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顧-陳菊

老人照顧 - 陳菊 說:

高雄市是個疼惜老人的都市,對於老人照顧,一向秉持「在地老化」的理念,全面提供健康與失能長輩貼心的照顧服務網,資源的投入及據點的設立不分城鄉,並因應區域特性不同,結合在地社區能量及醫療資源共同投入。對於銀髮族,我們有以下的重要政策:

一、老人有齒,健康加分:

為讓老人擁有幸福生活,65歲以上老人免費裝假牙政策也是從高雄市開始的,目前已經服務五萬多位長輩,儘管一年預算要二億多,但這項服務很有意義,老人家要能正常飲食,身體才會健康,我們會持續做下去。另外,合併後市府也將老人健保費補助門檻由原縣的70歲降為65歲,全市65歲以上長輩享有免費老人健檢,原住民長輩更是55歲即享有,讓長者健康加分。

二、社區照護,托顧方便:

2013年原縣區域的服務人次有70萬9,829人,佔全年總服務人次的六成左右。另辦理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服務,讓失能長輩及身障者接受服務的同時,也能感受置身於“家”一樣的舒適,平均每年約有32,130人次受惠。

此外,市府積極設置老人社區照顧關懷服務據點,目前已有194處,包括5個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提供長輩關懷訪視、問安諮詢、餐食服務及文康休閒等服務。縣市合併後,市府的老人營養餐食服務擴及原住民部落,目前共有50個單位提供送餐服務,135處辦理日托據點共食服務,以及6處山區部落食堂。

三、普及據點,行動加值:

為便利市民能就近獲得協助,市府積極運用公有閒置空間活化,普設各類型社福據點,強化據點功能,並成立區域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聯結區域資源,發展在地社福特色,提供市民多元福利及近便的服務選擇。合併後至今,已新增116處社福據點,其中原縣區域因幅員遼闊,新增據點有71處,佔全市新增據點61.2%,盤點全市共設置老人、身心障礙者、兒少、婦女保護、街友及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等579處。

此外,我們運用12輛多功能行動服務車,以福利加值行動方式,主動輸送服務至偏遠地區,讓區區福利輸送零落差。三年來,我們積極引進民間社團資源,盡速擴充復康巴士的服務質量,由2011年的20部復康巴士,增加至今已有115部,成長幅度高達4.75倍;2013年總服務車次27萬5,259趟,其中54.5%用於服務原縣區域的市民。

四、 城鄉無別,健康有保障:

縣市合併以後,大高雄幅員更廣,為補充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市府致力發展新的照護模式,以提升偏遠地區醫療保健體系的品質。首先,除了改善衛生所(室)的硬體設備,我們規劃建置了遠距醫療會診系統,並整合資源,完成潛勢危險地區緊急醫療救護規劃,以因應區域特性及天然災害的挑戰。此外,原縣區域70歲以上市民才享有全民健保自付額補助,合併後,補助資格降至65歲,與原市市民無差別享有健保福利。

在疾病預防方面,市府推動山區及經濟弱勢族群的胸部X光巡檢,於社區舉辦大型活動時,安排X光車免費篩檢並進行衛教宣導,2013年的發現率高於全國。為了讓確診個案得到妥善照護,避免因治療中斷造成抗藥性,市府也主動提供關懷列車載送服務。另外,市府在都會地區廣設健康便利站,偏遠地區則設站到點服務,提供市民健康篩檢服務,服務人次從2010年的49萬人次,增加至2013年58萬人次,成長18%。

五、建構長照資源網,醫療服務零死角:

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們從社區老人關懷據點出發,結合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長期照顧機構,再輔以照顧津貼、餐食服務、交通接受等服務,提供連續性的服務與照顧,無非是為了實現讓每個人得以在地老化的目標。未來,除了繼續提供長照服務的整合服務,我們將積極輔導醫療院所爭取中央獎補助,設置社區化的長期照護據點,尤其在偏遠地區(包含離島及山區),以建構更綿密的長照資源網。

此外,為了縮短城鄉差距,維護弱勢就醫公平,除了持續擴充復康巴士車隊,我們正規劃遠距醫療會診系統eHealth的建置,在政府與民間醫療體系的合作下,結合地區衛生所、市內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等各級醫療院所資源,提供新型態的照護模式,以消弭空間距離造成的醫療資源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