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決策-陳菊

公民參與決策 - 陳菊 說:

走過七十個年頭,台灣已發展成一個自由、多元、民主的社會,人人都有充份意見表達的能力,我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的經歷大家都很清楚,身為高雄市長,我也樂見有更多樣化的管道讓市民有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而這也是促使高雄不斷向上提升的原動力。民主制度的真義在於公民參與,貴聯盟提出的公民決策參與委員會是個創新的想法,我一向支持所有公民及團體透過任何管道提出有利高雄的政策建言,讓各項市政建設能夠再進化提升,至於市政決策機制的建構,則需要更嚴謹而深入的探討。對於「公民決策參與委員會」,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市府各委員會成員係基於專業招聘,絕非政策背書者:

在市府各項委員會部分,係各機關依組織規程及行政職權設置,部份委員也在公民團體中相當活耀,市府各委員會之委員招聘,都是秉持專業、公正、負責的原則來進行招聘,絕非政治酬庸或替政策背書。基於對各機關的職權及其專業的尊重,對於遴選市府各委員會之外部公民團體代表,我認為,仍需由各機關視業務性質需要去徵詢各方意見,招聘適合的專家或團體來參與。

二、拜科技之賜,目前公民參與管道相當多元便利:

公民創制與複決是憲法保障的權利,其行使的方式,需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基於目前的地方自治制度,我認為,市府要規劃、執行任何重大政策,仍應尊重市議會的代議職權,畢竟議會是市民經由選舉制度選出的,也是公民參與的重要實踐方式。我們希望可以強化市府團隊、市議會與各方公民團體的合作關係,形成施政「鐵三角」。對於公民團體提出的建言,經市府團隊採納規劃,由市議會把關監督及探求民意,再持續檢討、修正並最後落實執行,讓公民參與的精神能真正實踐。

目前市府的各項委員會議、市民熱線、各首長信箱、市長與民有約、監察委員地方巡察,甚至議會質詢、媒體監督,皆是公民發聲的管道與場所,各項市政重大政策也會召開公聽會、座談會、研討會、論壇,或諮詢相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對於重大議題,公民參與或民意蒐集管道已相當多元及便利。近年,拜科技之賜,Facebook、Line等社群網站或1999 APP也成為市民反應或參與市政最便利的管道。市府團隊對於各方的建言及批評指教,一向秉持以高雄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去評估執行,我也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利用各種管道發聲,讓市府團隊更廣泛的蒐集民意去規劃政策,在市議會、公民團體等的監督下,妥善運用資源,為市民爭取最大的福祉。

三、更深入基層及多方包容才能傾聽到更多無聲的意見:

在民主制度的精神,任何一種制度或方式都不能代表全部的公民參與,惟有更深入基層、多方包容與尊重才能傾聽到更多無聲的意見。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推動公民參與民主深化,厚實「幸福港都,志工城市」根基,引領市民朋友參與,持續以「向下紮根,全面宣導」、「多元參與,創新服務」、「落實在地關懷,強化社區互助」等策略,落實公民社會理念。透過辦理研習及國際博覽會,建構非營利組織資源平台;強化社區陪伴的深度與廣度,輔導社區發展創新且具在地特色的經驗,使社區成為社造資源及福利輸送的路徑;培養兒童及青少年參與社會活動及公共事務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讓未來的棟樑做好城市公民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