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別:紫茉莉科,紫茉莉屬
- 別名:煮飯花、夜飯花、胭脂花、晚香花、白粉花、晚妝花、草茉莉、洗澡花、入地老鼠、粉團花、野茉莉、粉豆花、素香、夜嬌嬌
- 分佈:臺灣各低海拔地區普遍栽植,部分荒地更有不少歸化個體。
- 特性:根和種子有毒。誤食,會有口唇麻木,接著皮膚麻木、疼痛、觸覺遲鈍,並有頭痛、頭昏、耳鳴、聽力減退等現象。它開花的時間是在傍晚,那時在鄉間的人家正好是升火煮飯的時刻,所以有個有趣的外號叫「煮飯花」。從前的女生,在沒有化粧品或指甲油的情形下,就採用它的花瓣汁液來作染指甲的顏料。將花朵摘下壓榨取汁,可塗抹在嘴唇上,所以又叫做「胭脂花」;種子中富含胚乳,乾燥後變成白粉狀,可拿來敷臉,因此又有「白粉花」之名。繁殖方式:播種、掘塊根、種植。
- 園藝觀賞用:栽培供觀賞。
- 藥用:性味:甘、淡、涼。
- 效用:(1)塊根:利尿瀉熱,活瘀散血,解毒。治熱淋,淋濁,帶下,肺癆咳嗽,關節痛,癰瘡腫毒,乳癰,跌打損傷,胃潰瘍,胃出血,為治肺癰之要藥。(2)葉:清熱解毒,袪熱滲濕,活血。治癰癤,疥癬,外傷,癰腫瘡毒,跌打損傷。(3)果實:清熱化斑,利濕解毒。治面生斑痣,膿皰。(4)花:潤肺,涼血。治咯血。(5)胚乳:可去面上斑痣粉刺。
203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