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中學:

農場學校學習筆記 17 

住宿者會議

週四下午四點半,準時敲罄,召開一週一次的住宿者會議。這會議是蒙特梭利農場學校設計來讓住宿者互相連結,處理宿舍公共事務的重要機制。我們受訓,但上課與生活,全然按照學生平常的方式過。會議除第一次由舍監主持,以後都是由我們學員主動擔任。

農場學校開會的慣例,希望大家盡量讓自己的身體手腳被看到,坐成一圈,顯示一種開放、連結、專注與在意。

我在臺灣常有機會參加各種大小會,困於空間擺設,人們只露出上半身也就算了,一般都還會手上操作著電腦或手機。我多次到中小學擔任講座,會議還沒開始,老師們就帶著一堆作業要來改,一開始就讓人感受不到在意的氛圍。兩種文化相比,氣氛差很多;有時不得不承認,不同社會,文明還是有不同發展程度的。

住宿者會議

今天的會議先從自由分享本週順遂的事情開始,每個人想到就說。

好幾個人分享了,包括類似「我姐姐找到工作了,我好開心」,這種看起來和其他人不是很直接有關的事;也包括「感覺大家相處越來越好,很開心」這樣直接的表達。這些雖然很瑣碎,卻是活生生。知道同學歡喜的小事,讓我感受每個人的歡喜,也更熟悉他們。

開心的事說了,接下來幾件舍監談想向我們宣達的事。包括開放一個新教職員無線網路帳號的密碼、早餐的問題,和 Tony 老師下週會來住一個禮拜還帶了一條叫 Arlo 狗,如何和牠相處等。

老師帶狗來,狗很溫和,而且大部分的時間會留在他房間裡。這樣的狀況,有必要先向大家說明這麼多?這事應該是這樣想的。如果我們把住宿的人當家人,家裡多一個成員,當然是大家的事;如果把住宿的人當房客,我的狗只要不咬不吵,干卿底事?從這樣小事的謹慎交代,讓人能體會農場校園文化的周到、細緻。

講完 Tony 的狗,接著看看大家有什麼需要一起解決的問題。這裡列了溫度計和收在冰箱裡食物處理問題,和「別殺黃蜂」。

關於黃蜂,我覺得是今天會議最溫馨的話題。我同寢加拿大人但在香港蒙特梭利國際學校教書的 Fraser說,宿舍門口地上有一隻掘地黃蜂(Great Golden Digger Wasp),請大家經過門口時,不要驚慌也不要攻擊牠,因為牠的習性溫和,不會叮人,反而可以藉機會觀察掘地黃蜂的習性。他說,他本來看到黃蜂飛舞有點怕,正想脫鞋子打死,剛好遇到 Tony,Tony 告訴他黃蜂的生產過程,他才沒犯錯。

他轉Tony的解說。所以叫掘地,因為他們會在地上挖洞育幼。掘地黃蜂要生育時,會先叮昏了一隻昆蟲,然後扛來藏在自己現挖的地洞裡,再在昏迷的蟲子身上下卵,等幼蜂孵出,就可以蟲軀為食。大家聽了,都很有興致。早上出門時,我也曾留意到地磚縫中間的白沙被翻出來,原來有一場掘地黃蜂的育幼生態戲在上演。等等一定要去看一下,查一下資料。

會議最後階段,還讓大家說說有沒有要感謝或道歉的事。幾個發言的,都表示對於這一個社群的關係感到很溫馨,也更能體會這樣住宿教育的意義。整個會議進行時間不到半小時,但經由這樣的儀式,我感覺大家又更熟悉、親近了一些。

住宿,是很有力量的人際連結。我們所有住宿的人,每天除了打掃自己房間,都還得輪流負責公共事務,包括每天飼養農場的牛馬豬雞羊貓鴨七種動物、每天一個公共區域打掃、晚上最後熄燈者、廚房幫手等。賀胥農場學校範圍很大,但沒有任何清潔打掃專人,都靠老師和學生一起動手分工,卻保持得非常乾淨整齊。

蒙特梭利說,要讓青少年離開慣處的家庭,在準備好的現實社會關係裡貢獻自己,一方面滿足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協助他們,終而得到真正的獨立自主。這農場學校住宿,強而有力地展示實踐了蒙式的主張。

我們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