一些藥,或生得太久了腦部缺氧,造成了植物人或是其它病症。我的本堂每年都會捐獻給安娜之家,那年神父把捐款交到我手裏,要我帶些人一起去安娜之家。第一次進入那裏,看到廳堂裏橫七豎八躺了好多個孩子,有些嚴重的還在餵食流質的食物,看了心裏真難過,尤其有個小孩整個身子都縮在一起,真不知他的頭、腳是怎樣生成的,我難過得問天主:「天主!你不是說你就是愛嗎?可是你的愛在那裏?!」我跪下去想要抱這個孩子,可是無從抱起,終於我看到他的手,當我一踫到他的手,他馬上緊緊的捉住我的手。

  那是一個冬天,我踫到的是一雙多麼冰冷的小手,我難過得當埸哭了起來。我不禁問天主:「你說你是愛,但為什麼造個這樣的小孩在世上?」然而天主很清楚的告訢我:「因為我要妳知道感恩,當妳的手在他的手下面時,他知道有個溫暖來,要緊緊捉住,當我在照顧妳時,妳知不知道要緊緊的捉住?當妳能施捨給別人時,妳應該知道要感恩,因為妳有更多的可給別人;當妳沒有而別人給妳時,妳同樣要感恩,因為天下有那麼多好人,他們願意給妳;同樣妳如果沒有多的給人,而妳也不需別人給妳時,妳更要感恩,因為天主讓妳自己可以照顧自己」。

  此後我了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自己該當做個感恩的人,雖然離那次〞安娜之家〞給我的印像已有十年了,我仍很難過,但也提醒自己,我應該惜福,同時盡自己的力量為別人服務,如果有一天我不能給別人時,天主也一定會給我,不用擔心,全能的天主會照應一切。

  我們在讀經時,不只是讀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活出來;瑪竇褔音二十五章談到〞公審判〞,佛教亦說死亡前要經過一個審判:當世界末日基督來時,如果是好人就站右邊,與基督到祂所預備的國度-天國;如果是壞人就站在左邊,就是下到地獄。同樣佛教所說的輪迴,就是如同煉獄。耶穌說你們為我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為我做;我們不是只為耶穌做,而是為所有的人做,就是為基督。所有的人都是耶穌的肖像,所有的人都要幫助。記得有位教會內服務的姐妹說,她有次和幾位姐妹去醫院看位神父,神父正好排了一身的穢物,那些姐妹嚇得都走了,護士看了在罵,她正好看到神父一臉無助的看著她,而她所看到的似乎是基督那雙無助的眼,因此她也就義不容辭幫神父清洗,沒想到引來了很多閑言閑語。當這位姐妹在分享時,我真希望我也能看得到耶穌那雙無助的眼。

  那次聚會後,我因公差坐火車,看到上來一個人似乎在那兒看過,多看了兩眼,發現那人隨車搖晃也不扶一下,心想大概生病了,於是起身讓坐,近看時才發現原來那雙眼像極了家裏耶穌像上的雙眼,等再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瞎子,而我正盼望能見到基督的雙眼時,竟讓我在一個瞎子的眼中看見了基督,可見基督是有顯現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看,如果用心去看,在許多可憐人的身上,我們會發現可憐的基督。當我在台南參加基督活力運動實習班,分享到這一段時,在座有位花蓮榮總精神科的護理長,她聽了我的分享,也是想為什麼自己看不到基督。

  剛好第二年我到花蓮辦基督活力運動,我去時這位護理長馬上叫住我說,自從參加台南實習班後,發生了一件事一定要和我分享;她從台南回到精神病院有天晚上,並不是她值班,但不知何故就是沒走,11點她去查病房,她看到一位女精神科病人,被綁在床上全身發紫,已經死了,她趕快叫護士來看,去叫醫生,準備辦理後事;當她要出門口時,忽然想到我的分享,在瞎子的眼中看到了基督,於是回頭看了一眼床上的病人,竟看到基督趟在床上,頭歪向一邊,她趕緊跑回去拼命給病人作人工呼吸,最後終於活過來了,而且漸漸病也好了,家屬都很感謝她。她要分享的是如果她沒有參加分享,就看不到病人身上的基督,也就不會救一位平常不被注意又那麼髒的病人了。

  所以今天一個基督徒,我們儘管去播種,不用擔心何時會生長,那是天主的工作,只要盡心做自己該做的工作。在讀經中給了我真正的生活体驗,今天無論多忙只要天主召叫,我都願為她作見證。聖書中提到法國有位有名的聖女-小德蘭,26歲時即為天主殉道,她一直為一個囚犯祈禱,想拯救他的靈魂,囚犯終於悔改了;我們正好可以她為榜樣。記得我初在銀行工作時,正好踫上當時轟動一時的第一宗銀行搶劫犯-李師科,他被捉時心中充滿了恨,恨這個社會、國家,沒有給他一絲絲的溫暖,只有歧視;由於小德蘭的啟示,我為他祈禱,求天主在死前讓他悔改,相信天主會因我的祈禱可憐他,讓他悔改;直到李師科死前,我看到報上說李師科略有悔意的赴刑埸。我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的為一個人去做,天主會聽我們的祈求。我的家庭信仰是常晚上和家人一起唸玫瑰經,婆婆是一貫道婚後婆婆和我們一起住,因她吃素,故須準備兩套炊具,很煩累,我從不抱怨,但婆婆看在眼裏,她說妳只要洗乾淨就好,不用兩套炊具換來換去,因平時互相体諒,故關係非常密切。感謝天主給我個好婆婆、好丈夫体諒我。女兒在投考中央社記者時,前後幾次祈求聖母,原以為考不上,結果考上了。又為了其它的事而祈禱,結果天主都應允了,故女兒也信仰堅定,在工作上盡基督徒的本分,整個家庭亦能走入社會,真正為天主傳播福音。

  怎樣走入社會傳播福音呢?記得唸書時,我只虛榮的看到修女漂亮的衣服及神父們高深的學問,但從不喜歡和神父打交道,神父的道理也聽不進去,只有主日才望彌撤,以至於入了社會、結婚生子後,忙於家務根本不想進教堂;直到兒子三歲時得了先天性的肝癌,醫生說只有三個月的生命,真是求告無門,當時想到唯一的只有求天主了,求天主幫助我,給我時間能多照顧我的孩子,結果天主很慷慨他前後多活了七年。因為孩子的病,全家人一起用玫瑰經祈禱。癌症末期時再痛苦,行動再困難,我的孩子還是每主日要望彌撤,我先背他到聖堂,他還開玩笑說:「媽媽,我就是妳的小十字架」,到聖堂門口,他一定要自己很辛苦的用手扶著膝蓋走入聖堂內;甚至看電視上有人餓得沒飯吃,他就說:「那麼多的孩子沒飯吃,我也不要吃了,我要刻苦」。這麼小的孩子,這種愛不是我教的,而是來自天主。一直到最後,那天他痛苦的對我說:「媽媽我好累」,當我唸玫瑰經給他時,他要我抱著他,他看著天花板說:「媽媽他們來了,拿唸珠的來了」,說了沒幾秒鐘,然後手很用力的握著,就這樣走了。至今已15年了,每次我分享時,雖然仍心痛,但我願為死後所追求的生命作見證,因我兒子清楚的告訢我,我們的信仰是真的,不會落空,死後還有另一個生命的存在。

  因為這痛苦的默想,讓我想到天父,當耶穌知道自己要為我們的罪,被釘十字架時,也很害怕,怕得流血流汗,求天父不要讓他走上這條路,天父沒有答應,但我們可想像得到,一個父親多麼痛苦的交出自己的愛子,為的是什麼?愛人!中國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聖經上說:「把你們所希望別人給的,給別人」,而真正作到的只有天主,他把他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當我們信仰時所受的痛苦,真是天主千萬分之一的福報。我們基督徒体驗到此,怎能不感恩?願與大家分享天主的恩典。


現代人的潛能開發

孫明明 教授

走上心理測驗這條路,是因為我一直想要了解「人」,為了要了解人的種種問題,我曾經在美國參與多種心理輔導工作,服務對象包括越南和寮國的難民、新移民、智障兒童、殘障人士、退休老人、被虐待婦女、街頭流浪漢、問題青少年以及在一所收容三百餘名愛滋病患的中心工作。

  雖然我服務的人群包羅萬象,我無法了解為什麼受了高等教育、四肢健全、頭腦聰明的人不願再工作,寧願抱著酒瓶醉倒街頭,做一名流浪漢。當他們和我談話時彬彬有禮,只是不願再過一名正常人的生活。我常常自問:「他們的問題在那裡?難到是正常人的生活有問題嗎?」

  一般人都認為被救到美國的難民是最幸福的,因為美國政府不僅每月發救濟金使他們生活無憂,並且送他們上學,學英文、學一技之長,並輔導他們就業,有特殊困難的難民,還有社工像媬姆一般照顧他們生活上的需要,譬如為他們安排入學、看醫生等之工作。但是大多數的難民都害怕就業,寧願躲在難民群裡,不願意與美國人一起生活,希望繼續領取救濟金生活,他們徬徨痛苦,曾經有一家五口集体自殺。為什麼無法幫助有些難民適應一個新的生活?

  除此以外,我還有許多疑問,譬如為什麼一個六歲孩子,在他母親不告而別之後,使他精神漰潰無法上學?為什麼多數的老人在退休後,不能享受愉快的晚年,卻自覺像被人遺棄的廢物?為什麼被虐待的婦女,不論再婚或自己生活,總是逃不開被虐待的命運?為什麼雛妓被救出來,又跑回去要再做雛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得到愛滋病?每一週我們要為當週過世的病人祈禱,希望他到了上主的天國,同時又要接見新進來的愛滋病人。為什麼他們痛苦地面對自己有限的生命時,卻有些人對他們唾棄,甚至不淮他們入學?為什麼有些人常常喜歡找人麻煩?

  為了尋找答案,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讀完了一個碩土學位,又進入心理分析的領域,直到我開始做心理測驗,這些人的問題才一一地尋到了答案。使我不再為人而感到痛苦和困惑,專心研究潛能開發,相信這是幫助人走出痛苦與困惑的一條路。

* 性善與性惡之謎。

  我從事心理測驗工作,目的是為了矯正錯誤的行為,譬如美國的學校裡,常有帶著刀或槍去上學的青少年,他們必須因此而上法庭,法官需要知道這些青少年是否有暴力傾向,未來是否會製造社會問題?他們來到心理測驗中心,在一連串測驗之後,根據他的個性、能力,行為習慣,另外為他設計一個新的環境,讓他重新成長。也許他有一個不幸的家庭、也許他與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合、也許他的學習能力有問題、也許他的行為習慣不好或觀念錯誤,不論他有什麼問題都沒有關係,我們總是為他們找到一個解決方法。

  在一個個的案例處理過程中,我終於領悟到「性善」與「性惡」並不是那麼重要了。我看見許多性善的青少年,譬如他很孝順、体貼別人、討厭暴力、勤奮工作、喜歡助人,甚至相當聰明,但是成長環境太不順利,使他變得很壞。他的父母從來不照顧他的生活需要,經常在飢餓寒冷中,父母經常爭吵使他不懂得什麼是愛,他的善良使他在不利的環境裡變得個性軟弱,因此同伴們喜歡攻擊他為樂,終於他成為依靠帶著刀、槍上學的孩子。因為得不到他需要的東西,又因太想要得到,使他去搶劫。因為遇到的問題沒有人指導解決方法,使他墮落,使他吸毒。因為別的孩子比他幸福太多,使他心中充滿憤怒像個性惡的人。

  同樣的,如果一個天性暴躁易怒、沒有耐心、自私自利的孩子,生長在一個很有愛心的環境裡,父母細心地教導和更正他所犯的錯誤,他被訓練得彬彬有禮,衣著整潔漂亮大方,使老師與同學都喜歡和他相處。這樣的孩子即使不聰明功課也不會太差,即使不友善也懂得與人相處之道,他從來沒有缺乏物質與愛,因此沒有必要去嫉妒和攻擊別人,再多性惡也沒有必要表現出來,因為他了解性善。

  因此在心理測驗中,我學習到不再去理會性善和性惡,只需要注意他生長的環境是否有利他的成長,利用環境再將他塑造一次。正如行為學派大師華森曾經發明驚動世界的演說,他說:如果給我一打嬰兒,我不論他們的遺傳如何,我可以將他們變成醫生、律師、小偷、強盜,因為人是可以被塑造的。華森的演說激怒了許多人道主義的心理學家,因為華森藐視了人性的尊嚴,忽略了人有自由的意識,可以為自己設定目標創造一個新的自己。

  行為派的大師們如華森和史肯納的著作中,一再表示他們可以任意地操縱、控制和製造人格,他們的研究發現,對心理學有功不可沒的貢獻,尤其在學習心理、教育以及行為治療方面,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除了行為學派如此大膽地侮辱了人性,連精神分析大師,同時也是對心理學貢獻最大的佛洛依德,在晚年時也一再表示對人類感到失望,他相信潛意識對人有絕對的控制力量。簡單的介紹佛洛依德的理論,有一點類似中國人的一句俗語「三歲看到老」,人無法脫離潛意識裡的控制。

  在從事心理測驗工作中,無論是行為學派或心理分析學派的理論,都是必須經常使用的,因此我很崇拜不論是華森、史肯納或佛洛依德等大師們,他們有如此聰明智慧,站在不同立場,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人類行為,有他們這樣偉大睿智的貢獻,才使我能夠踏著他們的腳步從事心理測驗的工作,有效率地處理人的問題,得到一分自信站在另一個小小的角度裡,以較客觀地方式再去欣賞人性的本質。在經驗裡,我看到在經過設計的成長環境裡,有人進步的很快;有人進步的很慢,原因是自我超越的能力不同。也因此自我超越能力強的人,潛能開發做得比較好,自我超越能力差的人,在開發潛能時,比較費時費力。

* 潛能開發的重要性。

一、為什麼要開發潛能?

  心理學除了行為學派、精神分析學派,第三大勢力是人文主義心理學派,它是以積極的方式,探討人類內在的本質,強調人有充分表現和創造潛能的願望,這個願望推動了人類的進步,這是個第三勢力的領導者馬斯洛,他在一九六七年即發現了潛能開發的重要,他將人文主義心理學推向更高一層次,強調超越人性,超越自我的重要,人類可以藉此脫離病態的心理和限制自我的成長。馬斯洛認為我們若不能超越自我,我們會為了逃避失敗命運,而使生理發生變化而生病。我們會因情緒不滿而有殘暴個性,或是空虛、無助、冷漠無情。馬斯洛在一九六九年九月十四日的演講中,公開宣佈超個人心理學的誕生,同時也創辦了雜誌,將人的超越性和靈性的層面正式帶進心理學,供所有關心人類未來前途的專家們,再度審視人類的新希望在那裡。

  過去幾十年來,心理學家們經過科學實驗,以及案例的研究,發現人不過是個動物或是一部機器,因為是可以被訓練和被改造的。他們認為人自以為是自由的,卻沒有辦法改掉自己的壞習慣,譬如想戒煙、戒酒、戒毒是如此地困難,因此人那有自由意識。人基本上是自私的,當利害相關時,不可能有真正的慈悲和博愛表現...等等說法。如果人真的只是動物或機器人,何必還要把人當人看?何必談人權、談民主、自由、平等?馬斯洛是第一位公開宣導提昇人類品質,如靈性的覺醒、愛的感受,正義的認知。他相信人絕不只是動物層面,一心開發潛能、提昇和淨化人性的本質。有敬畏之情和奉獻,才有祥和的人生。馬斯洛在公開演講之時,除了創辦雜誌也寫了一本書〞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但是卻在第二年,一九七0年因心臟病去世,因此使人類潛能開發的工作大量地削減,直到近年來才在各地看到靈性覺醒的活動,譬如瑜珈和襌宗派的流行,以及許多大型的宗教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今年夏天天主教與佛教也首度合作辦了一個關懷家庭研習營,為防止破碎家庭而努力。相信人的靈性層次,一定會再度被心理學家重視,藉以解決現代社會裡的種種問題。過去一百年,因為重視科學而被忽略的宗教,此刻應積極走進每一個家庭,幫助孩子從小就喚起他的良知,因此懂得公正地分辨是非,而不是因為利己之心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衝突不斷。

二、潛能開發應當有什麼性格特質?

  馬斯洛曾特意提到一個自我實現者,的確是具有某些性格特質,當然潛能開發也是需某些類似的性格特質,比方說他必須能分辨是非、有自制的能力、而且對自己對其它的人有理想和抱負,並且在這裡得到快樂、智慧、和平與永遠的喜悅。一般來說能夠開發潛能,永遠能夠超越障礙不再困惑的人的特質是:

1. 他們是理性的,理智重於感情,因此能夠很實際地面對現實問題,解決問題時完全不受困擾。

2. 有獨立性,不需要依賴他人,在必要時能自己解決問題,和懂得享受獨自生活的樂趣,但是屬於群体。

3. 有創造性,他是靈活的,可以適應各種環境,和各種人交往,因此他的心胸也是非常寬大博愛。

4. 有自動性,他有自覺的能力,反省能力,不需要靠別人提示。一旦發現有任何問題,就自動解決或糾正惡習。

5. 有民主性,他懂得尊重弱小或不幸的人。

6. 是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他可以明辨是非,並且有超然的公正審視問題。

7. 所感到興趣的人或事,常常是能夠創新的,積極和勇敢的新奇的人與事。絕對不是默守成規的個性。

8. 討厭盲從,喜歡經過分辨、分析之後才選擇。

9. 通常這種人有理想,也許來自對宗教或政治的狂熱,也許是來自其它的理想,但是它是使這種人擁有奉獻自己的信念,為了某種偉大的成就或創造的完成,譬如一項新的發明,藝術的創造等等,而忘卻了自身的利益。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得到了高度的喜悅和智慧,將人生變得實際、美麗、單純、有效率並且井然有序。

  由於工作經驗中,我了解第九點的重要性,特別為了青少年寫了一本書,舉了許多案例,強調一個有興趣的職業,對潛能開發是多麼地重要,因為我深信性格裡的特質,是會隨著環境轉變,一旦培養出了理想、興趣、抱負,一個人會自動變得勤奮、上進、自動自發而且兼具友善的個性。(書名:青少年的前途)

三、潛意識裡的潛能開發。

   許多動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譬如鳥在春天出生,在秋天知道要往南飛。沒有經過冬天的松鼠,也知道要儲存果子過冬。人為什麼沒有特殊的能力?人不是沒有這種本能,曾經有一群科學家,到喜馬拉雅山上去研究山洞裡的修行者,這些住在山洞裡的人,也可以說是尋找自己本能的人。這群科學家詳細地報導他們研究後的發現,寫成一本書,介紹人類的潛能開發。在這一本書裡,主要是介紹人在精神狀態達到某一程度時,的確有特殊的潛能出現,譬如身体有自動自癒的能力,這種情形也曾發生在許多癌症病人身上,當一個樂觀癌症病人深信他有痊癒的可能,他的病情比其它病人會好得多。潛能開發一書還提到人有預知的能力,當然心理學家早己發現夢就有預知的能力,因此醒著時候也當有此能力。

  在我做的心理測驗中,最珍貴和有價值的測驗是繪圖測驗,在潛意識裡探討人性的根本,因此對潛能開發中,最令我感到興趣的部分並非預知或自癒能力,而是它的根本,人應當經常保持在一種最佳的精神狀態下,才是對潛能開發最重要的工作。這種最佳的精神狀態是安靜、喜悅、知足的狀態,絕對不可以有憤怒、焦慮、嫉妒的情緒,否則不僅無法開發潛能並製造精神病患。在工業競爭激烈的時代,人從小就開始與同學競爭,使情緒經常在緊張狀態下,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一個個孩子都是電視機前長大,家中被電視機吵得在一天忙碌之後也不能有片刻安寧,無法享受喜悅和知足的心靈生活。為了平穩精神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幫助宗教走進每一個家庭是刻不容緩的事,也應當是所有關心人類品質提昇專家們的期望。

  現代人的心理問題較以前多,是因為生活的標準消失,譬如教育子女採用愛的教育,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愛子女,家長無法區分愛與放縱有何不同。在西方與東方文化交合的地區,行為標準消失使許多人困擾,同時產生許多社會問題。宗教一向是辦教育、學校、醫院以及種種救援工作最好的組織,若能將這種精神,重新應時代的需求加以整頓,使普遍人能接納靈性提昇的重要性,不僅幫助解決社會問題,也為人類的潛能開發跨出一大步,因為潛能是必須與環境和個人的意志配合,三者經過交互作用,潛能才能實現出來。所有的人,不論成人或嬰兒,都充滿了待開發的潛能,但是必須有心經營者才能實現潛能開發的願望。

四、潛能開發的障礙。

  雖然馬斯洛與人道主義者強調開發潛能是多麼重要,但是它不是沒有障礙,因為我們有身体,這個有血有肉的身体使我們飢餓、寒冷、痛苦。每一個人都因為有了身体,必須有許多基本的需求,以及動物層面的慾望有待滿足。有動物性的地盤意識,為保護地盤而攻擊他人。不過在歷史上,超越這些障礙的人比比皆是,經過百年來心理學家們的貢獻,了解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唯有能夠自由控制自己意志的人,才是真正得到自由的人。同時這個時代因為經濟富裕,多數的人基本需求大致都可以獲得滿足,因此開發潛能不再是困難的工作。

83.08.14



互敬是共融的開始

鄭再發主教

宗教間可以合作,一起唸經祈禱、一起研習嗎?可以的。繼今年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佛教慈濟功德會與天主教首次在花蓮合辦「社會工作研討會」,以雙方的社會工作經驗為交談焦點,作心得分享與溝通,這是國內佛教與天主教首次以具体行動,表達了兩大宗教間的包容與尊重;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彰化靜山舉辦的「佛教與天主教關懷家庭研習營」,就是兩個成功的範例。

  今年是國際家庭年,「關懷家庭」是所有人都關心的事,中國人關心、外國人關心;佛教關心、天主教關心;雖然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敬拜的神衹不同,但對家庭的「關懷」沒有不同。佛教、天主教儘管禮儀的形式不同、經典不同,但為善的心,沒有不同。這次關懷家庭的研習,在兩個教派共同推動下,敞開心胸、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作了一次美好的共融。在研習中,佛教的法師、信徒參加天主教的彌撒感恩大祭,天主教的主教、修女、教友參加佛教的早課、晚課,大家更「創造」了共同的禱詞:「天主保祐,阿彌陀佛」,彼此問安,彼此祝福。

  在四天的研習中,二十三對佛教與天主教家庭混合編成五個小組,共同討論家庭問題;大家共同的心聲是「有信仰的愛」,家庭培養愛心,愛心造福家庭,信仰發揮愛心,愛心鞏固信仰。二十三對家庭分不出那一家是佛教、那一家是天主教。天主教的十誡與佛教家庭的五戒,雖然條文不同,戒規幾乎是相同的,真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在總結的報告中,各組一致的認為,這種活動不僅很成功,而且很重要,希望能繼續辦理,擴大辦理。

  四天我全程參與,我体驗到互敬是和諧的基礎,愛是共同的經典,有瞭解,就有共融。我祝福,也希望這次佛教,天主教關懷家庭的研習,已經成為兩教密切的共融,帶動更多更廣的合作與共融。

19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