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別:菊科,三七草屬
- 別名:紅菜(臺灣),玉枇杷、金枇杷、地黃菜、腳目草、紫背天葵、紅蕹菜、木耳菜、血皮菜、天青地紅、補血菜、水三七、血匹菜、紅番莧、紅毛番、紅莧菜、當歸菜、紅玉菜,紫背菜,紅背三七,觀音菜、葉下紅,紅背菜,紅冬楓、紅風菜
- 分佈:台灣有大葉紅梗種及小葉青梗種,產地在淡水河河床、板橋、新莊、士林、二崙、崙背等地,全年生產供應。另中部員林、埔心也有零星栽培。
- 特性: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 40~60 公分,葉呈披針形,上葉面呈青綠色,背葉面呈紫色,葉質稍厚,有粘質。開黃色小花。紅鳳菜種植方式有二種,一為種子播種,待嫩葉長成後,再移植本田;另一為植株中間切三分之一,株條扦插。紅鳳菜全株帶肉質,由於葉背紫紅色,煮熟之後汁液呈紫色,因此閩南話都叫它「紅菜」,反而「紅鳳菜」這個本名鮮有人知。紅鳳菜有人不愛吃,嫌它有特殊味道或汁液紫紅;但卻有許多婦女視為「補血」最佳蔬菜,因其汁液與人體血液顏色相近,老一輩的婦女咸信吃它可彌補月信失去之血液;更相傳晨午可食用,晚間不宜食用。
- 食用:菜蔬。
- 藥用:全草活血、止血、消腫解毒。治血崩、痛經、咳血、創傷流血、潰瘍不收口。根行氣、活血。治產後停瘀腹痛、血崩、血氣痛。清.圖考曰:木耳菜產安南、一名血皮菜,土人嗜之,治婦科血病。性味:根:淡、溫;全草:微甘、辛、平。
- 效用:(1)根:行氣活血。治產後停瘀腹痛、血崩、血氣痛,瘧疾。(2)全草:活血止血,解毒消腫。治痛經,咳血,瘡傷出血,爛瘡久不收口。
325前